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688 wrote:台灣話與閩南語多所不(恕刪) 我跟對岸福建人(鄰居)能用閩南語溝通無礙,她是早年嫁來台灣的,另一個遠房親戚則是印尼華僑嫁來台灣的,也是只會閩南語不會國語,除了特定詞彙跟腔調,其實是聽得懂對方在講什麼,台灣多了一些以前日本外來語的詞彙,例如方向盤(含兜陸).司機(運將),公里(起落)...根本是日式英語,更何況台灣北部人/南部人/澎湖人的台語本來就有腔調上與特定詞彙的差異,
菜包817 wrote:專家爆台語消失危機「南部也很淒慘」 全台僅22.3%年輕人會講 又是一個男女平均都有一顆睪丸跟一個卵巢的概念。北部地區以外的縣市,閩南人連小學生都會講很流利的閩南語。北部地區的閩南人連中年人平常都不講閩南語了,小孩怎麼會講?明明就是北部的年輕人會講閩南語的人數超低,去跟全台灣的人數做平均,北部人數多會就把台灣年輕人會講閩南語的比例拉低,統計分析並不是把數字做平均然後用數據來編故事的好嗎。北部的年輕人不會講就去加強北部的就好,把全台灣的年輕人一起拖下水,就只是為了繼續燒老百姓繳的稅去推閩南語教育而已。
seatree wrote:又是一個男女平均都有(恕刪) 流利的講與聽, 是兩回事. 有時也是習慣問題.例如弟的子女, 與岳母、家父、家母, 都說台灣話.與家岳小弟與內人與一般, 就都說國語, 個人也無奈..
語言是溝通工具,其經濟效益往往大於政治圖騰。像愛爾蘭作為獨立國家單一民族,也還是維持前母國英語為第一語言本土愛爾蘭蓋爾特語依然小眾,即便多年的校園鄉土語言教育至今依舊民間的說法也是“英語也是愛爾蘭本土語言”相較而言,台語的未來不會比愛爾蘭語更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