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十二年國教生存法則之第三修訂版

這個教育部很奇怪,
很注重學習成就底層的「學習障礙」部分,
卻又千方百計地想謀殺學習成就頂端的「資優教育」部分,
以後資優教育大概只有私校能辦了。
新聞與時事版 = 謊言、偏見與反指標版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我常常在想 什麼叫好 什麼程度夠好

父母都很貪心 都希望孩子第一名

但是排來排去總有人最後一名

即便淘汰所有的最後一名也還是有最後一名

於是大家開始偷跑 你偷跑1秒我就2秒

投機取巧 從出生就開始培養起

孩子的人生 真的是拿了所有的第一名就成功了嗎?

為了這些 犧牲其他人生的樂趣值得嗎?

我現在在學習的是 承認自己的孩子是資質平庸的普通人

只要不為非作歹 身體健康 出入平安 即便最後一名也要學著好好過

很諷刺的是 這也要學習


不能同意你更多!

其實李安的爸爸就是這麼走過來的,當年大學落榜兩年,去讀什麼藝專影劇科,對於一個台南一中的校長而言,不說情何以堪,在戒嚴時代簡直敗壞門風,但是人只要不為非作歹,身體健康,出入平安,按著自己的興趣慢慢熬,總有出頭天的一日,或者,就算平平淡淡過一生,也是自己的選擇,不是嗎?
cherry40727 wrote:
以一個國中生家長的立場來看最大的問題在於,遊戲規則不清不楚,感覺我的小孩好像實驗品,規則隨時會變,更本不知如何去適應,只能算了把,目標放在大學了,至於高中過的去就好了

載滿惡意的國民教育

台灣的國教不是實驗品,而是已經完成的東西,換個名目千年傳統全新感受而已...

甚至變本加厲...

未來想做甚麼,要做甚麼,能做甚麼,是生活體驗的累積

生活枯燥乏味,人生就悶就單調

除非你打算把小孩綁在台灣,不然在台灣的成績別太在意

...唯一確定要的東西是外語...


yuffany wrote:
這個教育部很奇怪,
很注重學習成就底層的「學習障礙」部分,
卻又千方百計地想謀殺學習成就頂端的「資優教育」部分,
以後資優教育大概只有私校能辦了。

要底下的人好管,那底下的人必須先是群智障,代價是,創造不出太高的價值,面對外部勢力,只有被打好玩的份。

要創造相對高的價值,底下的人必須要有腦子,矛盾的是,有腦子的人通常不好管,特別是在民主國家,彼此之間是對等的,會對權利有所主張與要求,但面對對外部勢力,可以看得到希望。

一方面要底下的人奴性堅強整天吃苦當吃補,又要創造有水準的利益與價值面對外部勢力,這不科學啊!不過,檢視台灣的政策歷史脈絡,可以發現中華冥國政府打從開始就沒有任何長期經營的打算與念頭...。

跟中國差不多,只要是有頭有臉有勢力的,錢都往國歪堆,子女都在歪國長大,甚至落地生根,而過程並非只是在創造價值之後想換個生活環境,而是彷彿末日降臨的逃難,盡力偷拐搶騙的掏空,能搜刮的就吃乾抹淨...。
板上如果有這種捧油, 其實你並不孤獨....小弟現在已經學習簽60幾分的考卷跟簽80,90分的考卷是一樣的表情....簽名100分的考卷?!還沒試過不知道, 應該也會一樣.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我現在在學習的是 承認自己的孩子是資質平庸的普通人

只要不為非作歹 身體健康 出入平安 即便最後一名也要學著好好過

很諷刺的是 這也要學習 ...(恕刪)

he168tw wrote:
回覆文章私人訊息引用連結載入圖片引言收藏評分回報
板上如果有這種捧油, 其實你並不孤獨....小弟現在已經學習簽60幾分的考卷跟簽80,90分的考卷是一樣的表情....簽名100分的考卷?!還沒試過不知道, 應該也會一樣.



我已經習慣簽不及格和一百分是一樣的表情,我小孩經常是全校排名先退步一百多名,然後再進步一百多名,騙取進步獎的獎狀,我們家早就不在乎這個。

但是考後會要求認真的訂正。

yuffany wrote:
這個教育部很奇怪,
很注重學習成就底層的「學習障礙」部分,
卻又千方百計地想謀殺學習成就頂端的「資優教育」部分,
以後資優教育大概只有私校能辦了。


資優生可以考「特色招生」中的「考試分發入學」,目標是進入學術性特色高中(建中、北一女),考國、英、數、社、自五科每科50分,加語文表達12分總分262分,目前明星學校有85%的名額是採「考試分發入學」,而且全國考生都可選填台北市的明星學校。

chamberplus wrote:
我還是寧願小孩在考試壓力下,多念一點書,至少唸書這個習慣是終身受用的!


在考試壓力下,多念一點書代表的意思,是在沒有考試壓力下,就不再念書。

唸書這個習慣是終身受用的,前提是要快樂學習,壓力學習下學得快也忘得快。

kantinger wrote:
台灣創業的很多
媒體有報說
很多在原本行業當員工不順改賣雞排後就不一樣了耶
台灣要轉型
如果別讀書都賣雞排
汙染也比製造業輕多了
亞太雞排中心
那可不可阿?



在台灣做「吃的」致富例子不少,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以八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二千四百億元)淨資產,登上台灣首富寶座。

康師傅的頂新集團,85度C等等都屬台灣之光,不負亞太美食中心之名,台灣需要有學識的人才用新眼光來看待原本不起眼的產業。

Job wrote:
資優生可以考「特色招生」中的「考試分發入學」,目標是進入學術性特色高中(建中、北一女),考國、英、數、社、自五科每科50分,加語文表達12分總分262分,目前明星學校有85%的名額是採「考試分發入學」,而且全國考生都可選填台北市的明星學校。

基北區以外特色招生考6科,基北區只考國、英、數3科。

http://www.williamschool.com.tw/news.php?ID=1194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yukiko wrote:
基北區以外特色招生考6科,基北區只考國、英、數3科。


感謝指正。

五專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也是僅採計國文(閱讀理解)、英語、數學3科成績。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