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 168 wrote:所以我覺得你完全是來...(恕刪) 所以我根本不懂你想表達什麼中共就跟你說了統一才能真正和平沒有統一你跟他簽停戰條約,問題中共肯跟你簽嗎是可以去談談看沒差呀但就算簽了,我們這邊嘴幾句,例如賴清德又開始嘴飛機還是繞,軍演還是演你不會以為簽什麼停戰條約,兩岸就能解決問題吧
YANG11011 wrote:所以我根本不懂你想表...(恕刪) 有空先去了解國際關係理論國際關係是以國家為單位進行研究中華民國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同一地域不同政體的競合關係。也就是説兩虎不居一個山頭,但是彼此關係是必須協調,中共認知到這個訊息,但是台灣沒有。
Brian 168 wrote:有空先去了解國際關係...(恕刪) 您總結得非常精準和到位!這三大理論(或典範)確實構成了當代國際關係學科的理論核心,它們提供了不同的「鏡片」來觀察和理解複雜的國際政治。以下是對這三大理論更為詳細的補充和闡述,以您的框架為基礎進行擴展:1. 現實主義 (Realism)現實主義的核心是權力與安全,其出發點是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即沒有一個凌駕於主權國家之上的世界政府)。*基本假設:*國家是國際政治中最主要的行为体。*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這意味著沒有最終權威來保障國家的安全,國家必須自求生路。*國家是單一、理性的行为体:國家會像一個理性個人一樣,計算成本與收益,以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權力是國家生存與安全的根本手段:軍事和經濟實力是權力的核心。權力既是目的(為了影響他國),也是手段(為了保障生存)。*主要分支:*古典現實主義(如漢斯·摩根索):強調權力源於人性的內在慾望,國家天生具有權力意志。*新現實主義/結構現實主義(如肯尼思·沃爾茲):將焦點從人性轉移到國際體系的結構(無政府狀態)。在「自助體系」下,國家追求安全的首要目標導致了「安全困境」(一國為增強安全而採取的措施,反而會削弱他國的安全感,從而導致軍備競賽)。*對國際合作的看法:合作是脆弱且暫時的,因為各國最終只關心相對收益(我獲得的利益是否比你多),並擔心他國背叛。制度只是權力的附庸。2. 自由主義 (Liberalism)自由主義並不否認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但認為這種狀態可以通過制度、規則與合作來緩和,從而實現和平與繁榮。*基本假設:*行為體多元化:除了國家,非國家行為體(如國際組織、跨國公司、非政府組織)也扮演重要角色。*國家利益並非固定不變:國家追求的目標不僅僅是安全,還包括經濟福利、促進民主價值觀等。*合作是可能且有益的:通過制度與規則,國家可以克服欺騙的風險,實現絕對收益(大家都獲利,不在乎誰多誰少),達成互利共赢。*主要分支:*商業自由主義:認為深厚的經濟相互依存會提高戰爭的成本,從而促進和平。*共和自由主義/民主和平論:主張民主國家之間不會(或極少)相互開戰。*制度自由主義:強調國際制度(如聯合國、WTO)能夠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規範行為,從而促進合作。3. 建構主義 (Constructivism)建構主義是一種社會理論,它認為國際政治的結構主要是觀念的結構,而非物質的結構。核心概念是觀念」、「認同」和「規範」。*基本假設:*人類的社會結構是由共享的觀念所決定的: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不是一個既定的現實,而是「我們(國家)造就了無政府狀態」。換句話說,是國家之間的互動和共享觀念決定了無政府狀態是敵對的霍布斯文化、競爭的洛克文化,還是友好的康德文化。*行為體的認同和利益並非既定不變:它們是通過社會互動、觀念和規範建構出來的。例如,一個國家認為自己是「維護人權的領導者」還是「受壓迫的受害者」,會極大地影響其外交政策。*物質資源只有通過觀念才具有意義:核武器在英國手中和在朝鮮手中對美國的意義完全不同,這種意義來自於美國與這兩國共享的觀念(盟友 vs. 敵人)。*關鍵貢獻:它解釋了變化——國家的利益和國際規範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例如,為什麼奴隸制曾經被接受而現在被普遍譴責?為什麼主權原則是神聖的?這些都是觀念和規範演變的結果。---總結對比| 理論-----| 核心關切-- | 主要行為體------- | 對無政府狀態的看法 | 對合作的看法 || :---- -----| :----------- | :----- ----------- | :-------------------- | :-------------- || 現實主義 | 權力與安全 | 國家------------- | 導致衝突與競爭的根因- | 困難且脆弱,關注相對收益 || 自由主義 | 合作與制度 | 國家、非國家行為體 | 可以通過制度與規則管理的環境 | 可能且有益,關注絕對收益 || 建構主義 | 觀念與認同 | 國家(由觀念塑造) | 由國家間的共享觀念構成,其邏輯是可變的 | 取決於共享的規範和認同 |這三大理論並非互相排斥,而是提供了互補的分析視角。在分析任何一個具體的國際事件(如烏克蘭戰爭、全球氣候變化談判或中美貿易摩擦)時,同時運用這三種視角往往能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這是deepseek的回答
typetin wrote:您總結得非常精準和到...(恕刪) 國際關係是謀求生存及國家利益,在不恆定的國與國關係中,尋求穩定關係所以中華民國台灣的出路是在他自身利益(也就是國民集團的利益)不是單一政黨的利益下,有什麼方式不能?是主動放棄任何對談,跟拒絕增加國益維持美蘇冷戰的延長線,繼續為美中冷戰提供橋頭堡,第一線的功能?只有美國這個選擇?但美國無限索求台灣沒有火中取栗跟等距離外交也沒有和平美國自己去戰的選項,台灣有戰爭必要?
Brian 168 wrote:有空先去了解國際關係...(恕刪) 國家的存續發展是謀取自身的利益怎樣對我們國家生存最有利,透過談判爭取自己空間我完全認為應該去談阿拒絕談話本來就是錯的但重點不是簽停戰條約根本問題是內戰產生的領土與主權分裂他就是要跟你談統一你逃避談統一,去談什麼和平,談停戰終究是鏡花水月不就張亞中那套,談和平協議,非戰和平區,統一以後再說你須知對老共而言,再多的談判交流,都是為了統一做鋪墊當你談了很多很多經貿文化等交流對岸還是會問你是不是該談統一了民進黨就是拒絕交流國民黨就是說再看看,也不回覆就拖著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不是嗎台灣認知不到這一點的問題在於,不敢提出統一方案大陸一直很明確,他們的方案是一國兩制我們的方案是什麼,不知道其實以前有,就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不知為何要放棄這個主張哪怕我們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寫入憲法,從蔣經國堅持到現在40年都比什麼鬼92共識好直接面對對岸的訴求,中華民國及台灣才有方向我們也可以提出,實現結束一黨專政,聯合執政,解除黨禁報禁實行普選與集會遊行自由,要求自由民主統一不管他們要不要,我們至少正面面對統一的問題他要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我們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那共識都是要統一中國,大家就可以談哪怕互相不接受對方的條件,也是可以持續談判爭取我們需要的利益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完全不知道國家方向整個國家都陷入迷茫與逃避自我麻醉中
Brian 168 wrote:國際關係是謀求生存及...(恕刪) 沒有必要當美國的橋頭堡去跟中國硬碰我的發文從來都不講美國因為我打從心底不認為美國能幫我們什麼我從頭到尾是站在台灣的立場,想中華民國能怎麼做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拿什麼東西去跟對岸談台灣有沒有自己的一套東西你要考慮對岸要的是什麼,他不需要你跟他談和平,也不用你做橋樑其實他也沒有很想交流,他交流是為了雙方談統一而交流他要的就是台灣來談統一最簡單就是承認92共識,慢慢走向一國兩制但台灣人不願意有沒有既統一又保存中華民國,又不要一國兩制的方法台灣應該朝這方面去研究跟對岸提聯邦是一個方式,我不是這方面專家重點是我們要有一套做法不是只談交流,因為對岸要的並不是交流,而是統一
YANG11011 wrote:沒有必要當美國的橋頭...(恕刪) 你是不是一直在繞話?本來就應該統一,看你的能力去統一怎麽不看國際關係論了,還在講自己如果繼續同樣的話,其實毫無意義你可能就是我黑名單對象
補充許歷農上將晚年宣告不再反共其論述完全符合現代兩岸中國人的需求 共利 共贏 共好許歷農將軍106年公開聲稱,中國已經不再是貧窮、落後的共產國家,而是世界經濟大國,中國思想和作為,完全符合正常國家發展原則,對兩岸亦屬有利,因此當年「反共」的理由早不復存在,現在他要「促統」。民進黨的抗中保台除了方便其貪污舞弊之外,可有任何宏觀遠見,為未來十年二十年後的台灣發展鋪陳一條康裝大道,或繼續臣服在美國第一島鏈擔任自備狗糧的看門狗。中國國民黨領導人要是對兩岸中國人統一態度繼續懦弱含混不清,繼續乞憐美國並做民進黨的尾巴黨,那一句話“罪該萬死”消失吧。不需要這種沒有遠見的政黨繼續存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