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我常常在想 什麼叫好 什麼程度夠好
父母都很貪心 都希望孩子第一名
但是排來排去總有人最後一名
即便淘汰所有的最後一名也還是有最後一名
於是大家開始偷跑 你偷跑1秒我就2秒
投機取巧 從出生就開始培養起
孩子的人生 真的是拿了所有的第一名就成功了嗎?
為了這些 犧牲其他人生的樂趣值得嗎?
我現在在學習的是 承認自己的孩子是資質平庸的普通人
只要不為非作歹 身體健康 出入平安 即便最後一名也要學著好好過
很諷刺的是 這也要學習
不能同意你更多!
其實李安的爸爸就是這麼走過來的,當年大學落榜兩年,去讀什麼藝專影劇科,對於一個台南一中的校長而言,不說情何以堪,在戒嚴時代簡直敗壞門風,但是人只要不為非作歹,身體健康,出入平安,按著自己的興趣慢慢熬,總有出頭天的一日,或者,就算平平淡淡過一生,也是自己的選擇,不是嗎?
cherry40727 wrote:
以一個國中生家長的立場來看最大的問題在於,遊戲規則不清不楚,感覺我的小孩好像實驗品,規則隨時會變,更本不知如何去適應,只能算了把,目標放在大學了,至於高中過的去就好了
載滿惡意的國民教育
台灣的國教不是實驗品,而是已經完成的東西,換個名目千年傳統全新感受而已...
甚至變本加厲...
未來想做甚麼,要做甚麼,能做甚麼,是生活體驗的累積
生活枯燥乏味,人生就悶就單調
除非你打算把小孩綁在台灣,不然在台灣的成績別太在意
...唯一確定要的東西是外語...
yuffany wrote:
這個教育部很奇怪,
很注重學習成就底層的「學習障礙」部分,
卻又千方百計地想謀殺學習成就頂端的「資優教育」部分,
以後資優教育大概只有私校能辦了。
要底下的人好管,那底下的人必須先是群智障,代價是,創造不出太高的價值,面對外部勢力,只有被打好玩的份。
要創造相對高的價值,底下的人必須要有腦子,矛盾的是,有腦子的人通常不好管,特別是在民主國家,彼此之間是對等的,會對權利有所主張與要求,但面對對外部勢力,可以看得到希望。
一方面要底下的人奴性堅強整天吃苦當吃補,又要創造有水準的利益與價值面對外部勢力,這不科學啊!不過,檢視台灣的政策歷史脈絡,可以發現中華冥國政府打從開始就沒有任何長期經營的打算與念頭...。
跟中國差不多,只要是有頭有臉有勢力的,錢都往國歪堆,子女都在歪國長大,甚至落地生根,而過程並非只是在創造價值之後想換個生活環境,而是彷彿末日降臨的逃難,盡力偷拐搶騙的掏空,能搜刮的就吃乾抹淨...。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我現在在學習的是 承認自己的孩子是資質平庸的普通人
只要不為非作歹 身體健康 出入平安 即便最後一名也要學著好好過
很諷刺的是 這也要學習 ...(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