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遊覽車司機沒錯,錯的是制度

王大帥一 wrote:
說你簡單還真的是名付其實,像沒出過社會似的,有那個遊覽車司機半路說我累了,半路要休息。
全車客人看著你休息,這是台灣…認清現實好嗎???


你完全搞不懂我在說什麼就別亂入了,很好笑。

方向盤在誰手上?

自己精神狀況能不能再開下去,誰最清楚?

大客車駕照有多難考你知道嗎?開十幾年車會不知道自己不能再開嗎?


哦,司機沒責任唷,開到都已經在打嗑睡了還死撐。

你說"全車客人看著你休息?",不休息就是全部一起死丫,結果不就是這樣嗎?


這是事實,請認清事實好嗎?



錯的事還死不承認是錯的,真的服了。
mobile3803 wrote:
若大家願意多付50元
難度在哪?

問題在於大家不願多付50元,
願意多付,就不會有低價團存在,
國人整天把「亂漲價」三字掛在嘴上要求公權力介入,
少不得會有全力壓縮成本的低價團出現......
建議大家彎路還是慢慢開,我是遇彎路會減慢很多的人,彎路對於前方預測轉彎角度反應時間是比較短的,
開太快反應時間更短,如果方向盤轉的不夠,急轉回來情況下,容易重心不穩失控
cckm wrote:
問題在於大家不願多付50元

蝶戀花能存在那麼多年
就是因為不願多付50元的人很多
除非強制立法雙駕駛
不然低價團永遠不會消失
幸福很簡單 wrote:
哦,司機沒責任唷,開到都已經在打嗑睡了還死撐。

你說"全車客人看著你休息?",不休息就是全部一起死丫,結果不就是這樣嗎?

這是事實,請認清事實好嗎?

錯的事還死不承認是錯的,真的服了。(恕刪)



雖然司機有錯,但是在法律上叫做非故意過失(若存活說不定還緩刑)

我自己開車十年以上,就知道開車會出事故決不會只有精神不濟的問題

一點小小剎那間判斷的失誤或是當天感覺就是哪裡不對,都會造成車禍

我父親是教人修車的老師,對車子非常孰悉。還有一次在精神不濟下擦撞分隔島的經驗。

退一萬步說,就算今天錯全歸駕駛

那部遊覽車車體脆弱,才是造成今天會這麼多人死傷的潛在原因

話說回來,你怎麼知道司機不是想撐一下等到下交流道到平面道後再作休息?

你以為開到國道上,隨隨便便就可以讓你休息?

robin0222 wrote:
蝶戀花能存在那麼多...(恕刪)


不是沒有不願多付50元,是大家不知道可以多付50元,
可以有雙駕駛,多一層安全保障,不會有人會為多付50元,
命都不要吧,是跟本帶團不知,也不想多付50元,增加成本,
老闆也不想雙駕駛,增加公司成本,少賺,
就這樣一直下去,
在這討論,開長途要雙駕駛,喊到死,還是一樣,
狗吠火車,無山小路用,
要給政府和立委壓力,才會立法去,
不然都沒有用。過幾年,還是一樣發生,
只是死的不是政府大官,是大官,馬上就立法,
就像國父孫女坐後座沒用安全帶,出事,
立法院三天就立法通過,
後座乘客乘車要用安全帶。
死的不是達官顯貴,是小老百姓。
所以,雙駕駛,無山小路用。
苗博雅指出,交通部訂的規則握方向盤幾小時是交通部自己的事;勞動部管的勞基法就是一天工時上限12小時,待命就是工作。

她認為,這不是兩個機關不同調的問題,是行政命令位階的運輸業管理規則,與法律位階的勞基法不同調。「怎麼處理?國中生就知道了吧」。

出事的司機原來日薪才800
一個人多出50元請一位,一台車多2000元
2位司機平均1人1400
希望大家多出50元
50元救司機,也救自己
對司機,對自己,都有好處

危機也是轉機,也是商機
聰明的老闆,應馬上推出雙司機行程
雖然貴50元,但安全有保障
真的很訝異 台灣的客運車司機是高度技術優勢的工作

怎麼會給人家壓榨成這樣


我想退休 wrote:
希望大家多出50元
50元救司機,也救自己


你確定 多出的這50元 真的會全部流向司機

kiki5768 wrote:
不是沒有不願多付50元,是大家不知道可以多付50元

別凹了
去武陵的交通工具不是只有蝶戀花~
知名的台灣觀巴/雄獅/東南等等車子更新,安全設備更其全
不然就搭首都客運也有開賞櫻專車
人家車上有車道偏移偵測/車距偵測防追撞係統/駕駛防嗑睡警示...還有行控中心監控
你以為肇事的南港系統北上那個彎很危險?? 國5通車10年來每天上千班客運在那飆都沒翻
60有很快嗎? 要不要去搭看看葛瑪蘭客運開多少??
蝶戀花在國內有很大間嗎?非選他不可?不知道有別家?
不就超便宜出名的,會選到蝶戀花的人應該不是不知道能多付,而是不願多付吧
19年的老爺車沒人管...
認真覺得不用因為他翻車~就把其他模範生遊覽車隊拖下水

幸福很簡單 wrote:
這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可以看到這些拿ID來攻擊人的都是同一類型的。
你也是會拿人姓名或ID來做文章的人嗎?


我是不會,因為這種攻擊沒有什麼實質的用途跟效果,單純自己暗爽而已,對釐清事情真相的討論沒有幫助,浪費力氣。花心思去數幾次,我也覺得有點浪費力氣就是了。不過反正大家在這邊哈拉,很大比例也只是嘴砲浪費力氣不太可能真的對政府產生什麼實質的影響,就當成閒聊與趣味吧。


幸福很簡單 wrote:
如果連這麼簡單判斷的事,我們大家都必須這樣你來我往的論戰,那如果你認為我的認知是錯的,那就當我錯好了!


所以才會推薦你去看一下講豐田管理文化的書。另外也有一本書叫做 QBQ問題背後的問題,概念有點類似。一些你我都會覺得很簡單判斷很理所當然的該做或不該做事情別人卻不做或去做,背後往往有更值得深究的原因。


豐田的那個故事是工廠生產線的地上有一灘油漬,不擦掉可能會害人滑倒,所以趕快擦掉就好了,這不是很簡單判斷的事情嗎? 但是該案例裡面他們沒有馬上去擦掉就算了,反而繼續往下追,一路追到原來是因為機器用的墊圈為了節省成本改採購沒那麼耐用的替代品所以時不時就漏油得要換墊圈,反而更浪費,最後改回去原本的供應商。


另外一個典故細節出處我年紀大忘了。有個宰相在城裡逛大街,旁邊有人喊抓賊,宰相看到當沒看到,接著看到旁邊有農民牽著一隻牛,那隻牛氣喘如牛 (啊本來就是牛啊?!),就上前仔細查問。旁邊的下屬覺得很怪,宰相就說,抓賊有捕快去處理做得比我好,可是牛為什麼會這麼疲憊,是否是農民碰到什麼難處了或有什麼隱情,值得深入了解。

一般人的反應大概只是 "啊牛累了你讓他在旁邊休息不就好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