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1271n wrote:誰說沒有具體的計畫...(恕刪) 價格降了然後呢??可以在台灣取代核火當基載??!!hn1271n wrote:二氧化碳商業化回收技術20年內就能成熟到時候二氧化碳可是炙手可熱的商品 20年??!!等成熟了你再來講還不遲hn1271n wrote:一大堆人搶著回收二氧化碳養殖水藻 再把水藻做成食物和高級化妝品 我還真的不知道水藻有這麼搶手,可以給個連結來看看嗎??
我前幾塿文章有指出颱風對太陽能及風力設備的損壞德國日本可用不見得適合台灣再則德國仍在用火力及跟法國買核電日本也還在用核能這都是關於基載電力綠能要當主要能源 以現在科技尚言之過早台灣也許能潮汐發電試試但是這又牽涉到影響漁業生計所以總歸而言先以核能火力為主綠能為輔這些目前看到台電都在做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風力發電基座出現
c862088 wrote:綠能目前來說根本是...(恕刪) 台灣有辦法輕易的決定拿地蓋3座電廠?>太陽能發電並沒有很嚴苛的地質要求 ,稍微平坦一點的公有土地,只要地質條件允許蓋一層樓高的棚架 都可以拿來興建太陽能發電設備
starseven wrote:我前幾塿文章有指出...(恕刪) 颱風對太陽能及風力設備的損壞>那是用來固定太陽能發電模組的夾具強度不夠才比較容易出現問題有些用來固定太陽能發電模組的夾具強度是採用歐規標準 問題是歐洲並沒有經常出現颱風或颶風使用歐規標準的夾具在台灣使用當然容易出問題
"太陽能發電並沒有很嚴苛的地質要求 ,稍微平坦一點的公有土地,只要地質條件允許蓋一層樓高的棚架 都可以拿來興建太陽能發電設備"確實沒有很嚴苛的地質要求,但是有容量因素的要求,裝置容量可不等於發電量,同時別把太陽能電廠跟屋頂型太陽能拿來混為一談,各式的再生能源的最大缺點有二,一是發電量的不穩定性(靠氣候吃飯);另一是需有儲能設備,後者是因應前者。君不見近來因為太陽能躉售電價的調降,太陽能業者紛紛叫苦。另外,我國的太陽能業者有非常傑出的廠商,近期有一廠商正在針對一太陽能發電與儲能模組收集數據,廠商並不打算在國內銷售,而是針對國外銷售,是以特斯拉那顆電池的價格與性能做為基準,性能相等或高於特斯拉,價錢低於基準就表示有該模式具經濟價值。"那是用來固定太陽能發電模組的夾具強度不夠才比較容易出現問題有些用來固定太陽能發電模組的夾具強度是採用歐規標準 問題是歐洲並沒有經常出現颱風或颶風使用歐規標準的夾具在台灣使用當然容易出問題"什麼標準不標準的,在國內有信譽的太陽能廠商,其採用的鋼構結構都能有應對台灣氣候的表現,安裝是個別廠商的問題。|我國發展再生能源最大的困難是在於電價,至於那些說發展再生能源絕對不會漲電價的人,必定是騙子。還新加坡,看看新加坡的電價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