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空氣品質官方數據疑點大揭密



hihisoso wrote:
我想你也是相關人士...(恕刪)


時間是2017年,做圖是用自動原始與手動測值
比對方式有兩個,一是取有自動採樣的日期,截取對應日期度的自動原始值,你可以找找同樣年份資料做圖,看回歸方程式與R^2是否如圖所示。
另外一種是趨勢圖,取的是有自動採樣的日期,截取對應日期度的自動原始值後,代入環保署的回歸方程式,以相同日期做出兩條曲線,看區線吻合度。

環保署的回歸式,請參考這份文件










你可以自己驗證環保署的資料與這份文件是否符合。

本文樓主貼的結果與我查證結果根本不同,其原因我在另一篇解釋過,我實在懶的再打。

環保署的問題確實存在,有很多研究者的論文都可以參閱,但是環保署不一定願意改,就如同美國,它的AQI還是以24小時手動採樣的值當標準,就算是採用nowcast系統,也只是採用12小時加權平均。英國DAQI同樣是24小時平均值在算等級,為何全世界都知道現在手動採樣數值會有15%低估,卻還仍繼續使用這種方法?
問題的答案很簡單,你去WHO看看它建議的PM2.5標準採用的論文年代,當時的採樣技術是哪種?
使用新方法,標準就不同,現在的環保團體連AQI跟DAQI的標準都可以拿來誤導人,一直散播環保署改標準的謠言,這種標準值改變的事就更不用講了。
再者,很多學術研究與環保專案,使用的採樣方法會隨著新方法的改變,淪為僅供參考的數值,新的研究與過去的研究站在不同的採樣技術上,數據的比對會出什麼問題,應該不用我特地說明。

環保署有環保署的問題,事實上很多時候環保署真的是食古不化,但是那不是我回文的重點,十幾年前上環保署,當時直接argue他都沒用了,在這講跟屁一樣。

我的回文只針對兩個點,第一是錯誤的統計方法,第二是錯誤的規範標準。

指出錯誤,不叫幫環保署護航,數據的比對很簡單,照我說的做一張圖你就知道問題在那裡。
我們先來討論你的分析和樓主分析,關於USEPA等這裡釐清完有機會來再戰(誤)

關於錯誤的統計數據?

1. 我想你也很清楚規則,關於我上一次提到的問題,重申一下我上一個回覆看到到是你和環保署公布的2016,2017的回歸結果都有誤差,所以我不知道你用哪一年做的。但既然是2017的話,我再放大上次的附圖,誤差我猜環保署的規則是拿1-11月的資料來做回歸,且環保署可能去一些outlier,所以這個要讓你回答比較一下你的做法

(忍不住提了一下這個說好等一下談這是很去Outlier好做弊的地方,例如EPA DOQs做了四個城市,同站回歸應該有一半以上不合規定,但台灣全台31手動站站年年都合規定)



2. 上面的認知可能不是主要的誤差,不過可能也還沒答道我的問題,基隆-萬里自動回歸這張圖,你用的是2016還是2017環保署的回歸方程式來畫?

3. 最後回到兩位的回歸線,樓主提供的是2014~2017開始年度資料,從點得個數數觀察是應該月均值的結果。而你的資料是只有2017,且是日均值的結果,請問你說的錯誤資料是哪個地方,我實在看不太出來?

既然日均值和月均值可能無法直接比較值,我再把樓主的資料放大到到2017跟你的比較,趨勢看來是一致的且月均值低於日均值也對。而樓主表達的是: 萬里的自動(橘色線),基隆的手動(藍色線)都是偏低,為何萬里自動站做完回歸這麼高(綠色線)。對照到你的圖,你藍色的線(萬里自動回歸)也是明顯高於紅色的線(基隆手動站),這跟樓主的疑惑和描述是吻合的? 我也搞不懂為何你說樓主的是錯的。

樓主提到: "而萬里,自動測值低,手動測值更低,卻能計算出更高的回歸值,變高變低隨心所欲耶"


好文大推!

來台北25年了,前面20年開車回台中,
空氣還是清新的,天氣是台灣最好的,
無奈這幾年越來越差~無奈!

還說空氣越來越好

hihisoso wrote:
我們先來討論你的分...(恕刪)


真沒想到,我居然得手把手教外行人看數據。

首先是資料的收集與比對,請參考下面兩張圖



環保署的資料下載下來,沒辦法直接運用,最主要的原因是環保署需要人工確認數值的正確性,針對有問題疑慮的數據必須比對原始數值。



做好資料的確認之後,再到環保署網站下載手動採樣數據。



手動採樣3天一筆,所以必須將自動採樣的日期挑出,比較基準為日期。所有資料準備齊全後,可以先驗證自動與手動採樣的線性關係。基隆有手動採樣點,因為萬里測站與基隆都是與基隆做回歸。



最後畫出自動,回歸與手動趨勢圖。

樓主繆誤的地方在:
1.自動採樣一個月720點,手動採樣3天一點。取720點平均對比10點平均,數值變異性會比較大。每月均值統計,一年共計12個點,因為數據看起來就是自動與手動間的數據吻合度差。但是將一年的時間,分成每日對點,誤差會縮小且一年趨勢一致,吻合度高。
學科學的你,看出問題點沒?

2.手動採樣點只在基隆,因為做趨勢時只能與基隆站比對,因為這是基隆站的測值,非萬里站測值。若基隆手動測值可以當做萬里站測值,環保署直接裁掉萬里站,一律用基隆站數值即可。這是第二個錯誤。

3.萬里站的自動測值與基隆站手動測值間,存在線性關係式,2016年y=0.95x+3.11,當x=y=62.2時,自動測值與手動相等。在62.2之前,自動測值會比手動測值低,直到數值大於62.2。
萬里站一整年數值都在62.2以下,回歸後的數值當然比較高。

回歸式是把自動測值校準為手動測值,雖然覺大多數自動測站的數值是正誤差,即自動測值比手動高。但是也會有自動測值比手動低的測站,如萬里。
為何回歸後數值變高不是魔法,是你沒看回歸式。
為何手動低,自動值高?還是沒看回歸式,更離普的錯誤是,手動測值不在萬里站,不能拿來當成萬里的手動測值。

如果這是學術論文,光這幾點就已經被教授電到黏在牆上面下不來了。

解釋成這樣還看不懂,我也只能講,環工有進修碩士班,我很貴的,別找我教。
hareluya6510 wrote:
真沒想到,我居然得...(恕刪)


本來不想理會這個鬼打牆的, 竟然大言不慚環工碩士進修班哩, 手把手教幼幼班打掃衛生差不多, 簡直笑尿

1. 現成環保署給的回歸式你不用, 非要自己推算(竟然你一開始還套錯年度), 那麼會算怎麼不去教環保署? 是太貴國家請不起你? 還是太爛國家懶得理你?

2. 我用環保署的回歸式反推回歸前日值,再將日值轉為月均值(一張圖要容納4年資料有困難),然後回歸前/回歸後/手動值三者比較看趨勢關聯性, 這樣有甚麼問題? 明明就是你一開始套錯年度回歸式, 還硬要說我錯, 知道恥字怎麼寫嗎?

3. 發布值變高變低當然是因為回歸公式的不同,還要你廢話? 我就是在質疑回歸式怎麼可以隨心所欲變變變、不同地點不同條件也要硬套趨勢一致性的問題,你的理解能力有待加強喔! 至於"手動測值不在萬里站,不能拿來當成萬里的手動測值。", 你自己#53講過甚麼話又忘了? "在台灣,我們的法規把手動採樣訂為標準,所以我們將機器測到的每小時數值換算成手動測值", 那我按照台灣的法規, 將萬里站的測到的每小時數值換算成手動測值來跟原始值比較, 哪裡不對了? 你一天不打臉自己很痛苦嗎?

至於"其原因我在另一篇解釋過,我實在懶的再打"這句話, 你學總統有87分像, 棄環工改從政去吧, 莫要埋沒了如此人才呀

石帝霸 wrote:
本來不想理會這個鬼...(恕刪)


為什麼不直接那環保署回歸式?看看你自己的提問。
為什麼要比對數據?看看你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不用相同區間,看看你自己的問題


為什麼回歸式要有一致性?
為什麼回歸式各站不一?
看看你的這份文件





為什麼人家有些地區得做log transform?
看看你的文件



你自己提的文件講的這麼清楚,還從頭幫你解釋一遍,用這麼淺顯的範例給你都看不懂,叫你去碩士進修班高估太多了,請先去大學旁聽環境科學概論再來戰。

石帝霸 wrote:
原題: 政府讓空氣變好的魔法123

魔法一:台灣手動迴歸系統獨步全球。...(恕刪)


唉!

真正是...黑白來啦!

從北到南...整天灰濛濛的...
魏耀乾-痛批在新潮流的挾持下,民進黨一黨獨大、極權獨裁,政商勾結貪污腐敗....
既然過不了標準,那我們就改標準!!



專業文,特地來推!!!


樓主請保重

spin5678 wrote:
既然過不了標準,那我們就改標準!!

專業文,特地來推!!!

樓主請保重...(恕刪)


石兄利用空檔,鑽研空汙,力戰專職(領薪水的)群魔.社會良知,該給鼓掌
石大,辛苦了,謝謝你給我們這麼多正確資訊.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