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4112 wrote:
因為環保要求最多開9台, 所以台電趁勢排歲修
如果拆一台, 台電的歲修勢必得排在其他時間
這可是壓縮了其他時間的供電能力
過去十幾年中火十台全開
容量因子90%一年也是大修五台到六台,只不過6月到9月不大修.大修時間35天到60天
現在容量因子60%也是一年排修五台到六台,全年排大修,大修時間50天到90天都有,
大修三個月?灌水灌得離譜.更不用說空污季只能開的七台,多的昰時間歲修..
拆一台對中火的影響就是中火過去十幾年一樣,6月到9月這四個月不排大修而已
每台灌水的歲修時間回到過去十幾年的樣子
對供電能力完全沒影響也不可能排擠歲修時間
政府就是打死不拆除
整天掛在嘴邊的就是中火非到用到40年不可
扯中火現在運轉30年頭好壯壯
整個中火燃氣機組就卡在這裡
雲林麥寮電廠超臨界機組運轉25年,2025年就要三台退役,
雖然有綠色的學者以及論壇的綠色網友
只會講風涼話要求麥寮電廠延役
如果是雲林人會同意麥寮電廠延役?
巴不得他趕快拆掉
變成中火老舊的機組還比麥寮超臨界機組晚除役
只會讓台中人更不爽而已

說好的減煤呢?
少一台55萬瓩的中火毒煤對夏季供電衝擊
但是少135萬瓩的核四不會?少98.5萬瓩的核二也不會
在扯阿
----------------------
https://udn.com/news/story/122262/5553712
台電說,中火二○二○年起已減煤四成,夏季尖峰時承諾最多運轉九部機,若照中市府要求先拆兩部機,屆時只有八部可發電,造成夏季供電衝擊;台電說,目前夏季空品良好,先拆後建並不能兼顧穩供及環保。
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中火今年上半年增加燃煤量多達四十五萬公噸,全台PM2.5汙染物已上升,增加機組又不減煤,受害是中部民眾。
所以台電的意思是因為深澳是燃煤機組,所以民意反彈就可以停建
因為中火增氣是燃氣機組,所以民意反彈死也要蓋?
那中火毒煤是燃煤機組民意反彈怎麼不拆除退役
還記得什麼叫做高原燃氣電廠嗎?什麼叫深澳替代燃氣機組嗎?
不要老是把台中人當傻子好嗎
還有第五項人家質疑你是空頭支票
然後把空頭支票再抄一次叫做回答問題喔
白紙黑字拿人頭來擔保沒有勇氣嗎?
空頭支票講1萬次還是空頭支票
搞什麼東西阿
真的讓人非常火大
-------------------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79703
4、為何新北深澳發電廠能因民意反彈就停建,台中卻連要求先拆後建都不行。
台電說明:深澳電廠新增的是燃煤機組,目前在台中推動的是增氣計畫,與深澳本來就不同。
5、質疑中央是否會在擴建燃氣機組後拆除1支煙囪、2部煤電。
台電說明:為回應民眾對增氣減煤的期望,達成「早一天增氣,早一天減煤」,經評估,只要第一部燃氣機組114年順利上線,台電願於115年啟動拆除2部燃煤機組及1根煙囪;相較於中市府堅持的「先拆後建」,台電的「以氣換煤」更能確保調度彈性及供電穩定,盼中市府體察民意。
只有嘴巴講要拆兩台毒煤
所有官方文件都是四毒煤備用
不要再騙台中人啦
----------------
https://www.bcc.com.tw/newsView.6497700
以都市設計審議事項而言,台灣電力公司興建的燃氣機組及卸貨碼頭等相關設施,已達台中港特定區計畫港埠專用區內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重大建設認定表規模,對於台中港海岸環境及景觀影響甚鉅,且報導所載台電承諾115年開始拆除燃煤機組,與送審的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中的說明,既有燃煤機組不除役,4部燃煤機組轉為備用,完全相悖,地方再不要求都市設計審議,屆時備用不拆,煙囪真的從5支變7支,甚至從7支變更多?都發局重申,台電應儘速趕辦都市設計審議程序。
什麼時候才敢回應台中市政府環保局,2020年生煤1229萬噸.2燃氣上線後是2燃氣+生煤1260萬噸的汙染阿
增氣又增煤台中人會落的更慘的下場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626/2016518.htm
台中市環保局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依環保署公布的國家排放清冊(TEDS10.1)顯示,中火排放硫氧化物占全台中市排放量65.0%、氮氧化物占40.8%,為台中市最大污染源。
環保局更轉述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莊秉潔教授日前接受媒體採訪說法指出,台灣男性支氣管與肺癌標準化死亡率最高分布地區,已從北部移至中部地區,乃因空污所致,尤其燃煤電廠除造成PM 2.5污染,還排放1級重金屬如砷(即砒霜),顯見減少中火高污染的燃煤發電是維護中部空氣品質及市民健康的必要措施、也是當務之急。
環保局表示,燃氣機組仍有大量氮氧化物排放,除會形成硝酸鹽類的PM2.5、也會造成臭氧大幅產生。中火燃氣機組環評資料顯示,台電預估2部燃氣機組上線後,燃煤機組用煤量每年最多可達1260萬噸、常態情境為每年1185萬噸,常態情境也僅比2020年減煤44萬公噸,皆顯示中火保留燃煤機組備用,僅為讓中火可將每年最多1260萬噸的生煤量燒好燒滿,並未因燃氣機組上線後生煤用量更少。
因此,為保護人民的健康及權益,市府堅決要求台電須先拆除燃煤機組,才能增建燃氣機組。
西布克F91 wrote:
可是水力主力的大甲溪(恕刪)
大甲溪的狀況是還沒恢復
不過其他溪流狀況倒是還不錯
目前水電基本發電量都在400MW以上
大概比之前多了300MW
加上新電廠嘉惠#2的容量, 大概相當於減載後的核二#1號機
不過台電還是怕夏季供電出狀況
所以把原先要維修的興達CC#3的歲修延後
2021年 燃氣 興達CC#3 2021/6/11 2021/8/22 GT3-1
2021年 燃氣 興達CC#3 2021/6/19 2021/8/29 GT3-2
2021年 燃氣 興達CC#3 2021/6/27 2021/9/6 GT3-3
2021年 燃氣 興達CC#3 2021/6/27 2021/8/10 ST3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