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k77 wrote:
但收入不及台灣三線小城市(新竹關新里)
RentHA wrote:
台灣的也有分啦!自用(恕刪)
台灣買房子還分為房價+地價, 大陸比較沒在分, 但同樣要有小土地證或大土地證
大陆其实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城市居民不拥有土地,所以在拆迁的时候只有房价。而农村户口的人在成年后政府会发一块地,所以在拆迁的时候会有房价补偿和土地补偿两笔,但因为土地本来就是免费发给你的,所以补偿给的很少,每亩地也就几百块。
土地证好像没有大小之分,倒是房子有大产权和小产权的区别。
大陸買房或賣房也一樣要繳一堆奇奇怪怪的稅費, 像什麼建城費…若賣店面則要課營業稅吧? 打房時期短時間買進賣出也一樣要課營業稅…
我买房的时候没有这些奇怪的税啊,只不过我是二套房所以我的税率要比首套房的要高。短时间内卖房要课税这是真的,但有个前提就是这套房不是你唯一的住房。其实这个规定是为了防止炒房而制定的。完整的规定是购房后5年之内卖出,而且这套房不是你唯一住房的要按照你获利的数量缴纳营业税。比如你300万买入一套房,而且你名下另有房产,5年内以500万卖出,你就要按照200万的获利缴纳个人所得税。因为你买这套房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自住。
具体的计算公式是人所得税=(计税价格-房屋原值-原契税-本次交易所缴纳税等合理费用)×20%
说到底就是防止你们炒房,效果应该不错,上海的房价已经有3、4年维持基本稳定了。
fengsha11 wrote:
大陆其实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城市居民不拥有土地,所以在拆迁的时候只有房价。而农村户口的人在成年后政府会发一块地,所以在拆迁的时候会有房价补偿和土地补偿两笔,但因为土地本来就是免费发给你的,所以补偿给的很少,每亩地也就几百块。
土地证好像没有大小之分,倒是房子有大产权和小产权的区别。(恕刪)
大陸只是把地價給灌進房價… 台灣的房和地都要稅, 一個是房屋稅,一個叫地價稅,
房屋越老殘值越低,房稅也會越來越少。但地價大多會增值, 地價稅大多也越來越高。
現在大陸應該全都有大或小土地证 吧? 也可能改了個名稱?
-------
个人土地分割登记后将领到《城镇居民个人住房土地使用证》,俗称“小土地证”,这个证是居民每套楼房在一宗地内相应分摊的土地面积领取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
早期買賣商品房(公寓/大樓/ 集合式住宅)是不需小土地證,後來某時期買賣商品房又要小土地證。
但獨棟的就是土地證,不需分攤土地,不用叫小土地證。
還有你們的房產稅不是要開始繳了嗎?隨便百度一下不會嗎?
百度是好物=====>房產稅_百度
“房产计税余值”是房产税计税要素,指自有房产按房产原价减去一个固定的扣除比例,作为计税依据,税率是1.2%。扣除比例在大多数省市都是30%,就是按照房屋价格×70%得到房产计税余值,再x1.2%按年征收房产税。
timliu5358 wrote:
但深圳上海北京收入就真的很高! 我這三城市都待過去過 隨便一個員工都有平均一萬人民幣! 工程師都3萬起跳
最後懶的跟你再辨了 台灣NO1 ok? 井底之蛙
工程師....
也就去年的事吧,朋友的小孩學校不知什麼活動參訪半年吧
北京普偏一般工作2-3000元人民幣很打死了
認識的朋友最高的好像護理之類的8000元,算非常高了
小朋友結論是你若不是高階工作,根本沒有同學會想去大陸,一般性質工做對比台灣都是18000台幣以下的
也不存在什麼在北京沒有1萬人民幣很難活這種事,你又不是每天上餐廳
還有比北京更高的區嗎?
大家談一般工作,然後就有人打太極插一個工程師進來劃餅
高階工作那個國家沒有,但那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