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TELIU wrote:
最有名的就是孫堉璿帶領著學生的一年內恢復全台灣電力。
孫堉璿?
這我覺得不可能,
孫運璿有工程背景但是是做管理,
沒有技術能力,
學校學生只有基本技能,
最多只能幫忙而已,
日本當時在台灣做的發電工程中,
日月潭發電廠是當時亞洲最大的,
被炸毀的話,
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不太可能修復的.
google查一下其他的描述比較合理,
台電公司協理 退休的 朱江淮,
在戰前就在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 任職,
有參加日月潭電力建設,
日本當時規劃的發電建設他都知道,
是他跟孫運璿說修復的順序,
以及接下來的電力建設規劃的.
當時還有大批的日本技術人員留下,
日月潭發電廠是用美國的技術與零件興建的,
因此戰後的修復是包括
台籍,日籍,美籍,中籍,學生 都有的,
其中是日籍與台籍的技術人員最多,
日籍技術人員直到1949年後才回去日本的,
這種說法比較合理,
日籍與台籍的技術人員本身就參與戰前的電力建設,
戰後才有可能快速修復.
那孫運璿帶領學生恢復台灣的電力的說法是沒錯,
但只是實際狀況的一部份而已.
孫運璿主要還是在管理與規劃上,
像是籌錢,人力規劃這種工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