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高雄居民輕軌地下化

一篇新聞就知道台灣腦子不開明的很多好意思笑高雄人,殊不知自己更可悲,喜歡原始思想沒有進步的觀念,甚至先入為主鍵盤俠有夠噁心
bdp2600 wrote:
鐵路地下化之後蓋輕軌
輕軌地下化之後要蓋什麼?

然後因為輕軌旅客抗議看不到風景,
再重新改高架單軌啊!!
方便看風景!
祕雕

視野確實比輕軌更好[拇指向上] 那就這樣決定了[加持]

2024-04-05 4:54
捷運黃線地下站23個站,經費1442億。

高雄輕軌26個站,興建成本165億。若比照黃線經費打個7折。地下化成本初估1000億。

要為了多少萬人的需求花這1000億而去壓縮高雄市府的預算?

再說了,如果高雄如果能再爭取到1千多億的經費。我寧可再蓋一條地下化捷運或2條高架化捷運。也不想把錢花在輕軌地下化上。
隔壁阿叔

別人怎麼去看輕軌是別人的事!我管不著!但我自己是超喜歡現在的輕軌的!也因為輕軌而開始喜歡輕軌週遭!

2024-04-04 15:19
bdp2600

縮高雄市府的預算?中央政府很大方的

2024-04-04 21:15
別人怎麼去看輕軌是別人的事!

我管不著!



但我自己是超喜歡現在的輕軌的!

也因為輕軌而開始喜歡輕軌週遭!
隔壁阿叔 wrote:
別人怎麼去看輕軌是別...(恕刪)

悲慘的是輕軌沿途周邊商家呀 ...

移除原本漂亮林蔭分隔島大樹及車道後 , 現在大順路車流量比以前少太多了 !
賣賣又有機會要五毛給100塊了

高雄價值
請高雄們的大家支持附議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625537

高雄好不容易台鐵鐵路地下化,偉大的政府為了輕軌計畫,剝奪了地下化的成果,更在原本壅塞的地面道路上,製造更複雜的交通問題,這才是高雄人的痛。

本人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的提案如下,請參考支持。
若是贊同者,可在平台註冊會員後提出本案附議。

https://kcg.join.gov.tw/idea/detail/3184b837-39f7-47f1-9fcf-4b80f715a591
輕軌沿線的商家都賺翻了
不論假日或平日
人潮都很多
啊吞啊

你被媒體騙啦 ! 其實高雄人逛街購物主要交通工具是機車喔 ~ [很混]

2024-04-05 19:55
我們來看看幾個有關輕軌的定義

美國運輸研究委員會將「輕軌」定義為一種主要採用專有但未必立體化的路權的城市交通方式,電動軌道車輛在其上單獨運行
這句話的重點是在專用但未必立體化的路權
為什麼要有立體化的交通設計,因為運輸的量體和環境的需求,須使各類運輸工具需要透過立體化的設施,如隧道、橋梁、地下道等方式進行分流,以提高運輸效率,減少交通意外等目的。

而輕軌就是運用在不需特別考慮立體化路權的地方。

而國內針對大眾運輸的路權又做了說明,一為獨立路權,一為非獨立路權,我們大概可以理解前者就像火車,有專屬路權,所以遇路口直接下柵欄不停;而後者像公車,雖然行駛時有自己專用的車道,但遇到路口紅燈時還是得停下來的。

這樣子來看,我們多少可以理解輕軌的設置目的比較像是發車更頻繁的公車,適合城市裏的短距離交通網,加上因為是電軌車,所以也可以改善城市裏的空污問題。

交通意外,從來不是輕軌的原罪,因為造成交通意外的是人,是開車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結果不去檢討不守交通規則的人,反而怪罪一個在全世界運行都已經很普遍的輕軌運輸,這是不是很可笑呢 ?

所以如果真的要檢討,那我認為反而是要檢討為什麼當初要設輕軌,設輕軌有沒有必要 ?
從結果來看,高雄的輕軌的運量反應了輕軌的必要性,也會對整體交通起到了改善的作用。

那為什麼要建輕軌 ? 蓋捷運不香嗎 ?
捷運和輕軌在建造成本上就不是一個量級的,再看看現在高雄捷運的載運量平均每天約26萬人次的使用量,約佔總人口的10%,而台北捷運的載運量平均每日190萬人,約佔人口的70%,雖說捷運量體不同不能直接比較,但卻也側面反應了兩個城市的居民在習慣上的差異性。

所以建議那些要把輕軌改成捷運地下化的人,還是好好的去和市府陳情,請市府多對市民的交通意識進行宣導,再不濟,於路口多派幾個義交維持交通都比蓋捷運要省的多的多了。
啊吞啊 wrote:
悲慘的是輕軌沿途周邊...(恕刪)


做生意永遠都是來來去去



雖然有些生意會被影響而沒落

但同時

也會出現自己原本看不到的商機



不管是誰做了哪一個決定

永遠都不會有絕對的對與錯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