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價不論工業用或是非工業用,在目前已知的資料中,都是全世界倒數的。臺灣都是跟別人買燃料,在成本不會比較便宜的狀況下,請問要如何才能把價格壓低?是政府佛心還是別國賺太多?長期的壓抑電價幾乎都只是要討好民眾和企業而已。馬英九來個油電雙漲就被罵到臭頭,想透過漲價以及鼓勵節能政策成效似乎都不能讓用電量降低。
有人說產業外移後用電量應該是會降低,不過實際上卻是節電速度跟不上用電增加。
也有人說開放民營可以增加競爭,其實如果政府不介入,電價就會回歸正常。而結果就是會上漲的更多。
再生能源是得繼續發展,而且比例也逐漸增加。不過就算不考慮價格以及能否完全取代核電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緩不濟急。其實之前不就有非核家園決議?差異只在於是現在就要非核還是等二三十年後非核。我個人是比較支持後者,趁這段時間趕緊發展其他替代能源,這不是單純的擁核而是考量很多無奈現實下的妥協。
至於公投議題。如果該議題真的很多人重視,為何會擔心目前門檻太高的問題?何況門檻真的很高嗎?那之前發動的那些公投議題難道會比核電問題更重要?現在不是鼓勵公民參與嗎?只要有四分之一贊成就可以決定國家政策的公投真的就代表全民意見?某種層面來說和9趴的馬英九一樣都不具多大的代表性。如果民意真的有70%以上支持廢核四,跟本不需要修改門檻就可以輕鬆通過。
其實怎麼訂題目才是最要討論而且會影響結果的。
B-2 wrote:
政府總愛用電價和斷電...(恕刪)
反核人士現在反核,等到電價漲的那天,
還是會跑出來罵政府不知百姓疾苦的。
從3月至今的亂象,重點不是反服貿或是反核電,
而是反政府。

我再說一次,如果真心反對核電,
將來電費漲就不要跑出來唉!
德國夠先進、夠民主、夠一絲不苟吧,
他們想廢核電,還在努力中,
2013年度的1度民生電費已超過新臺幣11元!
(比較:臺灣每度民生電費,
就算以較高的夏日電價計算,
約在2.10至6.71元間)
臺灣幅員廣大嗎?有天然資源嗎?
如果德國的現況是這樣,
我們廢核後,電費可能會比德國少嗎?
能接受未來電費至少2倍以上
更別說隨之而來其他物品上漲的生活嗎???
臺灣窮苦的人啊,不要埋怨、不要嘆氣,
你不像要廢核的某人,要絕食眾人響應,
你不像要廢核的某些藝文界人士有高知名度,
你不像要廢核的某些學生還有家人供養,
因為你們沈默,所以只能乖乖接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