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
那教改之前怎麼技職體系過的比現在好那樣多?
年輕作業員/年輕店員都是些什麼學歷???
kantinger wrote:
會嗎?那教改之前怎...(恕刪)
bbbchen wrote:
台灣22K是因為教改衍生的問題?
不過從實際面來看,台灣服務業規模太小,
早餐店、小吃店、餐飲店、服裝店,能給的起高薪的店家又有多少呢?
不過TPP一路講到現在,一般民眾好像還是沒太大感覺
加上大陸在背後作梗,能不能加入都不知道呢!
TPP是台灣服務業低薪的解藥?
新聞連結
產業外移並非台灣十年來低薪的關鍵,早在2005年,台灣製造業外移就已占40%,2015年時製造外移提高到53%,雖然十年來上升13%,但產業外移最嚴重的時候,已經在十年前就發生了!因此台灣長期低薪的癥結,出在台灣的教改出了很大的問題。
台灣每年15~19歲的人口約10萬人,以前部分年輕學子會在就讀高職、五專之後去就業,而在教改之後,所有年輕人全都去念大學,這代表每年多10萬人爭食白領工作,人力需求少於供給,藍領工作則是乏人問津。十年來因為教改,大學成長兩倍、碩士成長三倍、博士成長四倍,教育制度提供的是高階人力,社會需求的人力卻是低階,造成博士做碩士的工作、碩士做大學的工作、大學生做高中生的工作,學歷嚴重貶值。
即使台灣服務業占GDP貢獻的七成、就業人口占六成,但受限於台灣服務業的規模太小,人力需求以低階為主,當然無法提供高薪的工作。除了寡占或需要特許的行業、需要考取執照及專業的諮詢顧問,台灣的服務業普遍都是低薪工作。至於國內給得起高薪的服務業,多半是國際級、大規模,或是有觀光客加持,像是鼎泰豐有觀光客和連鎖加盟,才能給得起起薪5萬元;85度C全球分店超過700家店,當然需要研發、品牌、行銷、法務顧問、勞動專家、食安專家。台灣必須利用TPP/RCEP等區域整合組織擴大服務業市場,才能創造高薪工作,否則光是靠台灣市場,年輕人很難有高階工作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