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信用卡也不耗電,手機沒電就不能B了
B手機時不小心摔了算誰
還有要B手機時突然出現要你升級app
遇到訊號不好要等多久
我用信用卡但也不綁手機
被盜還有一堆事等你處理
信用卡與手機之間我要製造一個斷鍊才安全
bbctank wrote: 你知道为什么大陆用行动支付的人比用现金多??
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信用卡申请不易,
第二是伪钞太多,
行动支付不是“信用支付”,是马上从户头里扣钱,照道理这样没有比付现来好用(因为店家收现金不用被扣手续费,也不会被压货款),但是因为大陆的假钞太多太泛澜了,导致店家不敢收现金,宁愿收行动支付。
马云就要相把支付宝弄成“信用支付”,而大陆政府怕人民的信用扩张太大,会像台湾之的“卡债风暴”一样,才开始整顿的。
台湾跟欧美为什么行动支付不流行。是因为“我们早就已经在用行动支付”,信用卡就是行动支付的一种,只是“载具”不同,不是手机就被归类“非行动支付”,我只问一下,是刷手机结账的失败率高,还是刷信用卡结账的失败率高??
整天被一些无脑的记者洗脑....![]()
哈哈,又看到這樣弱智的理由。然後竟然還寫到中學教科書裏面去了,難怪那麽多人會相信。
大陸行動支付app可以同時綁定多張卡,儲蓄卡或信用卡支付都可以,如果是個人商戶(菜市場賣菜的阿姨之類)一般僅支持從儲蓄賬戶扣錢,其他大部分商戶都可以從儲蓄賬戶或信用賬戶之一扣款,用戶自己每次可以選擇從哪張卡扣款。從信用賬戶扣錢跟刷信用卡一樣,先刷卡後還款。
至於假鈔,大陸在2000年前在農村還偶爾能看到假鈔(但完全沒有氾濫的程度),2000年後基本很少能看到假鈔了。而大陸的行動支付大概是從2015年左右才開始普及的,所以假鈔跟行動支發達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行動支付的優勢是,可以不用帶實體卡,現在大陸人很多人出門都不習慣帶錢包了,只帶手機和車鑰匙,幾乎所有要用錢的場景都可以用手機支付搞定。
ffffps3 wrote: 手机没电就不能付钱,每年保佑手机不能坏掉,账号密码授权密码手势要记很麻烦,要分太多app支付根本各自为政,优惠只有少许俗称小确幸,年纪大眼睛不好看不到屏幕的字,无法当下确认被扣多少钱,手机按来按去不知道在按什么,又没比较快,没有网络讯号保证gg,手机性能不好的还要等转圈圈,还要多买防毒软件防中国骇客,付个钱还要想东想西用哪种支付app,太多缺点,不知道中国在自爽什么
早上滿電出門一般正常使用到晚上回家還有余電,萬一真出現電量不夠,大陸這邊商場或商店很多都有共享充電寶可以租,路過商店租了充電寶,用完在附近任意一個有共享充電寶租的商店還就行不用跑回租的店還,很方便。
大陸這邊常用的行動支付app是微信和支付寶,幾乎所有的商戶都同時支持這兩個app的行動支付,以iPhone上的微信為例,付款的時候長按app半秒,在彈出來的菜單裏面選擇“收付款”,然後出示付款碼給收銀員掃一下就行,1000元人民幣以下直接支付,以上就要刷臉或輸入支付密碼確認。付款後會有即時推送消息顯示支付金額。
至於賬戶安全,大陸普及行動支付這麽多年,我身邊就從來沒聽說過有人帳號裏面資金被盜。新聞裏面也極少看到這樣的信息。
威士忌胖 wrote:
我很老派...沒用現金渾身不對勁,我連買一台摩托車都是直接提七萬多現金當場付清了
或許我多想了吧...但是台灣到處都能找到提款機,鄉下地方老人經營的雜貨店多數都還現金交易
逢年過節包紅包現金還是比較有感覺一點,文化生活習慣不同...真要完全數位化交易可以考慮去大陸生活一陣子
到時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想更實在
每个提款机都要成本维护的, 最终还是加在全社会头上大家分摊的, 包括保安服务.
我超级有钱的朋友不用手机支付的, 因为他怕在意志受限的情况下被任意使用, 只带现金和卡. 也不用淘宝之类的任何网购平台, 家人用或者手下用就好了.
一般人当然是手机支付就好了, 查询方便, 付款神速, 在超市买东西我都用自助结账, 不需要排队, 扫入商品条码, 点结账, 用手机预存的快捷方式扫结账码, 指纹通过, 走人. 怎么都比用现金快.又卫生.
bbctank wrote:
你知道為什麼大陸用行動支付的人比用現金多??
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信用卡申請不易,
第二是偽鈔太多,(恕刪)
那些都不是主因,
唯一的原因就只是「手續費」!
大陸行動支付比現金多,主要是銀行「手續費」太貴!甚至ATM領現金的手續費也不便宜。
台灣行動支付不普及,主要是銀行對「小店家」的「收單手續費」太貴!
但台灣的「大財團」可以和銀行洽談收單手續費,「大財團的店家」行動支付/信用卡都非常普及。OK/萊爾富/全家/量販店…還都有自家的pay…
過去大陸同一間銀行跨省ATM領錢,照樣要手續費!現在大陸行動支付比例這麼高,銀行有競爭對手了,不知改了沒?
大陸的行動支付抽「小店家」的手續費非常低,營業額不高就不用抽手續費。
台灣的信用卡抽「小店家」的手續費非常高,信用卡抽2.5%,行動支付則再高一點,且營業額不高照樣要抽手續費,才會難以普及。
台灣的信用卡/行動支付,必須像全聯、量販店、全家、統一、萊爾富…這些財團,整體營業額非常高或超商的財團自己有間銀行,由財團跟銀行洽談才能少抽手續費。
目前使用台灣pay「轉帳」是可免手續費,但台灣pay/悠游卡對店家「收單」照樣要抽%,「小店家」老闆不肯讓你pay你就沒法pay,就繼續用現金。
只有「大財團」的店家可以跟銀行談到非常低的「收單手續費」。像全聯由中國信託收單就不收全聯手續費,但其他信用卡若在全聯消費,中國信託就可收其他發卡銀行手續費。
問題:你開個「小店」支援信用卡/行動支付,營業額1到2.5%要被銀行抽走,你這「小店家」會不會讓消費者pay?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