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覺得能源的多樣性可以分散風險
過度依賴單一能源不是好事
即使現行綠能的成本效益不高
即使政府把補助綠能的錢投入改善電力設備可能更划算
但用長遠的角度來看發展綠能的方向是正確的
只不過現階段綠能的發展跟不上電力需求
間接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氣污染也不少
像太陽能板的污染很多是轉嫁給材料生產地
大家都還算清楚核能和火力發電的代價
不管選了核能或燃煤就去承擔選擇後的代價
但在推動綠能的時候
推動者在宣傳上只一味地告知民眾優點
卻沒有告知所需付出的代價
欺騙不見得是說謊
有時是沒有告知足夠的訊息
我覺得綠能在推廣上常有太多隱而未說的訊息
才會造成部份人對綠能不切實際的觀感
稱做綠能很容易讓人誤解
應該叫做替代能源才對
陽明高中啟用太陽能發電系統 邀單親母出席揭牌典禮
2016-4-28 13:14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國立陽明高中太陽能發電系統28日落成啟用,游文聰長在典禮上指出,為響應政府提倡綠能政策,該校由得標廠商於屋頂建置太陽能發電板面積共計5281平方公尺,所需工程經費3300萬元全數由廠商負責,學校則收取回饋租金每年275966元,租期10年可再續約。
游文聰校長表示:「再生能源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乾淨無污染寶藏,透過太陽能發電的建置,讓節能減碳在陽明高中不僅止於口號,而是成為務實的教育課程,一方面我們要求師生節能:隨手關燈、室溫未達28℃不開冷氣;一方面也要做到減碳:本校光電發電每年產生54萬度,可減少碳排放量約324噸,將近22公頃的造林效益,相當可以提供160戶四口之家一年的用電量,對學生是很好的環境教育,也對地球環保貢獻一份力量。」
陽明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劉志清指出,2010年紀錄片「±2℃」,是第一部記錄台灣氣候變遷的紀錄片,對高人口密度及國土超限使用嚴重的台灣提出警訊,提醒著我們為了下一代的生存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2015年底在法國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通過了「巴黎協議」,195個與會國家一致同意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是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努力控制在1.5℃以內。全球不分區域種族一起正視「地球暖化溫室效應」所產生的生態環境衝擊,台灣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總務主任劉麗芳老師表示,學校不用花一塊錢的經費還能收取租金用來綠美化校園,是一件CP值很高的投資,還能加強屋頂隔熱及防漏水,廠商雖投入設備經費不少,以台電收購電價計算,預計10年可回收。未來也會推動學校的營養午餐能多吃在地、吃當季的台灣蔬果,減少農產運送的碳足跡;也可以鼓勵學區中的學生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上下學,既強身又減碳;將綠能環保落實於校務經營與發展。
----------------------------------------------------------------------
現在學校都流行出租屋頂當包租公。
太陽能行業:2016年第一季太陽能裝機同比增長41.5%,高於預期
北京新浪網 (2016-04-28 14:19)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友善列印
據國家能源局的最新數字,2016年第一季中國新增太陽能裝機同比大幅增長41.5%至7.13GW,我們認為這是由於企業急於在6月30日的到期日前進行裝機,以收取更高的電價所帶動。第一季太陽能發電量同比增長48%至118億千瓦時。我們預計2016年第二季的裝機量將繼續強勁,而信義光能[0968 HK;買入]將是受益者。
分散式發電的增速快於大型電站。在新增裝機量的7.13GW中,86.4%為地面裝機項目,13.6%為分散式發電項目。大型電站裝機同比增長40.6%至6.16GW,而分散式發電裝置同比增長47%至970MW。2016年第一季的新增裝機占我們全年預測的20GW的36%。
第一季的地區更多元化。在2015年,新增裝機主要位於北部和江蘇。然而在第一季,新增裝機量最高的前五大省份是雲南(940MW)、山東(880MW)、新疆(710MW)、陝西(600MW)和安徽(580MW)。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因為這將在中期而言有助緩解棄光的壓力。
棄光率上升,但我們預期將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在2016年第一季,太陽能棄光率達到19億千瓦時(棄光率:13.9%),主要來自甘肅(8.4億千瓦時,或39%棄光率)、新疆(7.6億千瓦時或52%)和寧夏(2.1億千瓦時或20%)。儘管如此,我們預期當「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收購」政策落實后, 棄光問題將在未來兩年改善。我們還注意到國家能源局近日發佈幾份文件呼籲限制建設燃煤電廠。我們相信所有這些因素將有助於改善棄光率和推動太陽能裝機的增長。
-------------------------------------------------------
大陸的風、光成長的太快,電網跟不上來,棄風、光率還滿高的,真是可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