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costan wrote:原來只要是國家建設 ...(恕刪) 沒輒,當資源不是無限的,就要將資源運用在有效的地方。國家是花了很多錢建設了很多國家建設。但他帶來的效應跟社會成本跟建設成本相比根本就不成比例。好過了頭。台北每日上百萬的運能運量。就是需要花錢下去疏導。高雄這樣根本就不需要,國家評估絕對不會過。你自行地方建設,自負盈虧絕對沒人會說二話。搞不下去了才要全國人民幫你,當然會被說話。你家明明開不起Benz.你買來用很趴關村民鄉民啥是?憑啥全村全鄉的人要幫你養Benz?
sincostan wrote:原來只要是國家建設 花人民八九千億 就要認賠原來如此 那我完全了解了...(恕刪) 呵呵請您告訴我,八九千億的數字從那裡來的?請告訴我那個網址有這個資訊請不要把一些還沒建或已取消的路線費用算進去照您這樣算法,把一些取消或規劃中的算進來高捷的經費是五六千億!!北北基桃有近1000萬人口,人口還在增加高雄才250萬常住人口,還在減少中看看廈門吧廈門和高雄一樣繁榮,人口更密集,近400萬人, 比高雄多了50%2008先蓋平面及高架BRT2013才準備蓋MRT, 2020蓋好看看廈門是怎樣一步一步發展捷運,先蓋BRT,再蓋MRT您不覺得高捷有點好大喜功,亂花錢,才會慘賠?高雄馬路又寬又直, 人口也不算很多用捷運BRT就可解決交通問題,最多輕軌捷運就夠了卻好大喜功,蓋了MRT這個大錢坑或許高雄需要換個腦袋希望有第二個柯P當市長,才會自我檢討,說不定就把只有四萬人搭乘的高捷橘線拆了,改成地下街,減少虧損呵呵philosophy2468 wrote:呵呵北市府就是有那個...(恕刪)
sincostan wrote:高捷先前虧25億 是因為BOT要負擔土建成本與折舊 跟政府建好只用1元給北捷公司營運的方式 基準不同要怎麼比..(恕刪) 呵呵,您的數字有問題吧?高捷負擔土地成本與折舊,會只賠25億?高捷興建費用近2000億,用50年好了利息平均3%就要60億, 每年折舊2000億/50年=40億高捷每年利息加折舊就要100億了,高捷會只虧25億?高捷一年6000萬乘客,收入不到20億,人事,電費維修營運支出 就花光了自己算算吧
sincostan wrote:高捷先前虧25億 是因為BOT要負擔土建成本與折舊 跟政府建好只用1元給北捷公司營運的方式 基準不同要怎麼比 是...(恕刪) 再看一組數字北捷每年七億多乘客,每張票25元好了,加上廣告等收入,北捷每年收入200多億高捷每年就六千萬乘客,也每張票25元高捷每年收入不到20億高捷興建花了1800多億, 每年收入不到20億北捷興建花了5000多億,每年收入超過200億怎麼看,高捷都是大賠
小沙皮 wrote:W大, 我怎麼看, ...(恕刪) 哈哈。無所謂啦,要是我有誤會再道歉就好。我倒是比較想聽到有高雄人出來嗆我說:你說的改善方案高雄捷運早就開始做了。都賠成那樣子了。要全民買單,拜託給我們看到改善的動力跟誠意。要都沒做。那個誰?能幫忙算一下我們幫高雄分擔這不應該存在的捷運多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