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灣晶片都是代工的,最終產品又不是晶片,美國要怎麼課稅?

台積電外資比例74%,搞死台積電,等於搞死美國的科技產業,甚至金融業
我覺得川普對晶片課稅是絕妙的一招,美國需求的晶片,長期來看通通會考慮加速移師美國生產。同時本土生產商Intel可以縮小成本差距,且追趕高階製程並提高產能利用率、GF在成熟製程可以喘息就地提供美國消費。 遏制海外晶片設廠與投資的速度。 甚至對中國目前殺入低價成熟製程的半導體商都有一定的遏制作用。畢竟要避免關稅,就要去美國設廠,成熟製程毛利低赴美也沒賺頭,在中國生產的規模也會減緩,內捲減緩對全世界都好。

等美國對鋼鐵、晶片課稅後,就看歐盟會不會也跟進了,如果歐盟也跟了這世界經濟應該會相當寒冷。美國實質撕毀WTO後一兩年,接著就是美國與其他國家重新談判新雙邊貿易協定,新的條件看誰想重新進來玩,這才是美國再度偉大的開始。 雖然這次台灣是一定被捲入課稅了,但一兩年後,我希望台灣真的有能力的外交官能幫助台灣成功重起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該退讓、該買的就要去買,最好是買到新的能源與核能技術與原料。
devine

等一下看 INTC 是否大漲,每次都大漲一天然後跌很多天直到破底。

2025-02-03 14:22
giamarij wrote:
我覺得川普對...(恕刪)



Intel的問題絕對不是因為在美國生產的成本造成,而是研發問題,跟文化,美國工程師沒有在給你半夜追進度,假日還要值班,加上美國頂尖人才不一定要去工廠,他們能夠選的工作太多,誰會想要待在枯燥乏味的工廠,沒錯就是工廠,晶圓製造業就是比較乾淨的工廠 ,但台積電能不能招收到台灣四大加入他們的基層工程師? 能不能值班 能不能加班? 答案很明顯了, 所以為何美國台積電還要一堆台灣工程師過去支援跟常駐,不就是美國人跟本沒辦法適應先進半導體的生活。
jetblue

台積在亞利桑那從2021開始建廠, 到2025Q1量產, 速度之慢已說明了一切.

2025-02-04 11:43
A11dd wrote:
最終產品又不是晶片,
美國要怎麼課稅呢?


我想就是叫鴻海緯創廣達那些廠也去美國設廠

這樣就會有進口晶片的需求了
d885668 wrote:
台積電現在就是一塊大...(恕刪)


台積電一點都不肥

一年營收 800e 美金,盈餘 400e 美金

對台灣是很肥,但對美國是鼻屎大小

中國在 2024 年對美國貿易順差就 10000e 美金了
沃特330D wrote:
一定不要逃稅 避稅 該繳稅就繳稅


關稅是客人繳

不是 GG 繳

在客戶沒有其他貨源之前

GG 不需降價
終端零售在美國才有辦法課稅吧?
台灣製造,印度組裝,歐洲銷售是要怎麼徵收?
沃特330D wrote:
台積電給美國7大巨頭...(恕刪)


不用漲價,再說一次

關稅是 Apple,NV 他們要繳

不是 GG
PainterJ wrote:
終端零售在美國才有辦...(恕刪)


整機課稅

不過可以做的,就是零組件達多少比例是美國貨就免稅

我覺得是比較可行的

貨不進美國就跟美國沒有關係了
ghleu wrote:
晶圓生產的PO不是由美國公司直接下


PO 不管是誰下的

進口商就是要付關稅

除非是簽 DDP or DPU 的

這在我的人生從未見過這種貿易單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