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退撫基金即將用盡???有圖有真相,


Ste100 wrote:
多參考一個條件,,,繳二三十年是一定要的,但有幾人可領二三十年?
如果65才退休,大部份人只能領十年...(恕刪)


以104年的統計資料, 65歲的餘年是19年左右


beviswu wrote:
退撫基金的收入(費率)一直是有問題的
開辦之時的精算報告,要維持財務平衡費率必須要13.55%


請問有開辦時的資料嗎? 我想查一下13.55%是在何種預定利率與本奉增加率的前提下算出來的

其實從89年的第一次精算報告就可以知道那時的利率水準(7%)與現在完全不同
而從精算報告中就可以看到,利率水準是影響基金財務最大的變因

開辦退撫基金時的所有人士,大概壓根就想不到台灣會進入持續十多年的超低利率時代


過客4112 wrote:
以104年的統計資料, 65歲的餘年是19年左右


19年?沒那麼多吧?

內政部今(29)日公布「104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達80.2歲,其中男性77.01歲、女性83.62歲,均創歷年新高。相較於歐美主要國家,男性與美國、德國最接近;女性與加拿大相當,且較美國多3歲。

內政部表示,「簡易生命表」是依據每年戶籍登記出生、死亡人口資料計算而來的,103年編算結果顯示國人零歲平均餘命(即平均壽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為76.72歲、女性83.19歲,有8成1的男性和9成1的女性能活超過65歲;半數的男性能活過80歲、女性能活過85歲.


Ste100 wrote:
19年?沒那麼多吧?
內政部今(29)日公布「104年簡易生命表」,國人的平均壽命達80.2歲,其中男性77.01歲、女性83.62歲,均創歷年新高。相較於歐美主要國家,男性與美國、德國最接近;女性與加拿大相當,且較美國多3歲。
內政部表示,「簡易生命表」是依據每年戶籍登記出生、死亡人口資料計算而來的,103年編算結果顯示國人零歲平均餘命(即平均壽命)為79.84歲,其中男性為76.72歲、女性83.19歲,有8成1的男性和9成1的女性能活超過65歲;半數的男性能活過80歲、女性能活過85歲.


如紅色字所述, 80.2是新生兒的餘命
簡易生命表中有表列所有年齡層的餘命,
65歲是19年左右
過客4112 wrote:
如紅色字所述, 80.2是新生兒的餘命
簡易生命表中有表列所有年齡層的餘命,
65歲是19年左右


剛剛研究了一下(平均餘命),這其實是一般人完全不會接觸的領域,又是一個複雜無比的因子.但制定年金也必需考慮這個因子,而平均餘命是會再緩緩增加的,因為醫學的進步.

65歲平均餘命19年的意思是...已經死掉的不計,能活到65以上的平均還能活19年的意思.

104年65歲平均遺命19.93年
103年,,,,,,19.62
102年,,,,,,19.81

94年65歲平均遺命18.13
84年65歲平均遺命15.98

最近十年差異不大,再往前十差異極大.最近三年的變化顯示出增長已經到了極限.

平均遺命,,是制定制度的人要看的.

加入這個制度的繳費者,應該還是會依(平均壽命)為考慮基礎,或者開始繳費那個年紀的平均餘命.
104年25歲平均遺命55.94.
我覺得大家看年金制度如果用損益兩平或損必須大於益的角度來看,那年金制度還不如不要做。因為要嘛要有高報酬,要嘛要有高提撥低提領。這種純財務角度跟年金隱含的公益性有些差異。

年金制度要看的是現金流,而不是單看損益。只要現金流是正的,那也沒什麼破產問題。所以我不是很同意有網友一直戰基金操作績效的問題。一方面績效跟利率水準有關係,利率非完全操之在我。一方面舉債也是一種維持基金資產持續膨脹的方法,講難聽一點歐美就是這麼搞,自己欠自己錢,厲害一點,自己的債新興市場買單。現金流產生不單單只用個人或企業提高提撥。因為用這個角度來提高現金流,勢必會影響經濟發展跟所得水平。年金制度如果要做,政府無可避免必須介入負擔重要角色,看是舉債還是提列預算補貼,不然不如不要公辦年金,轉給私人企業去做。


我認為政府急於改革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台灣國力下降,餅做不大下,政府又不想或無力舉債或出售資產補貼社會福利,可能因為信用評等考量,可能有其他更深層的考量。但用最簡單的口號「年金破產」來恐嚇人民,以達改規則目的,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但政府可以做的事情也就可以避而不談了。

佛貝魯男爵 wrote:
先修法禁止國安基金進股市護盤吧.相信幾年後就存到錢了

專業導向應該是正確的,政治力繼續干擾基金運作,只會繼續挖洞.但要他們放手其實很難.

過客4112 wrote:
開辦退撫基金時的所有人士,大概壓根就想不到台灣會進入持續十多年的超低利率時代

應該也沒預測到(平均餘命)的增長速度.

第一次精算報告裡有看到這句,,,
(六 )本次精算結果與前次精算結果之差異分析。
或許報告書裡就有答案.

基金精算1-6次報告書

daslebewohl wrote:
我認為政府急於改革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台灣國力下降,餅做不大下,政府又不想或無力舉債或出售資產補貼社會福利,可能因為信用評等考量,可能有其他更深層的考量。但用最簡單的口號「年金破產」來恐嚇人民,以達改規則目的,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但政府可以做的事情也就可以避而不談了。

就,,,政府如果不遵守法律,該當如何?



因時制宜的微調,看來其實一直都有在做,
但重大漏洞也一直沒有補好,
現在高舉(改革)大旗,卻是先來個朔及既往?

透過更多的討論,讓更多人明白.

daslebewohl wrote:
我覺得大家看年金制...(恕刪)




大大說的沒錯.....而且不管是年金還是退休金..又或是健保..這類的政策..本申就是只要有其現金流存在

根本沒有所為破不破產的問題...真正的破產..式連政府都無法負擔這些現金流.那才是破產..

否則只要用稅收.或是舉債..就能只預算出來負擔..

台灣畢竟被嚇唬太久了...從以前只要有舉債...就開始罵..罵到現在沒有人敢舉債做事...

或是動不動就說..政府負債多少...這些言論來恐嚇民眾..

其實不管是建設.或是社會福利.或是社會保險..這樣的政策絕對都是會負債的..

負債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負債用在哪個地方..而不是聽到負債就怕..

不然乾脆叫政府以後稅收都別建設..把所有稅收都放在行生利息就好了

Ste100 wrote:
個人時間有限,僅以...(恕刪)



所謂的“年金改革”也不過把120年破產延到133年,偏偏很多人說這樣好棒棒!
algerno2 wrote:



[...(恕刪)



本來就是啊。經濟發展就是靠負債來的。只是這種觀念是經濟上的觀念,聽起來不合直覺。一般人只覺得欠錢不好,但個人欠錢跟國家欠錢是不一樣的意思。


而政府舉債或預算用在人民身上政治上也沒什麼不對,真正會破產的國家絕對不是債務太多,或社福支出太高,會破產是國家生產力下降,產品沒有競爭力。政府多花點心思改善生產力比在一樣的餅內做重分配更能解決年金的問題。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