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nmaker wrote:達德能源經理張雅惇: 發電效率大概有到百分之27左右...即使是夏風較弱也能發超過兩成看來全年容量因素27%略低於台電(很意外),夏天假設20%,冬天大概30出頭. 除非他家的夏天效率遠高於其他業者否則以能源局的資料來看, 冬天是夏天的2~3倍
過客4112 wrote:除非他家的夏天效率遠高於其他業者否則以能源局的資料來看, 冬天是夏天的2~3倍 實事求是,列出106年8月到107年7月台電:26.20.103.100.109,#,108, 90,56,31,27,41,28達德:44.24.142.132.165,#,132,112,72,40,39,54,42台電5到9月平均=142/5=28.4達德5到9月平均=201/5=40.2(最低都在九月,所以九月被迫算在夏天)台電11月到2月平均=407/4=102達德11月到2月平均=541/4=135(九月算夏天,十月不好意思算冬天,至於三月...很微妙)102/28.4=3.6135/40.2=3.4這樣看起來夏天頂多14%? 20%吹牛?
台灣有一個問題 就是很多東西都要東抄西抄,每次東西都只學半套風電真的有那麼好? 哪個國家背景值會跟台灣依樣 真是黑白說風電可以用多久?可撐過幾次17級颱風? 別再看資料說故事了我講一個實在話 我公司當時自己在屋頂蓋太陽能板50kw 當時所有廠商說 台灣法規只有17級風 所以更高的沒測試後來兩三年前 連續來兩個超過此等級颱風 一堆太陽能板 被吹得東倒西歪 我公司的幾乎完好如初 原因只有一個所有結構等等都是我自己監工 因為錢是花自己的離岸風電呢 海水 海風 颱風 狂吹 可以用多久? 或許有人說 收購價包含有包含維修費用阿 ? 問題政府已經花錢了!如果壞掉 我要等一年修復 那也不用用了! 因為台灣還沒有那些技術台灣只是一個小國家 別想做哪方面第一 技術可以 但是如果技術都仰賴在別人手上 只會哭著叫媽媽台灣那些重大工程 監控不是西門子做 他們可以低價搶標 但是派人維修保養 世界貴 重點是啥不就剛好符合台灣制度 低價 低價 然後又變成獨家之後再賣高
過客4112 wrote:除非他家的夏天效率...(恕刪) 剛翻到一篇舊文,驚覺1年多前過客4112兄跟西布克F91兩位就已經很辛苦幫大家掃盲了(抱歉小弟是新人幾個月前才加入)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5246488&p=1怎麼現在同個論壇同個板面,還是有大群人重複同樣的問題? 而且帳號...?我認為不是"網路"讓人訊息接受或理解能力降低,而是既有觀念,或者水平以下的邏輯數理能力,不願意被更懂的明白人當面糾正,便不自覺開啟封閉保護模式,選擇堅持下去.不曉得過客4112兄跟西布克F91兩位當事苦勞人是怎麼想的?
stunmaker wrote:剛翻到一篇舊文,驚覺1...(恕刪) 當政府仍然不斷簡化甚至誤導認知的情況下,對於網友的反應, 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的了以您舉的那個討論串為例我從頭到尾只有一直嘗試釐清一個觀念綠電的主要意義是在於減碳,不是在解決缺電可是直到不久之前蔡總統對於外界缺電的指責時, 反應卻是都是前政府綠電的建滯怠惰造成連總統在公開場合都還一直把綠電與缺電掛勾在一起請問即使我在每一個討論串中都重新澄清一遍有多少網友會當真??所以您對一些特定網友的反應如果把特定網友換成執政者, 或許您會釋然些了
過客4112 wrote:蔡總統對於外界缺電的指責時, 反應卻是都是前政府綠電的建滯怠惰造成連總統在公開場合都還一直把綠電與缺電掛勾在一起請問即使我在每一個討論串中都重新澄清一遍有多少網友會當真?? 蔡英文又不可能回答: 前朝火力電廠蓋不夠多...哈哈...想來想去,也只好說前朝綠能蓋不夠多了.
stunmaker wrote:蔡英文又不可能回答: 前朝火力電廠蓋不夠多...哈哈...想來想去,也只好說前朝綠能蓋不夠多了. 應該說蔡英文又不可能回答: 我把還沒屆齡的核一核二停了所以只能說前朝綠能蓋不夠多了其實無論蔡總統怎麼回應,只要他把缺電與綠電建置不足綁一起面對他的支持者, 我再講100遍 綠能是降低碳排不是為了缺電 有用嗎??面對他的反對者, 他只要說一聲, 你去跟蔡總統講, 跟我講沒用, 我又能說什麼??
過客4112 wrote:面對他的支持者, 我再講100遍 綠能是降低碳排不是為了缺電 有用嗎??面對他的反對者, 他只要說一聲, 你去跟蔡總統講, 跟我講沒用, 我又能說什麼?? 也不用這麼灰心,這世界不管到那兒,總還是有部分願意用理智,客觀面對問題的人編寫懶人包的初衷正是如此.小弟來了幾個月已經學到不少,跟我相同情況的網友肯定也有.
過客4112 wrote:除非他家的夏天效率...(恕刪) 新新聞》離岸風電躉購費率降低,業者找陳建仁告御狀市場盛傳,明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可能有一○%左右的降幅。由於幅度頗為可觀,且超乎業者的預期,有開發商便力拚今年要簽訂購電合約,以便適用今年度較佳的躉購費率。但據側面瞭解,因為電網併聯的問題,多數開發商卡在內政部的《海岸管理法》審查,可能很難如願,僅有少數一、兩家開發商能順利在今年簽訂合約。根據達德董事長的說法,以前沒有海岸管理法,自從"惡法一出",給開發商帶來很多麻煩.如果躉構價狂降,可能只剩1兆6風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