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

▶拚連任打經濟牌 蔡英文:台股市上萬點史上最久,她做很多以前政府沒做的,盼和大家繼續拚下去。

碰到蔡英文搞意識形態,自我感覺良好的執政團隊,不管是任何企業來台灣,台灣經濟要好也難。

經營之神台塑總裁王文淵也看淡明年的景氣,台灣外銷已經是連續11個月衰退。蔡英文還大言不慚說今年經濟成長率2%,是20年來經濟最好的時刻,亞洲4小龍之首。蔡英文可能忘記了,馬英九執政8年,經濟成長率平均是2點8%,陳水扁執政8年是4點8%。
新加坡的國民所得是6萬多美金、香港的國民所得是4萬多美金、韓國的國民所得是3萬多美金,台灣的國民所得是2萬多美金,台灣連人家的車尾燈都看不到。


南韓的壓力逐漸加重
IHS預測2019年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率台灣會居冠,讓小英總統喜出望外,其實這沒有什麼好高興的,因為這只是在比誰比較不差。
以今年首季的成績單來看,用年成長率來比,南韓是1.8%,台灣是1.72%,新加坡是1.3%,香港是0.5%,南韓是冠軍,台灣居次,但用季比,南韓是負0.3%,香港則是10年最差的成績單。香港融入大灣區,未來港幣,香港特殊稅制都會受到衝擊,前景非常不妙,但南韓受到的衝擊也不小。
過去台灣最喜歡跟南韓比,怎麼比都很洩氣,原因是台灣過去兩兆雙星等重點產業都被中國的國家隊打得潰不成軍,最具代表性的是面板兩隻老虎早就變成貓,太陽能產業全缐潰敗,LED且戰且走。現在南韓正遭遇中國大陸重點產業夾撃,例如,三星首季營業利益衰退六成,其中顯示器部門虧損1299億韓元,過去三星面板產業是生蛋金鷄,現在在京東方,華新光電有國家隊助力下,壓力浮現。
另一個是三星過去以市佔率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手機,今年第一季三星手機市占率從22.6下滑到21.7%,華為則從11.6上升到17.9%,雙方差距只有3.8%,如果再把小米,OPPO及VIVO加進來,已超過41%,這個比率已遠遠拉大三星及LG的差距,這顯示三星智能手機的好日子恐怕也不多了。
還是過去南韓引以為傲的汽車,石化,造船等重工業都面臨中國大陸的產業大軍⋯⋯
今年韓元貶值之勢驚人,今年首季全球股市大漲,南韓股市卻坐在地上,最近南韓股市又跌回去年起漲區,成為亞洲最弱勢的股市,這個股滙雙殺局面,背後值得探究,文在寅大統領民調支持度持續下滑,看來南韓今年經濟不輕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今年只是比較誰比較不差而已!
最富少年貧 窮小孩面對窮困只有力爭上游,珍惜擁有,懷抱感恩的心。

國家亦然 台灣 以色列 新加坡 韓國 愛爾蘭,都是資源匱乏的國家,充滿危機意識才能生存 立國。
歷史上韓國依附中國。 今日韓國面對中 俄 日 強權的包圍,強悍民族性只能以 大 字來武裝自己的空虛與自卑,大韓民國 大韓航空 大長今 大韓海峽 大韓峰……。
1997亞洲金融風暴,IMF出手救援,南韓才死裏逃生(當年仁寶金援LG,但三星LG却害陳炫彬 熊暉 何昭陽入牢獄,國慶慶典韓不派人參加),誠如社長所言此波中美貿易戰韓國劫数難逃,韓國 香港的沒落是台灣的大好機會。
台灣中小企業擁有強勁的應變能力,台灣經濟最好的時候是李達海當經濟部長時,李部長深知只要引導 扶佐 幫助中小企業而不是管理,國師級的社長面對港韓變局可有提供當局前瞻佈局的解方?
ebola01 wrote:
厲害川普大帝搞死中國...(恕刪)

菜政府有任何新的經濟政策嗎?
沒有嘛
單純撿到寶是有什麼好吹噓的
rebata2018 wrote:
碰到蔡英文搞意識形態...(恕刪)
台股尾盤急拉 力守11600點

分享
分享
留言
列印

A-
A+
2019-11-07 15:01中央社 台北7日電

台北股市今天開低震盪走低,一度跌破11600點關卡,但尾盤急拉,又重回11600...
台北股市今天開低震盪走低,一度跌破11600點關卡,但尾盤急拉,又重回11600點之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股小跌,台北股市今天開低震盪走低,一度跌破11600點關卡,但尾盤急拉,又重回11600點之上。

加權指數終場收在11606.56點,下跌46.51點,跌幅0.4%,成交值新台幣1397.56億元。8大類股僅造紙、泥窯類股上漲,其他各類股全面下跌。


台泥收40.95元,上漲0.37%。亞泥收43.15元,上漲0.12%。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收在309元,跌0.64%。股王大立光收在4665元,跌0.74%。鴻海收在90.8元,小漲0.44%。

蘋果觸控面板供應商業成受三星智慧手機可能放棄屏下指紋辨識功能消息影響,收在106.5元,大跌6.99%。宸鴻收62.8元,下跌5.28%。

群益投顧分析師廖健佑表示,台股這一波漲勢原本是反映美中貿易戰緩和,市場預期11月川習會簽約,但因川習會延至12月,台股漲多已出現乖離,所以今天順勢量縮修正乖離,但多頭架構並未破壞,只要修正能守住本週一、二大漲時的跳空缺口,指數仍有機會上攻。

廖健佑指出,信心指標電子股若未止跌,其他族群也難有表現,但只要短線權值股能夠發揮撐盤作用,指數仍有高點可期;至於中小型股可觀察功率放大器(PA)族群。
四大力道強吸資金浪潮 台股修正後仍看俏 年底前上看12000點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2019/11/07 12:01
0
四大力道強吸資金浪潮 台股修正後仍看俏 年底前上看12000點。(鉅亨網資料照)
四大力道強吸資金浪潮 台股修正後仍看俏 年底前上看12000點。(鉅亨網資料照)
Tag
台股資金資金行情

台股今 (7) 日漲多拉回,最低一度打到 11574 點,不過仍見低接買盤適時介入,加權指數陷入 11600 點保衛戰,至於台股還會不會持續上衝、且對於明年展望,聯邦投信表示,台股受惠轉單效應、台商回流、高股利護身、2020 選舉行情等 4 大力道,台灣國內投資金額已見回升,有助於中長期消費與 2020 年經濟成長,中長期台股表現仍值得期待,年底前上看 12000 點。

美國聯準會(Fed)決策向來牽動全球資金流向,上週四 (10/31) 聯準會再度降息一碼至 1.5 至 1.75%,聯邦投信資產管理部主管林建良認為,台灣降息機率不高,因此台、美利差預期將降至 2% 以內,在扣除避險成本後,美債高利差優勢所剩無幾,有利海外資金回流台灣。

第 4 季台股投資即將進入尾聲,林建良表示,短期仍受美中貿易爭端影響,加上台股漲多,震盪在所難免,然而面對全球政經局勢不穩的市場,台股有平均 4% 的高殖利率優勢及 2020 選舉行情護身,在資金行情挹注下,相較其他主要股市具有吸金力,預期年底前台股指數高檔震盪,區間約落在 10500-12000 點。

2020 投資跟著蘋果走, 5G、環保題材發威

儘管全球經濟成長不確定性雖增加,但林建良仍持續看好 2020 年台股表現。林建良表示,2020 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美貿易談判將往對經濟衝擊小方向發展,然需觀察實體經濟面變化,由於今年第 4 季基期較高,不排出指數於明年第 2 季有修正可能。推估美國仍有降息空間,倘若聯準會由預防性降息轉為連續性降息,股市將出現大幅回檔壓力。

焦點產業方面,林建良直指,2020 年投資台股就要跟著蘋果走,iPhone 周邊商品可望帶動相關供應鏈,股價可望隨之起揚。因 2020 年為 5G 手機上市第一年能率先取得較高供貨比重的相關供應鏈受惠較大,故 2020 年蘋果概念股投資策略以技術能力領先的蘋果概念股為投資重點。而隨著 5G 的發展,預期衍生商機將會帶動人工智慧 (AI) 與物聯網成型,科技未來將改變生活,台股擁有此利基之公司,若掌握機會則將隨產業一同起飛。

林建良表示,此外,隨著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汽車電子將起飛,電動車取代傳統汽車成為趨勢。而除了台美選舉行情外,2020 東京奧運題材股如,大螢幕、高階影視屏需求可望提升。整體而言,台股因為已經漲多,投資宜選股不選市,居安思危,才能掌握行情。
ebola01 wrote:
台股尾盤急拉 力守11600...(恕刪)
台股融券衝高 五大資金潮助漲

分享
分享
留言
列印

A-
A+
2019-11-07 02:09經濟日報 記者王皓正/台北報導

台股今天開高一路發衝破11,500點,續創波段新高。 本報資料照片
台股今天開高一路發衝破11,500點,續創波段新高。 本報資料照片
外資昨(6)日連18買,創台股史上第十長連續買超天數,配合大盤融券餘額衝破86萬張,改寫六年十個月新高水位,「空單不退、多頭不墜」,台股驚驚漲、看回不回,再度攀上29年來波段新高點。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

展望後市,指數創高後震盪難免,但高融券待補、全球主要央行降息、新台幣升值、台商資金回流、選舉行情等五大資金潮,提供強力護持,「短線震盪無礙、後市仍有高點」,已成法人圈共識。
VVIP 會員限定!
免費使用活動金幣灌溉優質新聞,抽 iPhone 11、仟元現金。
贊助好新聞
如何使用金幣灌溉新聞

台股昨天走勢震盪,在獲利賣壓回吐下,最低下探至11,601點,尾盤台積電、鴻海買盤進駐,金融穩盤,終場收11,653點,小漲9點,續創29年新高,成交量較前日略增至1,611億元。

電子三王方面,台積電早盤熄火,鴻海走軟,但尾盤股價雙雙翻紅,台積電盤中與收盤再創新高,終場上漲0.5元收311元;大立光在10月營收衝高下,股價應聲上漲,終場上漲85元收4,700元,漲幅1.8%。

至於金融,國泰金、新光金、富邦金漲幅落在2~3%之間,帶動金融指數大漲1.2%,最高來到1,357.8點,為1999年6月以來最高,成為台股穩盤主力。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指出,近期內資投信和自營商回補力道不強,推升台股力道主要來自外資、搭配部分業內主力,特別是被軋的空方買盤。

目前台股融券餘額從今年5月低檔約35萬張,倍增至昨天的86萬張,創2013年1月以來新高水位,空單回補壓力推升指數走揚。融資餘額則僅1,413億元,相較於2015年之前的2,000億元以上,仍處低水位。
外資昨天連18買、單日買超65億元,為台股史上第十長的連續買超天數,累計買超1,560億元,為同18買超天數金額最多,顯示這波買盤相當強勁。

日盛投顧總經理鐘國忠指出,目前台股有五大資金潮護持,波段行情仍未落幕;首先是「空單不退、多頭不墜」,在高融券飽受回補威脅下,助漲、抗跌的軋空資金不虞匱乏。

再者,全球央行貨幣寬鬆,南韓、澳洲、冰島與印度近期相繼宣布降息,股市資金行情啟動;新台幣強升,只要匯率未見回貶,外資熱錢派對可望延續。

至於台商回流,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根據境外資金匯回投資產業辦法,未來兩年將有1.78兆元資金重返台灣,可為台股帶來5,340億元活水。

最後則是選舉行情,總統大選明年1月登場,在政策做多之下,年底選舉行情可望啟動,政府四大基金伺機投入台股,挹注新一波動能。>
經濟起飛了?台灣第三季GDP表現超過新加坡、韓國,原因是什麼
台灣公佈第三季度GDP成長率2.91%,高於2019年第二季度的記錄2.4%,也贏過其他兩個依賴出口的亞洲發達經濟體——新加坡和韓國——穩坐亞洲四小龍的龍頭寶座

最近影響全球經濟最大的不確定因素,莫過於歷經16個月的美中貿易戰,關稅成為損害兩國經濟的關鍵,雙方兩敗俱傷。貿易戰出現的轉單效應,讓全球的供應鏈大洗牌。CNN報導,美中大打貿易戰,越南、台灣、孟加拉和南韓坐收漁利,成為這場戰爭的4大贏家。

聯合國研究報告則顯示,美國和中國的貿易戰,使今年上半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受關稅影響商品減少350億美元,並使美國物價上漲,損及消費者荷包;台灣則是貿易轉移最大受益者,對美出口增加千億台幣。

電子產品需求回升、台商回流成台灣最佳良機
電子產品需求的周期性回升,和企業從中國移回台灣生產,讓台灣在中美貿易戰火中,一反常態的熱絡,科技巨頭微軟、Google、IBM和英特爾都宣布擴大在台灣的徵才和投資,希望與台灣的硬體製造商有更緊密的合作。

美國台灣商業委員會副主席 Lotta Danielsson 在《日經新聞》刊文指出,為鼓勵台商回流,蔡政府提供各種激勵措施,包括稅收援助、就業補貼、獲得工業用地的優惠折扣和優惠的銀行貸款,吸引在海外經營的台灣公司回流,成功促使一些製造商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回台。這些已經在中國設立工廠多年的台灣公司,將產品帶回家鄉,以避免美國對在中國大陸製造的出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

根據中央社報導,台灣經濟部次長王美花指出,截至上週為止,已有151家台商回台,數量非常驚人;目前已經回來的台商會在台灣生產,是長期布局台灣。

《CNBC》報導指出,全球訊息提供商IHS Markit 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比斯瓦斯(Rajiv Biswas)表示,在2019年前9個月,外國對台灣的直接投資批准額增加9.4個百分點,達到80億美元,其中電子領域佔這項投資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從長期來看,全球5G電信基礎設施的不斷推廣,有助於鞏固台灣電子出口龍頭的地位,又是另一個台灣經濟成長的大好機會。

蔡英文爭取連任,積極採取行動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鄰近的香港爆發「反送中」抗議活動後,也引發台灣人民對北京獨裁政權入侵特別行政區的擔憂,「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焦慮感,瀰漫全島。

《CNBC》報導,經濟復甦的好成績,有利於現任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因為在選民對虎視眈眈的北京感到緊張不安之際,她試圖讓台灣擺脫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從「陸客不來了」的例子來看,特別有感。

隨著兩岸關係降到冰點,北京從今年八月起停止發放個人旅行許可,重挫台灣旅遊業,陸客來台的數量驟降。但是,為了避免過分依賴中國,蔡英文政府已經開始採取政策吸引來自東南亞等其他市場的投資和遊客,結果台灣2018年仍接待了1100萬名遊客,創下新高紀錄,路透社也報導指出,外國遊客訪台,是第三季度GDP增長的功臣之一。
niaba wrote:
經濟起飛了?台灣第三...(恕刪)
  • 12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