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原來論語還有失傳篇章

cckm wrote:
在當時,這應該算「高等教育」了.
先不論周代受教育的人有限,
祭祀,卜卦,吟唱詩歌以明志,當時都是官場上的事

封建制度搞不好是古時教育(公民教育)最普及的年代.


"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當時的社會階級,國都及近郊(鄉),是國人(公民/統治者)的居住地.

郊之外的遂,是野人(庶民/農奴)的居住地.

吾黨小子:
鄉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孔子雖有教無類,其實想招收的學生仍限
於國人階層.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學生至少受過基礎教育.從親耕農地如曾家父子,貧困如顏回,或可證
當時公民教育的普及程度.
aaaomc wrote:
要用簡單一二句話就來打發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是有沒有那麼簡單?...(恕刪)

很簡單阿,卑鄙無恥的奸險小人,要更貼切一點還可以加個虛偽兩字

日本和尚還比較坦然,我老闆釋尊,不爽來戰佛理阿 (釋尊承認二地菩薩娶妻生子亦是清淨梵行)
從論語戰到佛理??

這是哪們對哪門??

儒家思想又不是一種宗教

這樓怎麼越來越歪??
另外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於羑里時

才寫出周易(後天八卦)

而跟伏羲的先天八卦

只是相對位置`一種界說的區分

然孔子五十歲時才開始學易

但是他所寫的易經繫辭傳

文字之優美`更是將天`地`日`月`山`雷`澤`震

進而成為一套哲學理論.是為中國哲學史上一大論文.

『繫辭上傳』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易簡,而天下矣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懂得人....就會有很大的收穫....不管妳是從事甚麼行業!!!!!
取一瓢 wrote:
從論語戰到佛理??...(恕刪)

第一樓就已經戰到死海古卷了,第八樓戰到佛理又有什麼
你不也戰到商周去了,再蓋幾樓上去,看會不會戰到亞特蘭提斯之類的上古文明
中國的歷史

那來的亞特蘭提斯???

商周之前的中國文明

妳又了解多少???

(釋尊承認二地菩薩娶妻生子亦是清淨梵行)

我是不知道妳的釋尊是誰??

我只知道他在放他媽的狗臭屁

水云 wrote:
何謂實際?不知

有我所際,彼,即實際
所有眾生,際彼即實際
或業或果報、一切等,悉是實際
如是信者,即是實信
反過來信的,是正信 ... ← 大多會被這句卡住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

子入太廟,每事問
或曰
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
入太廟,每事問
子聞之曰
是禮也

孔子不就中國的問號哥對嗎?
kantinger wrote:
孔子不就中國的問號哥對嗎?

「子聞之曰,是禮也」
這位問號哥可是會給答案的.
怨念聚合體 wrote:
日本和尚還比較坦然,我老闆釋尊,不爽來戰佛理阿 (釋尊承認二地菩薩娶妻生子亦是清淨梵行)
敢問大大佛法師承何人?

版上高手其實很多,但礙於版規,都藏臥著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