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在選手刻苦有成績的時候..能出國比賽的時候
才知道有機會.才會在當時假裝重視 蹭一下
然後新聞就開始報導 選手多辛苦 訓練的地方更是土法炮製任何的器材
20年如一日 永遠都是這樣的戲碼
從來都不是 好的軟硬體擺在那邊 永遠都是教練要掏腰包才能讓選手吃不飽也餓不著
直到選手出線的那天 才開始有所謂的贊助與補助
只要比賽過了 不論成績好壞 也沒有一個好的職業規劃 大部份都是被遺忘
能走到最後好好退休的少之又少
在台灣 走體育都會走得很狼狽 至少大部份都是如此
更別說足球了 台灣土地小 要發展足球 需要多少場地?
別往大的說 就往小了說 一個縣市一個場地?有可能嗎?
即使有 一個縣市一個場地 那大家是不是得登記使用? 太多困難之處了
最後加上 從來不重視體育項目的台灣政府 別傻了
預祝大家 端午節快樂 暑假快樂 中秋節快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