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228事件是台灣本省暴民作亂被鎮壓剛好

是非魔癡228    【聯合報 09.2.28 】
二二八的歷史完全顛倒,真相被掩蓋。實在陳儀是愛民清官,蔣介石、陳儀當時處理也極對,其錯最多只是誤判寬仁。
二二八以前,陳儀要把軍隊調走,親信湯恩伯勸阻:「台人新附,人心未定,一旦有變,何以應付?尤其是在日軍服役及勞工分子,因受日人皇民化教育,恐其仇視祖國,可能結聚作亂,需駐軍防變。」陳儀說:「我以至誠愛護台灣人,台人絕不會仇我,萬一有意外,我願做吳鳳。」
事發後蔣介石即在《反省錄》中寫道:「台灣暴民乘國軍離台,政府武力空虛之機,發動全省暴動,此實不測之禍亂,是亦人事不臧,公俠疏忽無智所致也。」
二二八的起因主要即湯恩伯擔心的台籍日兵仇視祖國等情,加上經濟蕭條、戰後糧食短缺、通貨膨脹及社會秩序破壞等,不過這只是次要因素。所謂的「官逼民反」或「窳政」,都是欲加之罪,完全是政治扭曲後的假記憶,並非歷史真相。首先來台的中央社駐台主任葉明勳就說,陳儀廉潔律己,他一下飛機就說:「我是來做事,不是來做官。」陳儀帶來的幹部如嚴家淦、任顯群、孫運璿等也是好官,但他忽視了台灣甫脫離日本統治,猶未調養生息的特殊社會環境,民主寬容,在政治上放得太鬆,給台胞參政權,電台報紙、集會遊行皆放任自由,結果反生意外。
事件後陳儀隻身離台,其政策及幹部未動,後來的陳誠蕭規曹隨,所謂的「寙政」,究何所指?
經歷此事的江慕雲在「為台灣說話」的文章說:「陳儀長官沒有希望台灣弄不好的理由,他有理想,想在海島真正實現三民主義,作為三民主義的實驗園地。
他要在一個目標和一個組識之下,使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獲得全般的配合,使海島成為一個真正的樂園。…
他反對台灣駐兵,他絕不希望而且也不必要以軍隊來增加台灣人民的麻煩和負擔,認為這不是征服的土地。他有理想,有計畫,有魄力,他應該欣受台灣人民的擁護,而事實竟不盡然。」
國府的行政院長翁文灝曾以此詩懷陳儀:「海陸東南治績豐,驚心旦夕棄前功;試看執楫理財士,盡出生前識拔中。」
二二八事件發生,暴亂蔓延全省,各地政府、警局被占領接管,電台廣播推翻政府。蔣日記載;「陳公俠不事先預防,又不實報,及事至燎原,乃始求援,可歎!惟無精兵可派,甚為顧慮。善後方策,尚未決定。現時惟有懷柔。此種台民初附,久受日寇奴化,遺忘祖國,故皆畏威而不懷德也。」
三月六日,高雄暴民占領市府、雄中、火車站,搶得軍火,要燒壽山,脅迫要塞司令彭孟緝繳槍,並欲殺彭。彭派兵下山平亂。
七日,處委會提出四十二條,要求解除武裝,重立政府,陳儀怒拒。處委會向美領事要求台灣託管獨立,號召台籍兵集結待命。
二十一師抵台後,陳儀發布戒嚴,鎮壓暴民,捕殺處委會首要分子。蔣介石還電師長劉雨卿,「應特別注重軍紀,萬不可拾取民間一草一木。」還電陳儀:「請兄負責嚴禁軍政人員施行報復,否則以抗令論罪。」
事件中,外省人死傷八百人,本省人死傷千餘人。
事後陳儀黯然離台,赴滬靜養。一九四八年六月中,蔣忽叫陳到南京面談。那時局勢已危,蔣想叫陳儀接浙江省主席。陳辭讓說:「在台灣搞得不好,累了中央增加憂慮。現在正閉門思過,何能再負責任?」蔣說:「不要提台灣的事了。我如不把駐台的部隊調走,何致發生暴動?這責任不能推到你一人身上。希望你從公誼私交兩方面想一想,慨然答應下來!」陳不再推辭,這就種下他最後離蔣招難的悲劇。
一九四七年五月四日,陳儀離台前寫下這首詩:「事業平生悲劇多,循環歷史究如何,癡心愛國渾忘老,愛到癡心即是魔。」
陳儀是癡?是魔?「二二八」孰是?孰非?歷史早有答案,只是政治還在塗抹耳。
Chenbk wrote:
1995年,時任總統李登輝公開向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恕刪)

暴民到處殺人放火強姦
都沒看到
假資料看再多也沒用
李登輝當總統的時候和民進黨一同挑起省籍衝突
跟228本省流氓大肆殺害外省人一樣
經歷閩客械鬥漳泉械鬥
完全展現台灣人的劣根性
就是喜歡互鬥


228當事人親身見證

於李等會片面詮釋事件之時






Chenbk wrote:
我看到的資料人數不...(恕刪)


你夠了沒

那些枉死的外省平民

有人替他們平反嗎?

事情不是單向的

吉娃娃

準備要當兵了嗎?

別整天想靠美日加掃把
amandachange wrote:
你夠了沒那些枉死的...(恕刪)


那些杜撰歷史把加害人當被害人胡扯的地方

就是一直說陳儀腐敗施行極權統治

如真如此陳儀更應該手握重兵以為要脅

何以反而把軍隊調回大陸

讓手上缺乏統治的利器?

暴亂發生全台不過700戰鬥兵員

怎可能還大肆掃射?

鬼扯都不用邏輯

老蔣當時欲派兵平亂

但無法確認台灣狀況

唯恐掃蕩傷及無辜

第一時間並沒馬上派出戰鬥部隊

反而是派出維持治安的憲兵會合閩台監察史楊亮功先到台灣了解狀況

楊一上岸往台北路上就多次遭到暴民阻擊

連同行的隨員都被子彈打斷手指





維基就像論文回顧必須要有證據, 經過驗證, 沒有大誤差

報紙就不太可信, 尤其是早期的報紙

i30 wrote:
維基,你也可以編輯...(恕刪)

pccbrian wrote:
維基就像論文回顧必...(恕刪)


早期的報紙無須為此造假

反而維基會因為政治目的杜撰一堆東西

以前選舉某人的資料一天被改數次也不是沒有過


pccbrian wrote:
維基就像論文回顧必...(恕刪)

偽基只有科學類的勉強可信
其他一堆亂寫的
哪裡有什麼驗證
一般人都知道: 所有的報紙是宣傳用, 不是用來報真相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早期的報紙無須為此...(恕刪)
維基可信?如果可信就不會發生維基惡霸事件了,
不知道綠衛兵在維基的豐功偉業的麻煩請自行姑狗一下,謝謝.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