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km wrote:
在當時,這應該算「高等教育」了.
先不論周代受教育的人有限,
祭祀,卜卦,吟唱詩歌以明志,當時都是官場上的事
封建制度搞不好是古時教育(公民教育)最普及的年代.
"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當時的社會階級,國都及近郊(鄉),是國人(公民/統治者)的居住地.
郊之外的遂,是野人(庶民/農奴)的居住地.
吾黨小子:
鄉黨,五黨為州,五州為鄉.孔子雖有教無類,其實想招收的學生仍限
於國人階層.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學生至少受過基礎教育.從親耕農地如曾家父子,貧困如顏回,或可證
當時公民教育的普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