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stosais wrote:二○一...(恕刪) 這邊搬馬英九出來的意思是?覺得這邊的人大家都會乖乖聽馬英九的話,沒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如果政治人物說的每句話你都只能乖乖認同,那不就是放棄思考能力嗎?我想01並不是這樣的地方
skistosais wrote:一度放棄興建,但八田堅持「此一工程不僅為日本人、也為台灣人做」,...(恕刪) 這話是馬說的,還是八田親口說的?如果八田說過,為何臺灣人只能吃蕃薯籤?好的稻米都給日本人吃了,更扯的是徵收水租,無論有無用到水庫的水,都向農民強行徵收,這那是為臺灣人?
abcpanadol wrote:在這裡大部分只提起...曾文水庫、德基水庫,石門水庫的興建, 全部是八田的構想, 只是二次大戰爆發未實現這些水庫全部花錢請外國人來規劃, 要紀念誰呢? ...(恕刪) 那三個地方他只是去探勘,發現可能適合建水壩的地方罷了。當然會有初步的構想。但那離完成還遠得很。而探勘水壩地點,能勝任的不會只有他一個吧??對台灣廣大農民真正有幫助的,是老蔣跟陳誠推動的375減租。(陳誠還是石門水庫籌建主任委員。)沒有他們,八田與一的受益者是那些大地主而已。(也不知有多少分到地的佃農後代,在之後的台灣經濟奇蹟中,因為土地重劃而成為百萬,千萬甚至億萬富翁。)那些口口聲聲愛台灣的"偽愛台者",一言一行都是以愛台來掩蓋其行鬥爭之實。
新史料補充,見以下紅字:1943.11~1945.4 美軍轟炸台灣。1945.2 日月潭發電量剩22%。1945.8 日本投降。1946.2 日月潭發電量恢復至45%。1946.4.30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結束。1946.5.1 台灣電力公司成立(繼續任用日本技師422人)。1947年,孫運璿、俞蕙萱兩人在上海結婚。1947年,孫運璿結婚三天後,與其父孫蓉昌短暫至台灣小住,孫蓉昌後因家鄉戰事急迫而趕回山東。孫運璿留在台灣變長住。1947夏天 日月潭發電量恢復至80%。1947.7.7 發電處長孫運璿表揚有功工程師(內含日本工程師),發獎狀、獎金。1949.9 日本工程師完全遣返。還有珍貴的1934台灣電力網圖:http://pds.exblog.jp/pds/1/201506/04/79/e0040579_154752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