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作为一个还算高知的中国大陆人,挣扎来挣扎去,还是想去新加纽澳


tempe2205 wrote:
让中国相信,放弃武力威胁台湾后
台湾不会转而成为美日对付中国的前哨基地?...(恕刪)


就像新加坡一樣嗎?
一個有美軍保護駐軍的國家不算國家 只能稱之為城市

新加坡 就像一對夫妻婚後 還有第三個男人來保護這一對夫妻
這丈夫算丈夫嗎?
南势溪的彩虹 wrote:
就像新加坡一样吗? ...(恕刪)

所以说
蓝星上真正有主权的国家不多

THE666 wrote:
因為一國兩制很難真...(恕刪)


就跟你說了 , 台灣離大陸太近 , 要怎麼獨立? 台灣島往東飄個五六百公里還有可能 ,中國人思想本來就大一統的 , 過去幾百年中國被外國分裂屈辱的歷史沒多遠 , 中國人再怎樣都不願讓中國再次分裂 , 若台灣真的獨立了 , 那大陸本土其他分裂勢力也容易起而仿效 , 台灣要獨立可以 , 但要拿什麼獨立 , 全民皆兵? 搞核彈? 強大的經濟? 像以色列日本韓國一樣的民族團結意識? 都沒有嘛 , 那你還在幻想台灣獨立做什麼

南勢溪的彩虹 wrote:
先看你同胞的感言吧...(恕刪)


我对于rules are rules,有着非常深的信仰
我希望人际关系简单一点
虽然我在中国大陆的人情社会照样活的很好
但这并非我心里最舒适的方式

希望你能好好读完我的前面的发言再来指导,别上来就贴标签
你发的视频我看了,确切的说我之前看过,因为进度条能看得出来

近十年来我越发觉得自己活得很扭曲,需要迁就这个社会
我喜欢前二十年,求学时代的那个本我

中国大陆我所在的地方已经是很顶尖了,也很好,但我不能满意的地方是个硬伤
对于这个硬伤我不能接受

这个硬伤也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美国的一部分原因,台湾甚至连这一条都达不到就被筛选掉了

我试着给你排个序

新加坡



-------------及格线----------------
中国


-------------真假线----------------

美国




台湾




其他更不入流的地方。

===============
前面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向往新加坡不只是因为其发达程度,而是这地方的制度让我觉得不会侮辱自己的智商。
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为目的的移民,对我来说十分可笑。

我想要去帮助人,但绝不当滥好人,
我想去一个高度规则化的地方,我能做到守规则,但我不希望别人扯我的后腿。
我想看到的政府以及新闻媒体,是真正有深度的报道,而不是片面真实,更不是弱智一样的假新闻满天飞。


遊心動63 wrote:
优胜劣汰 虽然我并不满意中共 但我从未考虑过国民党这种一败再败的团体

我倒覺得是劣幣驅逐良幣,
看看共產黨的素質 就知道一堆劣幣,
搞得中國整個向下沈淪全都變成劣幣 ,這才恐怖..
南勢溪的彩虹 wrote:
就像新加坡一樣嗎?...(恕刪)


我不觉得新加坡是真正倒向美国的。
尤其是和台湾相比。


Audrey103 wrote:
我倒覺得是劣幣驅逐良幣,
看看共產黨的素質 就知道一堆劣幣,
搞得中國整個向下沈淪全都變成劣幣 ,這才恐怖..


强者有评判强者的能力,而弱者没有。
中国和台湾70年来的实力相对位置的变化,我很清楚
现今的中共教育下,我能获得一个冷眼旁观世界不被任何势力洗脑的现状,是通例而非个例
现今台湾几乎完全做不到。

双方对垒,胜者王侯败者贼,战争对于双方的规则是一样的,多说无益。
我不满意中国,不代表美国或者台湾更好,事实上这两个地方的水准我更加鄙视。

我身边无数个从底层爬上来的无背景精英朋友出国留学,去美国,新加坡,加拿大,德国,没有一个去台湾的。
去美国的有留学后直接回来的,也有留在当地的,但绝大多数也都回中国了,原因几乎无一例外:隐性种族歧视,侮辱智商。
去加拿大的回来的少一些
去新加坡的基本都留在那里了

我不满意中国是现状还没达到我的高标准,这和我认为在多年后可以达到是不矛盾的。
台湾就别跟着掺和了,对于任何精英,台湾都不在选项范围内。


Ariess wrote:
過去幾百年中國被外國分裂屈辱的歷史沒多遠...(恕刪)


清朝.蒙古.新疆算外來的
明朝版圖才多大

講分裂

明朝時代
西藏.蒙古.新疆.東北.台灣.琉球.朝鮮
以上
都不是中國領土喔
被滿清這外族侵略幾百年

俄羅斯帝國併吞那麼多國家跟領土
二戰後還不是一個個吐出來

現在中國吐出領土
不是剛剛好


中國教育最厲害的地方,是讓被洗腦的人不覺得自己被洗了,還高高在上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面貌

中國說的謊多的是,其他國家也沒少說謊。分別是自由國家是全民大程度隨便說謊,中國是大程度政府壟斷說謊。這些年中國政府吹的牛皮和隱瞞的事可多了(不把事實說全也是說謊一種),還不准別人拆他的台。自由世界則是眾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說著不同的謊,但誰也沒有壟斷言論的權力,懂得分析的便能從中推敲事實。光奢望著別人的誠實來省卻自己思辨的過程,這沒問題,只要做好繳智商税的覺悟便行

扯遠了,説回樓主所鍾愛的德意志系國家,撇除一貫排外的丹麥,德國和瑞典這些年都被表面上的政治正確所籠罩。就像瑞典的移民政策,其實跟樓主所憎惡的中國少民政策甚為相似,都是妄圖以懶政式的政策傾斜取代真正有效的融合政策。瑞典的裏子跟中國一樣,個人社經地位還是嚴重取決於跟主流社會的融合程度,不過瑞典要好一點,最少種族和膚色沒這麼大關係。即便如此,瑞典這些年大舉引進各式移民,卻只以一廂情願的左翼大愛思維消弭各方歧見。當一個個貧民窟相繼形成,移民犯罪率與日俱增,社會主流卻訴諸政治正確把事實壓下。這種操作想必在樓主心中也是說謊一種,長久下去非得發瘋不可

又說說樓主深惡痛絕的美國,這個所謂的玻璃天花板是確實存在的。WASP還是有一定的優勢。但亞裔也不再是被白人上層一味欺壓的族群。微軟和谷歌的掌舵人都是印度人,五百強的高管也不乏亞裔的身影(還是印度人居多)與其強調美國有針對亞裔的玻璃天花板,反而應該正視東亞文化和美國主流文化的可能衝突

說白了,這世界沒有絕對的王道樂土,異鄉人永遠要吃一點虧。當然,我還是認為歐美先進國家遠比中國好
leontrotsky wrote:
中國教育最厲害的地...(恕刪)


你说的有些我同意,但关于中国的我完全不能同意,很显然你对中国完全不了解,这也是西方社会(包括这个体系下的台湾)的普遍通病

我身边太多太多无背景的底层上来的学霸精英了,当然这和特权阶级的存在,并不冲突。
包括我自己在内,从小到大如果不是因为学习成绩而免掉绝大多数学费,我的家庭是负担不起那些学费的。
单说这一层我没有任何理由攻击中共,而且这不是个例。
我亲眼见过太多寒窗学子拿政府奖学金改变命运的了。
我本科的同班同学,除了我们几个大学所在城市的家境都还不错(除了我),其他所有外省考来的,全是家境很一般

有来自国家级贫困县每顿只吃2个馒头1个素菜总共花2-3元人民币(学校食堂也是国家补贴,极便宜)
有上了四年大学秋天冬天穿着家里织的两件毛衣从没换过第三套衣服的。
有的没有穷到那个份上,但也是连吃个冰激凌都要掂量掂量开销的人,这样的人在我班最多。

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一开始来的时候有多穷,来自国家级贫困县,一个学期8000人民币的国家奖学金,对于他们有多重要(一学期的学费+住宿费才3200)。


你们台湾人把中共说的一无是处根本不是在就事论事。
我绝没说过中共完美,事实上好多层楼我都指出来我不能忍受的问题了。
但比起中共我更鄙视台湾。
他们是说片面的真话。
而你们是直接说假话。


台湾人每每遇到这些就不敢承认,甚至还会说是中共让他们的县这么穷的。
那我就好奇问问,美国各城市那些贫民窟,谁让他们这么穷的?满地针头为何不管?
当地的华裔,尤其是台湾人,是看不到这些吗?又为什么看不到呢?——自由的媒体,不报道啊。

我不认为我这样的起点在其他地方能获得比今日更好的现状,顶多也就是个打平。

在我看来,中西都是狗,西狗比中狗更狗。

我需要和你说明一点:从上大学到现在十多年,我天天用VPN,境内境外的各国各家势力的黑料不论真假,我基本全知道
我是基于这个前提下做的结论。
所以也希望你别一副世人皆醉你独醒的样子。

如果只比较我们各自了解领域的短板,你对中国的了解肯定不如我对西方世界了解的深。


北欧五国确实也不能一概而论,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冰岛,如果再算上瑞士荷兰卢森堡这三个德国旁边的国家,其实情况各异,您提到的瑞典的问题,我早有耳闻,很惋惜一个挺不错的国家变得如此之蠢。

我近几年比较关注爱尔兰这个国家,改革的挺不错的,算是欧洲这一滩死水里难得的先驱角色。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这几个地方也排除不了白人至上的那一套,只不过加拿大做的相对温和。

这也是我如此厚爱新加坡的原因。

对我来说,就这两点:
事情的真相,不能隐瞒。
形式上的公平,必须保证(隐性的我管不了但我会介意),政治正确去死。

是人口基數問題嗎 , 我在台灣的論壇幾乎沒看能到能很理性 , 又很有條理分析事情的人 , 從這樓看的出來包括我自己也是 , 常常能看到台灣多數人邏輯混亂 , 常用意識形態來看待一切 , 這是不是台灣從小沒有著重哲學教育的關係 , 看到台灣的辯論方式有點像中國古代的惠施 , 自以為學富五車一臉我全都知道 , 反射性的理解大陸不能投票 , 等於大陸不民主是個獨裁落後國家 , 所以聯想到台灣能投票是個民主國家 , 等於台灣比大陸優越 , 但台灣人怎不看看本來是四小龍之首變成這現在這樣是什麼原因? 和韓國比較起來怎被超越到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 然後獨裁的中國大陸怎變GDP世界第二了 , 總之台灣人的辯論方式很像詭辯 , 你跟他說東 , 他跟你扯西 , 文章的水平也看得出大陸的好太多 , 我真的很佩服這些理性的大陸人 , 會花時間跟台灣人扯這些 , 因為知道明明最後是沒交集的還願意交流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