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台灣行動支付沒有未來,都是因為中國打亂!

台灣最適合做 第三方支付 的 ⋯⋯
就是 南投竹山紫南宮的 土地公爺爺

1 每人發 發財金 600元 金額的"發財金卡";
2 這張 發財金卡 您可以 做額度內的任何消費;
3 當認為 這張 發財金 卡,能帶來個人在 經濟上 的收益,您可以無限額的 加碼/儲值 發財金卡 裡面的金額;
4 當然 這是利用 台灣人 對 土地公與財神爺 的信仰 來操作的;
5 所以 心理上的不安 會讓人不會去花光 發財金卡 裡的600元;
6 反而 只會一直加碼/儲值 發財金卡,不要讓 發財金卡低於 600元;
7 而 南投竹山紫南宮 也可以不斷的增加"收入";
8 這些 "收入"紫南宮 一可以做公益方面的投資,二可以成立基金放銀行滋息;
9 再利用 信仰的力量 約定 發財金卡持有人 每年都要去一次 紫南宮 進香還願。此時 就可以 順便 "過卡" 查核個資。
10 如此 一來 紫南宮方面發行的每張卡至少都能保有原來的 "資本額";二來 個人使用 發財金卡的消費 限定在裡面的額度(如目前的現金信用卡),因此不會有信用擴張或債信問題;三 針對較有能力的信眾 的發財金卡 裡有多出來的 儲值,紫南宮方面可以做成 像支付寶那樣的商業金融應用,如 創業貸款⋯⋯等;四 發財金卡 可以結合 電商或實體 消費,做更能創造 收益與公益 的使用。

當然,更好更詳細 的做法 還得請專業人士來規劃⋯⋯但
真的 台灣目前 最適合做 第三方支付的 就是 南投竹山 紫南宮 的 土地公 莫屬了!
今日最佳
caraxist wrote:
台灣最適合做 第三方...(恕刪)


01friendsz wrote:
我有信用卡,和支付宝...(恕刪)

01超級難註冊的 , 而且一個電話號碼只能註冊一個號, 我有兩個電話號碼的帳號都忘記了! 不知道大陸人怎麼註冊的?😉
~~~~~~~~~~~~
現在大陸人上台灣的網站也越來越容易了!
除非一些網站故意把註冊弄得很複雜,要什麼推薦碼的… …
caraxist wrote:
台灣最適合做 第三方...(恕刪)

你說的是沒錯啦!
但個人認知所謂第三方支付,其實就是大數據的一種實現,既然是大數據,那麼就必須大規模的落實,所以必然要政府 + 民間一起下功夫 … …
所以就算廟宇也是要從北到南強強聯合!

只有當每天的交易額夠大的時候,還有場景夠豐富了以後,才能用大數據提煉加值 … … ex.餘額寶就是了,利息遠超過銀行的活存, 活存幾乎是銀行的“超級低成本生意”!
ltu6323 wrote:
真是驚世警語啊讓我...(恕刪)


这几个月利息很高,很缺现金的感觉。

絕代蝴蝶 wrote:
一針見血,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要長大,就不能交給銀行來做,而是要一個龐大的會員或社群系統來推廣,這樣力道才會大。
台灣有沒有「很大」的會員或社群系統?「曾經」悠遊卡是個很好的機會...(恕刪)


第三方支付我认为是需要银行的,至少是挂靠银行。台湾的悠游卡的多家股东也是台湾的银行,支付宝最早开通第三方支付业务的时候也是一家银行一家银行的去申请开通直付链接,否则消费者是不可能平白无故相信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把自己的身家托付给他的。政府更不可能无视一家完全脱离管控的资本掌控着极其庞大的网络金融业务和社会闲散流动资金,所以政府央行和电子商务公司最终促成‘网络银行牌照’的推行和申领。
台湾的社群如果是LINE、FB之类,身为国外软件人家完全没必要趟浑水,因为没有显见的利益。如果是财团,他们和银行千丝万缕。单一银行也不行,因为没有哪个消费者会为了一个不知道什么玩意的支付方式再去单独办个银行卡,而这家银行也许也会受到别家银行排挤,所以政府整合银行联动合作是最好的方式。当然其实也有更省事的,引进支付宝和微信,不过现在看来已经没戏了。


长庚 wrote:
第三方支付我认为是...(恕刪)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給你聽你就明白台灣目前行動支付遇到的問題在哪裡了。

某個星期天,你帶著心愛的女朋友逛街,先到了樓下的香港茶餐廳吃個中餐,餐廳的門口貼著「使用建行行動支付立馬減三元」,你慶幸自己剛好有建行的銀行卡,下載安裝建行行動支付APP,開心結帳,賺到一張公車票。

吃完中餐後,女朋友撒嬌的向你說,我們去許留山吃個甜點好不?你們進了許留山,桌上貼著「使用工行行動支付立馬送芒果糕」,你女朋友剛好有工行的銀行卡,下載安裝建行行動支付APP,開心結帳,多吃了一塊芒果糕。

從許留山出來,隔壁賣衣服的架上寫著「使用農行行動支付立馬打九折」,這時候你和女朋友面對面,看誰有農行的銀行卡,什麼?都沒有?那條很漂亮的裙子你只能用100元原價買下來,這10元折扣你只能乾瞪眼,因為你沒有農行卡。

天空飄起雨了,你跟女朋友提議看場電影順便躲雨好了,買電影票時服務員告訴你「使用招商行動支付電影票買一送一」,不用問了,你和女朋友手上都沒有招商卡,你看著旁邊的男屌絲花50元買一張票帶著女神進電影院了,你卻要花100元才能帶女朋友進電影院。

出了電影院後,時間還早,不然去對面七天酒店開個鐘點房滾一下床單好了,前台貼著「使用平安行動支付送安全套一個」,接來下你們要去平安辦張卡再回來滾還是跟前台服務員大聲的說「麻煩賣我一個安全套」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目前台灣的行動支付就是這樣,各家銀行與自己配合的通路商家做優惠,彼此金流客源不互通,就如同支付寶不能轉帳給微信錢包一樣,要在台灣享受全套的行動支付優惠,少說也得裝個七八個APP。

------------------
而在大陸,我最常看到的就是「使用支付寶立馬減多少」、「使用微信錢包立馬減多少」,你的支付寶和微信錢包後面綁定的是哪一張卡店家根本不在乎。

沒有一家銀行願意將自己的客戶分享出來給同行的客戶消費優惠,也沒有一家銀行願意承認自己沒能力推行動支付,就造成了「大家都有行動支付,大家都很小,沒有一家大的起來」。

不過這在台灣也不是第一次,當年行動電話執照剛開放時電信公司也是好幾家在競爭,就看誰有能力留下來。

所以我前面說悠遊卡曾經是個很好的機會,各家銀行幾乎都有推出具悠遊卡功能的信用卡或金融卡,試想,如果悠遊卡變成了一個APP,後面可以綁定你常用的信用卡或金融卡,這種推廣的力道我相信不會輸給支付寶和微信錢包。

說多都是淚,悠遊卡不斷的割地給競爭對手,不要說行動支付了,連自己要壯大都有困難。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給你...(恕刪)


我猜也是这样,大陆这边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也是这种状态,直到第三方链接,之后智能手机普及,移动支付APP兴起。我认为悠游卡目前没有开发的原因照你的说法实际上应该是被银行绑架了,而台湾目前又没有像当初的支付宝一样实力足够大到不受银行挟持又足以触动银行奶酪的资本。所以我才说这件事只能台湾当政出头,但是现在看来他们显然不想做这件事。而引进支付宝微信的金融成本很低,行政成本则无以计数。死循环了,没戏了,蝴蝶放弃吧

长庚 wrote:
我猜也是这样,大陆...(恕刪)
您可能不了解悠遊卡的股東結構。

悠遊卡最大股東是官股,並沒有被銀行堵死,要做表決要資金都是政府說了算,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以下為政治文,請勿再討論。
君顏甚厚,汝母知否?

絕代蝴蝶 wrote:
您可能不了解悠遊卡的...(恕刪)

好吧,我是在维基上看的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82%A0%E9%81%8A%E5%8D%A1%E6%8A%95%E8%B3%87%E6%8E%A7%E8%82%A1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