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大陸東北人,對國內外政治研究的還算不少,歡迎友善提問誠實交流,盡量知無不言

小弟弟您好
我是姊姊,喊您一聲弟弟,希望別介意。
先祝您農曆新年快樂。

我進來看您的版,才進來看到第2頁,所以如果有些事情您在後面頁數回復過了就請見諒,我再慢慢看~

1.您有沒有來台灣旅遊過?
我看一些大陸東北女生的返鄉聚會視頻(她們年紀也比您大,一個嫁美國人,一個嫁英國人),
東北真的很有異國風情的美,歐風、東正教。
您也有家鄉的視頻嗎?

2.據說大陸兩性很不平等,鄉下尤劇,城市好些,你們東北人呢?

3.我的年紀比您大,我念高中時,課本說到大陸,都是說到毛澤東的爛政策,死一堆人的那種,
不知道您們會不會唸到那些歷史?
基本上我是念國立編譯館的,國民黨的課本不會去罵大陸人,他們都是從大陸出來的,怎會罵大陸人?只會罵共產黨而已。

ficoool wrote:
不太支持你说中央要...(恕刪)


讲道理,东北人有啥操性的。。。全都是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闯关东过去的。。。正经东北人不是满族就是鄂伦春,那才能有多少。
我觉得国家就是那意思。。。
论各种资源,东北自成一国都不会缺什么(不是要独立啊哈哈)

问题是产业升级,比如我妈她下岗的哈尔滨亚麻厂,当时全亚洲最大的纺织龙头
我自己就在服装行业干过,海澜集团,前身是江阴第三毛纺厂,粗纺转细纺发的家,当时学我们公司历史,我就想当时我妈他们厂在干什么呢。——国营领导改制变民营这中间,贪了多少,偷着卖厂里的机器。

工人们工资发不出来,厂长夜夜笙歌,9几年好车好妞好房子,动不动还出国“考察”一下
这要是有正经的工会(不是共产党手底下这假工会)制衡着,能至于这样。

越说越生气啊。





明月幾時有... wrote:
台灣人從小就不相信...(恕刪)


问题的关键是,这样明明是在说假话的节目,为什么会出现在公共媒体上。
就没人管吗
啾啾和獎獎 wrote:
小弟弟您好我是姊姊...我的年紀比您大,我念高中時,課本說到大陸,都是說到毛澤東的爛政策,死一堆人的那種,
不知道您們會不會唸到那些歷史?(恕刪)


姐姐妳認真的嗎? 台灣的思想改造教育只到國中而已好吧!高中就沒了吧!別騙人了!
若跟版主說,台灣的新年大家都在看大陸的春晚節目,版主可能不相信吧!?

總之! 新年快樂!

simon1989b wrote:
问题的关键是,这样明明是在说假话的节目,为什么会出现在公共媒体上。
就没人管吗...(恕刪)



這年代誰還在看台灣的節目啊!?都在追大陸宫廷劇和大陸歌唱比賽的節目不然就看 YouTube 了好嗎!
台灣的政治低能兒是很多的,先別抱太多的期待。
既然對政治低能,也會對國際情勢不了解,只知道白人就是對的。跟著禁華為沒什麼不好啊?

可是我還是要講...民智限縮是錯誤政策害的。

先開放有線電視,一、兩百台頻道。
再來黨政軍退出媒體,國家不能捍衛自己的政策
第三電業法不知道修成什麼樣子,只要拿得出錢都能開頻道,並設定自己的立場傾向。(例如,數年前旺旺中時被抗議"內有中資意圖操控媒體"、而2018大選前東森被某人用300多億買下)

對於版主我是沒什麼可問的,我只是特地說明一下台灣網友的情況。加油
啾啾和獎獎 wrote:
小弟弟您好我是姊姊...(恕刪)


姐姐好,
我们这边一般称美女,尤其我这岁数(我自己还有点长的着急),除非大我十几岁二十岁,才会叫姐姐,怕把人叫老了。
哈哈,题外话。

另外太客气了,如果问重复也没什么,将心比心谁也不会把所有的楼层全看完,很费时间,如果前面有提到的我就会直接说明了

我还没去过台湾,老实讲,没有很大动力去,之前韩国瑜选举,有一定的激情去高雄
我是个比较喜欢观察人文的人,对自然景物的兴趣只能说一般(经常陪人去),另外也不太喜欢凑热闹
加之总出差,一闲下来更愿意和家人腻在家里
再就,台湾的媒体总说陆客这个陆客那个,老实讲,很气人,越说越觉得,这还去干什么,找气受。

家乡这边我这次回来倒也没出去

这个怎么说呢,我对于自己家乡的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这类建筑,肯定会有审美疲劳,正如台湾人也不可能天天阿里山日月潭垦丁什么的,不过没来看过的,尤其南方的朋友,台湾的朋友,来看看,肯定不会吃亏。

我找张图片和一个视频吧,借花献佛,都是能代表我家乡的

这是中央大街



这是索菲亚教堂



找到个日本人拍的,我们自己拍的和俄罗斯人拍的我都看过不少,日本人拍的倒还挺少见,正好我自己也看看。



我另起一层楼接着写吧
台灣政府,中華民國政府,也對台灣原住民(還有許多其它如僑胞,蒙,藏...等)諸多福利,補助,包括升學考試加分.

這種事應該大部份國家都是如此,懷柔吧,說它不平等,有點躦牛角尖了吧.

況且,樓主你不也說自己當年學霸變學渣是自己的問題比較大,怎麼又對這所謂(不平等)憤憤難平,因為針刺在自己才知痛...可是你這觀看角度忽高忽低的,幹嘛跟自己過不去啊?

台灣在2002年前,國中升高中是聯考制度,被批為(一試定終身),我是那個年代的人,我倒從不覺得他們加分有什麼問題.

人沒有無所不知的.
關於洗腦,,掌權者或掌權者集團,古今中外誰不洗腦呢,力道不同,手法不同,道德底限不同,如此而已.

被洗的我們,也是程度不同而已.

simon1989b wrote:
來了這個論壇一天了..

對於很多窮人,農村人,甚至我這樣的平民,高考是唯一的一條改變命運的路,
這也是這麼多年來我仍然如此介懷的原因.(恕刪)

都21世紀了怎麼還有古代進京趕考當官才是出路的想法

啾啾和獎獎 wrote:
小弟弟您好我是姊姊...(恕刪)


继续回答,哈尔滨的景儿说完了,开始说平权问题,哈哈。

共产党在执政一开始,大约196几年?(不清楚了),就推行过平权运动,当时的口号叫“妇女能顶半边天”

所以在中国大陆,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这毫无疑问

然后再说现实性问题。

哦对,插一句:我是坚定不移的平权主义者,就是那种为了给女性争取平权(不是女性特权或者双重标准式的中华田园女权),可以牺牲我自己在内的男性特权,这个和我在说四等汉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一样的。

责任义务福利对等,这是我的主张。

中国的城市,从南到北,我敢说,都极少有女性在家里受欺负还不敢吭声,女人也意识不到自己权益受侵害的情况,什么老婆婆使脸色之类的事

但我认为男尊女卑的传宗接代思想,还是很微弱的存在着,包括我在内,我希望自己俩孩子,大的男,小的女,那反过来大的女小的男呢?好像就有一点点不如前一个好,所以我也在反省自己身上的这种思想。

至于农村,我认为是这样一个规律,当地越是有什么很深的宗族的,比如福建,广东,越容易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但绝不至于把人欺负
死。

至于东北,那就很搞笑了(所以中国其他地方黑东北什么打老婆,真的是无知还喜欢瞎说。。),无论城市还有农村,有一个特点,女孩子无论看起来有多漂亮可爱(就不说那些膀大腰圆的大妈阿姨们了),不要试图去用什么男权来欺负人,会被女孩子打。
总之,在东北,你不可能在街上欺负女人还能不被路人K(这样在全国各地作对比性的社会实验还挺多的),或者想让女人被欺负了也不吭声,做梦吧。
内蒙也同样如此。

我认为原因其实有三点:
1.东北这地方的文化交融性极其多元,除了本土原住民(现在比例极少)的满族人,鄂伦春人,基本都是当年由于饥荒或者战乱闯关东的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江苏人等等,大家的老家往往各种各样,习俗文化多元,也就是说,此地没什么深耕几百年的宗族,这道理有点像美国多元的原因,就不展开说了

2东北由于底子好,城市化率高,识字率高,平均受教育程度,全中国最高,近十年有没有被谁超过不清楚,估计发达地区应该已经超过或者即将追上来了,大样本容量情况下,有知识的人更小概率走极端不讲理,这自不必说。

3.历经战乱和重大历史变迁,又有俄罗斯犹太日本朝鲜蒙古等文化的交融

================
但我也得陈述以下几个事实,既不藏着掖着,也不夸大渲染。
1989年,生我时,我父亲当得知是个男丁,非常兴奋到当时下了雪压实成冰的马路上手舞足蹈。。。

1979年,独生子女政策初期,我姑家1976年生我第一个表姐,他们冒着被开除公职的危险生了我第二个表姐,当得知第二个仍然是个女孩时,据说三代单传的我姑父,在医院里来回踱步,一直叹气。。。

我觉得分水岭应该是2000年前后,从那时起,生女孩的,也同样的欢天喜地,没见也没听说哪家有一丁点不开心

在深圳,我认识的一对福建老夫妻,那位阿姨在家里的地位仍然不高,男的吃饭不端东西不洗碗装大爷,当时令我挺吃惊的说实话,我父亲家这边老家山东,按理说男权极重的孔孟之乡,我父母在家没有任何外人的情况下,都不会有什么“你能做我不能做/你不能做我能做的事”,但在我小时候,我父亲的大男子主义是很重的,还打过我妈,不过我妈也还手。。。在东北女人很难吃亏的。。。因为心态上就是你敢打我我就打你。。。

当然,哪儿都有个例,低眉顺眼任打任骂虽然没见过也听说过。

我听说台湾时至今日,城市里,20多岁,有些女孩嫁人还是受气,男人视女性该干这个该干那个为理所当然,老婆婆不给好脸色什么的。
这很让我吃惊。。。
===========
我个人的一点拙见是:看一对夫妻是不是真的平权,就看能不能互相给洗内衣内裤(毕竟洗衣机容易洗不干净必须手洗)
尤其是男人能不能给女人洗内衣内裤。

反正这事儿我是没少干,哈哈哈,特自豪。
============

这回答完第二个问题。。。再起一楼回答第三个问题。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