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

民進黨執政期間,有什麼重大建設啊?

什麼時代還在重大建設? 國家有競爭力,人民有錢比較實際一點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


瑞銀「2025年全球財富報告」
lim5464

主題是民進黨執政期間,有什麼重大建設?結果答非所問!全民有沒有錢,是看全民有沒有努力,不是民進黨,如果說真是黨領導的成果,那也是國民黨在台灣拚經濟打下的根基。

2025-06-29 21:26
waterwalter wrote:漂亮的大地喜歡嗎?
台灣養育我們的大地,這樣對嗎?




小粉紅你被抓包了

這張圖片顯示的是位於中國西南雅礱江流域的柯拉光伏電站

哇勒!您好專業喔!難怪這張色彩鮮艷,您喜歡台灣變這樣嗎?
兩張您喜歡哪一張啊?
是人應該都不喜歡吧!



我的資訊錯了嗎?



lkk77 wrote:
waterw...(恕刪)
waterwalter wrote:哇勒!您好專業喔!難怪這張色彩鮮艷,您喜歡台灣變這樣嗎?兩張您喜歡哪一張啊?
是人應該都不喜歡吧!


台灣的是魚電共生發電廠
這是非常好的養魚又能發電
漁民可以免於魚池曝曬水溫提高

全台最大漁電共生 大亞志光首期商轉 里長盼當良好示範

2023年10月02日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分享到Twitter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 台南報導
本土電線、電纜龍頭業者大亞集團近年跨足再生能源,旗下漁電共生案場「志光」規模全台最大,第一期85MW今年7月取得電業執照正式商轉,發電量逾億度。大亞也積極佈局儲能,光儲合一儲能系統同步竣工,目前規劃中的志光案場第三期,不排除規劃為室內型漁電共生。大亞董座沈尚弘強調,光電進場更需顧及社區及環境,會先得到里民的支持才做。

志光案場中的儲能及光電系統

waterwalter wrote:
哇勒!您好專業喔!難怪這張色彩鮮艷,您喜歡台灣變這樣嗎?

當然喜歡
又可以養魚又可以發電增加收入
lkk77 wrote:台灣的是魚電共生發電廠
這是非常好的養魚又能發電
漁民可以免於魚池曝曬水溫提高


1. 實際難以養魚
太陽能板遮蔽光線,導致水體缺氧、藻類減少,影響魚類生長。
遮蔽面積若過高(>50%),會破壞魚塭生態平衡。

2. 太陽能立柱妨礙養殖作業
立柱密集妨礙撈魚、巡塘、清淤等日常作業。
機具難以進出,作業效率降低、成本上升。
容易發生工安意外或損壞設備。

3. 假共生、真種電
許多案場根本沒有養魚,只是以魚塭名義來設板發電。
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現象,實際是種電而非養殖。

4. 土地破壞與水質惡化
建設時可能水泥硬化、破壞地基,導致土地不再適合養殖。
水體循環改變,容易造成污染或死魚事件。

5. 經濟誘因偏誤
養魚風險大、獲利不穩,發電穩定又有政府補助,業者自然傾向放棄養魚。

6. 政策執行與監督不力
雖有規定必須「持續性從事養殖」,但查核不嚴、虛報普遍。
漁民證明書、養殖證照有時被人頭租用或轉租財團。

7. 地方民眾與漁民反彈
雲林、嘉義、台南等地發生多起反對案,認為漁電共生實為「能源殖民」或「財團圈地」。

騙局一場

我帥斃了 wrote:
1. 實際難以養魚
太陽能板遮蔽光線,導致水體缺氧、藻類減少,影響魚類生長。
遮蔽面積若過高(>50%),會破壞魚塭生態平衡。

2. 太陽能立柱妨礙養殖作業
立柱密集妨礙撈魚、巡塘、清淤等日常作業。
機具難以進出,作業效率降低、成本上升。
容易發生工安意外或損壞設備。


佈局漁電共生,泓德能源子公司今年漁獲總營收超過1200萬元!


2023/09/12 | 文 郭逸 攝影 張智傑
太陽能光電結合養殖業的「漁電共生」問題不斷,太陽能系統整合商泓德能源(6873)也曾捲入麻煩。經過一番努力,泓德旗下的「星源漁業」進行第一波收成,後續還有其他漁獲,他們是如何在案場開發與養殖漁業之間取得平衡?
車子高速行駛在台61線,四週一望無垠,在開進台南縣七股一帶時,多不勝數的養殖池漸漸映入眼簾,熾熱豔陽下,養殖戶來回巡視池子的現況。

七股的養殖漁業堪稱在地經濟命脈,近年來配合太陽光電政策的土地多元利用,池子上方或周圍,架設了一塊塊太陽能光電板,引導漁民自行生產電力、減少成本,同時銷售多餘電力增加收益,也就是「漁電共生」。

只不過,看似良善的政策,卻引來陣陣批評,除了危害工作權、侵略土地、破壞生態,還有許多漁民擔憂,被光電板包圍的漁塭,再也養不出任何漁獲。

斥資上億成立子公司,還找來養殖達人
但太陽能光電板真的會影響養殖結果嗎?其實還是要回歸養殖技術。

太陽能系統整合商泓德能源(6873)為了落實漁電共生,就耗資上億元成立子公司「星源漁業」。

泓德能源總經理周仕昌指出,結合漁電共生的養殖漁業必須以公司治理的模式管理,養殖過程系統化、透明化,漁電共生才可能成功。

不僅如此,周仕昌還三顧茅廬找來養殖達人「張東昇」擔任總經理,盼借助他累積40多年的跨國養殖經驗,讓台灣的漁電共生開啟全新商模。
日運案場首度收成,白蝦1500台斤
張東昇走在養殖池間的土丘上,解釋「池子和板子」達成的養殖平衡,他說得行雲流水,因為每一個架設了光電板的養殖池,他都呵護得如親生孩子,

這片面積達57.6公頃的「日運案場」,2022年問世,光電使用面積為52.5公頃,並設有6公頃做為生態保護區,供鳥類休憩。

日運案場的光電板分為三類,包括高於池面的地面型、貼附池面的水面型,以及圍繞成室內空間的設施型,發電總量高達42.9MW。

張東昇說,太陽能發電讓日運案場的供電自給自足,立於池邊的光電板為員工遮蔭,工作時不受烈日曝曬,而地面、水面型的光電板也不會影響養殖三要素「陽光、空氣、水」,僅有設施型會讓池面沒了陽光照射。
張東昇強調,其實只要選對物種、餌料,並技巧性地提供物理光刺激,其實養出來的魚蝦也是健健康康。

今年8月,日運案場進行第一波收成,共有1500台斤的白蝦,而烏魚與虱目魚則預計於11月收成,今年漁獲總營收預計超過1200萬元。

白蝦、烏魚和虱目魚混養,有玄機!
其實,光是看到日運案場的養殖池裡有白蝦、烏魚和虱目魚,就令人相當好奇,為什麼這三個物種可以混養在同一個空間?
「一般來說,養殖戶會將虱目魚混養白蝦,或是烏魚混養白蝦。」張東昇笑著指向為了搶飼料而衝出水面的虱目魚,接著解釋:「烏魚都是靜靜在水下吃沉下去的飼料,但看到虱目魚搶料,牠們也會跟著動起來。」

混養池就像一個小教室,烏魚是內向的學生,跟著外向的同學一起「嗨」,增加運動量,魚肉品質同步提升。

白蝦則是衛生股長,因為飼料如果殘留養殖池,會汙染水質,這時候白蝦就會自告奮勇,把所有飼料吃光光。

這樣看來,水質就是養殖池能否永續使用的重點。日運案場設有3個蓄水池、26個養殖池,由蓄水池供給養殖池乾淨的水,再注入水面型光電區的兩個大水池的水,藉以稀釋廢水,初步淨化的水排到池外,維持養殖池的清潔循環。

日運案場還搭配AI數位化儀器管理,張東昇指著電腦螢幕說,每個養殖池、蓄水池即時的鹽度、水溫、透明度、溶氧量等資訊,都會上傳雲端,一出狀況就會立刻示警。
為求謹慎,星源還委請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黃榮富,主導第三方檢驗,針對日運案場的養殖環境、排水、密度、設備、水量等條件,進行專業評估,檢測過關後,星源才會開始進行養殖。

漁電共生汙名多,必須「好好溝通」

然而,即便星源獲得養殖成功經驗,仍有特定人士汙名化漁電共生;張東昇認為和案場週邊的原住戶「好好溝通」,就是順利推動漁電共生的不二法門。

日運案場施工、養殖期間,當地居民最在意的塵土飛揚、管路埋設,星源一五一十告知,並協助改善所有問題,如今才能和居民和平共處。

周仕昌回憶申請設置漁電共生案場時,必須經過地主、養殖戶、環保團體、地方與中央單位、水試所等重重關卡,退件重審的狀況屢見不鮮,如今日運案場收穫第一批白蝦,相當珍貴。

「在地王爺生日辦桌,居民還會特地留兩桌給我們。」張東昇笑著說。

星源訴求「產地到餐桌」的一條龍生產,所有漁獲收成後急速鮮凍,或是製成加工食品,預計到年底可以收成3萬台斤、約120萬隻白蝦,還有烏魚、虱目魚。

發電與漁獲雙商機,或許已近在咫尺。
GreenBoat wrote:
什麼時代還在...(恕刪)


我和賽宮平均擁有一半的賴皮寮

所以我有產權嗎???

笑死
  • 8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