• 12

「南島起源」新書發表會 追尋南島語族的根

skistosais wrote:
「南島起源」新書發表會 追尋南島語族的根

不會有人否認這件事,但是這些人包括蘭嶼人、原住民,不包括客家人、閩南人、閩南人以外被稱為外省人的人!!!分清楚好嗎!!!
黑桃K wrote:
情況是這樣的,距今一萬年前左右,小冰河期結束,人類由南方隨氣候慢慢回暖向北方遷移。在冰河時期,人類能保溫生存下來,能有食物可以捕獲靠的就是火山,就像大家在北投看到的一樣,以竹管接火山出來的熱氣及熱水生存下來。這個條路徑從台灣的南方火山向台灣的北方的火山前進,到韓國白頭山西伯利亞到阿拉斯加到美洲。內地就是沒有火山,內地的人是最後才從各地移過去的。


所以內地的文化其實是從各地拼湊而成,內地是一個大冰塊,古有雲夢大澤其實就是冰河遺蹟。完全不適人居。
1450不是都比較想當日本人?
你要提倡鬼島起源,我也是沒有意見啦
反正台灣現在每天都在創造新名詞,然後黑納稅人的錢
都21世紀了,還在搞這一套,萬一溯源到一頭母豬,那豈不是要崩潰?
黑桃K wrote:
情況是這樣的,距今一萬年前左右,小冰河期結束,人類由南方隨氣候慢慢回暖向北方遷移。在冰河時期,人類能保溫生存下來,能有食物可以捕獲靠的就是火山,就像大家在北投看到的一樣,以竹管接火山出來的熱氣及熱水生存下來。這個條路徑從台灣的南方火山向台灣的北方的火山前進,到韓國白頭山西伯利亞到阿拉斯加到美洲。內地就是沒有火山,內地的人是最後才從各地移過去的。


由於我們的祖先都是依賴這些火山而延續下來,所以這些火山往往成為聖山,山上都找的到有古文明的祭壇,一直到後來有文字,依據口說歷史稱自己是某某族,某某族通常是很多種族經過很長的時間依賴這座聖山生活在一起的人總稱。
雖然台東史前博物館暫時整修閉館中.但恢復開放後應該過去看一看
尤其是在台灣的五毛小粉紅.我以前當司導包車導覽時.常帶港澳星馬內地朋友去
尤其他們很喜歡花東太平洋壯闊景觀.北迴歸線三仙洞附近
尤其像discovery也常有專題研究.環太平洋南方島嶼.從日本琉球那與國島.蘭嶼.綠島
菲律賓群島一直到紐西蘭新幾內亞.甚至毛利人原住民.都有共通的DNA及語言基礎
展覽廳內很多大航海時代的模型文化.甚至可以按鈕電動展示很有趣
如果還不夠.看了以下視頻.你們會為台灣喝采的

我是台灣人
毛利人(Māori)是紐西蘭境內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族玻里尼西亞人。其民族語言原本沒有文字,1840年開始以拉丁字母作為民族語言之文字。民族信仰數泛靈的多神信仰。「Māori」這個詞在毛利語語境中表示「正常」或「正常人」之意,當時的歐洲人進入紐西蘭地,毛利人便如此自稱。外邦人則稱呼「Pakeha」(原意有「反常人」的意思。)。多數考古學和歷史學者認為毛利民族是從庫克群島和玻里尼西亞地區而來。也有學者認為毛利民族及所有南島語族的發源地最北可以追溯到西太平洋的臺灣[6],毛利人的語言、文化及傳統建築與台灣阿美族很類似,文化上有許多共通點[7]。

現在毛利人總人口70多萬人,其中紐西蘭有62萬[8],澳洲有12.6萬[2],英國有8千人[3],美國和加拿大有4千左右。

毛利語是紐西蘭官方語言之一。

南島文化維基百科
我是台灣人
毛利人起源的基因線索,就在台灣原住民身上!

「我們認為一條基因,正是當毛利人的祖先在離開台灣時所遺失的。」Chambers 說。根據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的生物學博士 Geoff Chambers 的研究發現,許多台灣原住民及其他亞洲大陸的民族,都有兩條對應酒精反應的基因;然而一些台灣原住民卻僅有一條此基因 ── 而這項特徵,恰恰與毛利人相同。

我們認為一條基因,正是當毛利人的祖先在離開台灣時所遺失的。」Chambers 說。

同一所大學的毛利研究生 Adele Whyte 同時發現,男性與女性毛利人的祖先,是來自不同的地方!

在檢視毛利人的性連鎖基因標誌(sex-linked genetic markers)後,Whyte 發現毛利女性的粒線體 DNA(mitochondrial DNA)保留了更多南島民族的基因,而男性的 Y 染色體,則是來自美拉尼西亞。

Whyte 猜測,當毛利人的祖先開始航海,在跳島式漂流的過程中,雇用了許多美拉尼西亞的當地導遊,形成現今毛利人後代的基因圖譜。



毛利人的祖先於五千年前離台,開始進行跳島式遷徙

毛利人的祖先約在 6,000 年前離開中南半島,來到台灣,並在約 5,000 年前離開台灣,開始進行快速遷徙,…… 航行至現今的紐西蘭。除此之外,目前在台北馬偕醫院工作,來自摩洛哥的學者 Jean Trejaut,以及他擅長輸血醫學暨分子人類學研究的同事,同時被稱為是「台灣血液之母」的林媽利醫師,在分析了中國大陸、東南亞,波里尼西亞,以及台灣等族群的 DNA 樣本後,發現台灣原住民、美拉尼西亞人,以及波里尼西亞人的 DNA 樣本中,同時存在著在其他東亞民族上並未發現的基因變異,說明了台灣原住民和中國人在基因上,至少分隔有一萬到兩萬年左右之久。

這些研究結果,恰恰符合語言學家、植物學家,以及考古學家一直以來的假說,證明今日毛利人的祖先約在 6,000 年前離開中南半島,來到台灣,並在約 5,000 年前離開台灣,開始進行快速遷徙,依循著菲律賓、印尼,及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路徑,在 2,500 年前航行至波里尼西亞,並在過程中,與這些美拉尼西亞島嶼的當地人通婚。最後在 700 到 1,000 年前,航行至現今的紐西蘭。
我是台灣人
herblee

台灣的原住民mtDNA B4a1a ,在新幾內亞形成B4a1a1 型(拉皮塔人), 再形成毛利人B4a1a1a3(毛利特異單倍群),夏威夷人的 B4a1a1P, 這是一脈相承來自台灣的直接證據。

2021-08-23 12:03
herblee

最早的拉匹塔文化沒有巴布亞血統,末期才大量出現。台灣漢本遺址發現的O-F157單倍群, 和早期拉匹塔文化的萬納度Teouma 5951,東加Talasiu遺址所發現的TON002樣本,屬相同的單倍群

2025-07-23 10:23
八仙洞 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


兼具地質景觀與史前遺址的八仙洞,位在台東縣長濱鄉三間村一座面海的峭壁上,有自然形成的十數個海蝕洞穴。這些洞穴原在海面,現在卻散布於150公尺高的山壁上,這是因為在東海岸地殼陸升的過程中,海浪沖蝕岩壁較鬆軟的部份而成。
八仙洞目前設有步道通往各個海蝕洞穴,其中最大的洞穴是靈岩洞,離地面最高的是崑崙洞,高度有130公尺;其他還有乾元洞、朝宸洞、海雷洞、潮音洞、永安洞、水簾洞等。由於洞穴多被用作開闢神壇,因此洞穴名多帶有宗教色彩。
八仙洞也是一處重要史前遺址,曾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經命名為「長濱文化」,這是迄今所知臺灣地區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遺址,深具重要性,而被列為國定考古遺址。
我是台灣人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