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緊握扶手 站穩踏階


小鐵子 wrote:
一、看來你不知道,動作慢的人是不該搭手扶梯的,
小孩、老人就是追不上手扶梯的速度,反而會跌落在手扶梯,所以對「老弱婦孺」來講,手扶梯真的是險境(恕刪)


1.你說的老人及小孩並非全都是動作慢追不上電扶梯速度的人,為何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呢?
而若是身體條件真的無法跟上電扶梯的速度,能夠判斷的人自己應該會知道不能搭手扶梯而去搭電梯,無法自行判斷的人身邊也會有人協助,自然能夠跟上電扶梯的速度了,這應該也是簡單的道理及常識,請不要再扯非正常情形外的狀況。

2.我的文中明明就寫了「行走」或「奔跑」,但你偏偏只挑奔跑來回應,
所以我是否也能懷疑你在閱讀上有問題,不然就是眼睛有問題或是刻意為之了。
而且行走也有分慢走或快走,這兩者會一樣嗎?而既然要慢慢在電扶梯上走,那麼與不走相比是能快了多少時間?
另外現況就是有人會在電扶梯上用跑的,若你要昧著良心說沒有那我也沒辦法。

3.我有說因為電扶梯是紙糊的所以不能行走嗎?麻煩文章看清楚點。
還有電扶梯本是設計用來搭乘而非行走用的,正常使用就是「緊握扶手,站穩踏階」,
或許廠商有如你說的考慮到有人在電扶梯上行走來設計,但那並不表示在電扶梯上行走就是對的或正常的情況。

4.電扶梯本就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危險,並非是假想,不然北捷也不會要大家緊握扶手,站穩踏階了。
既然有可以避免危險發生的舉動,為何還要去做可能發生危險的行為呢?這也是常識吧!
再來是電扶梯的速度有跟馬路上車子的速度一樣快嗎?如何類比?而且車子本就是開在馬路上的,但電扶梯是用來搭乘的,懂?
這問題很簡單

依北捷規定使用設施就好
行動不便請搭電梯

搭乘手扶梯請站穩踏階
沒有規定靠右站 也沒有規定靠左站

沒有規定左邊不能行走
也沒規定右邊不能行走

所以也不用管人家要走要爬要跳
反正你就站在你想站的地方 人家走他想走的地方

又不衝突
邏輯上就是這麼簡單


站左邊遇到後面有人喊借過,可以當作沒聽到
站右邊遇到後面有人喊借過,也可以當作沒聽到


這個問題只有鬧新聞上法院才能決定了......沒懷孕身心正常的路人甲在捷運內站上手扶梯遵守規定緊握把手, 卻還是被路人乙說聲借過撞倒受傷, 一狀告上法院....誰有理?

ps. 捷運局已經宣導了: 站穩踏階緊握把手

小婉_ wrote:
每天都通勤的人知道...(恕刪)



為維護您與他人的安全.電扶梯運轉時禁止走動!

emeryville wrote:
當你一隻手指指責別人的時候
同時也有四隻手指指向自己
互相體諒一下有這麼難嗎?


互相體諒?就是有人連撞到人都不會道歉?
就是有人把人家讓他當應該
就是有人在手扶梯上奔跑
致別人的安全不顧
請問這要怎樣體諒?

(當你一隻手指指責別人的時候
同時也有四隻手指指向自己)

搞清楚,不對的事情就是不對
和體不體諒沒有任何關係
如果說你排隊,遇到老阿杯請你讓他插隊
請你體諒他年紀老,你是不是也該體諒一下?
大家都知道插隊是不對行為,所以不會體諒嘛~

所以在手扶梯行走甚至奔跑,是對安全有妨害
所以不能因為體諒別人,而不顧別人的安全~
站好站滿是對的,是好事

但是,

上下班通勤族,
很多都是獨行,

很少有人會跟陌生人並肩, 一起站在同一階樓梯上吧
尷尬....
通常就是會自動跟在陌生人之後,
循序前進吧...

異己的並非就是洪水猛獸 wrote:
很少有人會跟陌生人並肩, 一起站在同一階樓梯上吧
尷尬....
通常就是會自動跟在陌生人之後,
循序前進吧......(恕刪)


手扶梯是開放空間,如果這樣都會尷尬,那坐電梯怎麼辦呢?
Johnny_depp wrote:
老弱婦孺搭電梯跟搭手扶梯不衝突啊
北捷的手扶梯完全讓小孩及老人搭沒問題
目前北捷手扶梯有因速度讓小孩及老人受傷的意外發生嗎?


你的人生經驗不足,人家也要跟你解釋嗎?

你對老人與小孩的動作靈活度,
對於在搭手扶梯會產生的風險,毫無所知。

拿自己的無知出來坳,很好玩嗎?

只能說放寒假了,網路怪咖多了一點。

千年之夢 wrote:
手扶梯是開放空間,如果這樣都會尷尬,那坐電梯怎麼辦呢?


你不知道在車廂裡是人貼人嗎?
在車廂裡不尷尬,走到手扶梯就尷尬?

簡單講,你會這樣問,
就是因為你不在台北生活或者沒在搭捷運通勤的人,才會有這樣想法。
asvincent wrote:
1.你說的老人及小孩並非全都是動作慢追不上電扶梯速度的人,為何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呢?


我看到回文了
你沒看過不適合搭手扶梯的老人與小孩硬要搭手扶梯。

連老弱婦孺你都有得辯,不是嘴砲是什麼?
至於你提出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那麼博愛座在你眼中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誰說拿大行李的人一定要搭電梯,誰說老人家一定動作比較慢....你在爭拗的差不多就是這種嘴砲切入點,只會讓討論變得沒有意義。

你說了奔跑,自己去看看回文。
我特別強調「行走」,而你質疑我的是行走與奔跑,你這種方式就是在製造模糊焦點,在我看來一樣是嘴砲。其他點也是一直跳針,實在不想重複回答。

你要選擇忽視更危險的,
只能說隨你高興,隨你任性,隨你去做一堆錯誤評估吧。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