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

政府要再花兩兆蓋不可靠的離岸風電


skistosais wrote:
但5.8也只限今年。以後,會逐年下降。


問題是這5.8元決定了3.8GW的20年價格
台灣能有多少個3.8GW的風場??

goodversion wrote:
然後台電再再花5.5...(恕刪)
拜託要做穩固一點

台灣地震颱風多

Ipadsir wrote:
你一下說容量因素和我們完全無關,再貼一次,之前說"效率跟你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發不出電,政府一毛錢都不用付",一下又一直強調容量因素夠高,沒問題。
如果和我們完全無關,大家討論容量因素幹嘛?這不是自打嘴巴?



你到底有沒有看過本串討論???

是因為有些人不斷重複不斷重複....不斷重複N百遍詢問

所謂台灣容量因素發不出電,我才回答台灣的容量因素一點都不低.

不相信??



你沒看到即便我已經回答過N次了,tree6815至今還在問容量因素??








lordkon wrote:

歐洲.日本風電初期花更多錢(比5.x更高)來買風電也是事實
你有辦法就去讓政府解約換(2.5)
沒辦法改變你就(5.x)吞下去



不要在散布這種謠言了

根本還沒有簽約,何來解約...

西布克F91 wrote:
閣下是什麼時候產生沒有綠能跟缺電有關係的錯覺
德國有43GW的太陽能,57.7GW的風能
沒風沒電的時候只發的出0.13GW的太陽能,0.91GW的風能
你覺得德國會因為沒有綠能就缺電?



希望你能多多推廣正確的訊息

這樣就不會一直有人反覆詢問,無風無電怎麼辦了.

真是太好了.




西布克F91 wrote:

1 .9兆台幣,每度2.2元
可以裝11GW的離岸風電

現在
台灣未來20年都被玩掉了
台灣未來要賠上一兆台幣的代價為了無能政府的無能政策





沒有前面的5.8,

沃旭會來標後面的2.5??
北陸會來標後面的2.2??

你自己回答看看.
stunmaker wrote:




懂不懂什麼是...(恕刪)



不要再鬼扯什麼容量因素了,政府的政策本來就應該以未來10-30年長遠發展來規劃,並且考慮人民的福祉


瘋癲風電就是不穩定,無法長時間確保持續供電


扯什麼容量都是硬拗


公家機構或是私人企業管理都一樣,主要的收入或是發電等來源一定是要穩定,不會也不應該輕易讓自己陷入危機,更何況現在是花大家納稅錢(你的話可能沒貢獻幾毛錢)所以大家在意,不像某些網工廢材領500元只會想搞爛台灣,做壞事總是有報應的

stunmaker wrote:
沒有前面的5.8,

沃旭會來標後面的2.5??
北陸會來標後面的2.2??


一定要有前面的5.8,

沃旭才會來標後面的2.5??
北陸才會來標後面的2.2??

你說呢?

fatlee3 wrote:
不要再鬼扯什麼容量因素了,政府的政策本來就應該以未來10-30年長遠發展來規劃,並且考慮人民的福祉
瘋癲風電就是不穩定,無法長時間確保持續供電
做壞事總是有報應的



借用西布克F91的答案

"德國有43GW的太陽能,57.7GW的風能
沒風沒電的時候只發的出0.13GW的太陽能,0.91GW的風能
你覺得德國會因為沒有綠能就缺電?"




西布克F91 wrote:
一定要有前面的5.8,

沃旭才會來標後面的2.5??
北陸才會來標後面的2.2??

你說呢?



沃旭能源表示,這次競標價格考量諸多因素。第一是沃旭已透過遴選取得900MW併網容量,
擁有相對高的躉購電價,將有助於建立本地供應鏈並使其更加成熟。因此預期未來成本及
風險可以顯著降低。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3213526


沃旭認為,明年即將施工的大彰化東南、大彰化西南兩座風場,可讓沃旭累積足夠的
開發經驗,並培養本土成熟的供應鏈,預期將有助降低2023年施工的大彰化西南、
西北兩座風場的風險與成本。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0622/2776465

可以參考一下
  • 9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