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都可以把抗議或有意見的人歸類為都是反核人士
然後全都冠上政治色彩
到底誰才是在製造對立= =
不同聲音的裡面有
1.全部反核
2.反核4不反核
3.不反核,但是希望政府能有核安的完整報告、配套
結果現在好像對核安有點異音的人
全都被歸類為反核人士,然後反核人士又被冠上政治標籤...根本
抗議的人太多,被說擾民
抗議的人太少,被說都是鍵盤酸民
留下來的人多,被說有完沒完
留下來的人少,果然都是來作秀的
都給你們講就飽啦= =
擁核的一直說:
電費帳價你們反核的要負責嗎
你們都不要用電阿
你們說出個解決方案阿
反核的反問:
那商轉前的虧損,你們要負責嗎
核4運轉了,結果電費還是漲,你們要分擔嗎
台灣這麼小,核廢料怎麼解決,你們要收嗎?
核安報告出來了,完整嗎
核4的防震係數,差日本一大截...沒問題嗎
我想核能的問題,是需要被討論跟重視的
而不是一直用,電費大漲...連動物價上漲的語氣來威脅老百姓
政府目前看來就是擺爛、隨便、裝死,草草帶過
這才是民眾有疑慮的地方
因為這東西可開不起玩笑...
對!出事之前挺核的可以大放厥詞
但如果真的出事了呢?
你們挺核的,能給個擔保嗎?
擔保還有意義嗎?
台灣都毀了一半,人都死光光...擔保能吃嗎?
一台拼裝車,還是中古的,板金裡面混者寶特瓶等雜物,撞擊係數低人家很多.....
為什麼連年虧損,獎金還是發不完呢...
車廠要脅說如果破產,虧損要民眾買單...
但是車廠在破產前,就已經虧損,也是民眾在買單
這車,能隨便開上路嗎?
是不是需要全面的討論、評估一下
metta-sati wrote:
現在主流是 完全的 反核
核123也不准延役
看來我是相當反主流。
我對核能發電這檔事有疑慮,但是我不反核四。
我的觀點是:核電成本計算不能只算燃料,
建造、管理、輸配電、維護、風險、保險、以及社會抗爭,
通通應該要加減帳算進成本裡面。
而且以台灣的技術能力與國際立場,
就連低階放射性廢棄物(例如蘭嶼那堆本來應該海拋的東西)都搞到如此頭疼,
耗盡核燃料棒的回收與後處理的棘手程度就不需要多講了。
這些東西通盤算下來,單就經濟學角度,台灣發展核電不見得真的比較划算。
但是核四搞到現在,本身已投入的成本已經高於台電的產值。
這個時候你要把它廢掉,全部轉成負債,這是完全的愚蠢。
而且不發展核電,不管是停工還是停建,台電後續的選項也不多。
如果要避免台灣的電力網路全面崩潰,我預測台電下一步大概是:
1. 現有電廠延役。至少延到其他電力來源(倒不一定非蓋新電廠不可)穩定或是電力需求下降。
2. 限電。不必懷疑這百分之百會發生。未來只能想辦法引入需量反應等機制,盡可能減少影響範圍。
3. 浮動電價。漲電價是最有效的節能減碳手段,但很不幸這是台灣沒人敢碰的民粹天條,只能變相搞。
當然,電價上漲之後產業的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完全無法預測。
無論如何,這是全民共業。
lseastar wrote:
如果中共來個台灣周遭海域封鎖
如果中共真的封鎖台灣周遭海域,
我想到時候您要擔心的,絕對不是有沒有電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