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驚! 海鯤號「艇體變形」

下潛測試建議邀請國民黨立委登艦指導


還需要搞什麼大罷免
TD4 wrote:
柴電的水下航速才多少節而已….

其實外凸在更求流線的飛機外型也很常見(比如星鏈天線就是個機背小圓餅)

水的密度是空氣800倍
主流潛艇都是水滴或雪茄形
並不像飛機是流線形
外行就別唬爛了
有夠醜的外觀
都還沒服役卻看起來2266
真懷疑它真的可以作戰嗎?
/////////////////////////////////////////////////////
台灣花再多錢造潛艦
都是丟海裡
因為跟解放軍差太多
解放軍的對手是美軍
台灣根本沒看在眼裡
i hung

所以解放軍不打台灣是因為美軍?那你不是打了很多美軍不會幫台灣的人的臉?

2025-06-20 1:19
Panchrotal wrote:
水的密度是空氣800...(恕刪)


軍盲又在「想當然耳」了

光是飛行中的空速帶來升力與姿態維持跟水中浮力平衡就是兩回事

所以潛艦可不像飛機,要追求空氣動力學的極致優化

大大小小的排水孔跟外殼上各處凸起就說明了這點

其實高速時水的密度主要影響,是更微觀的外皮摩擦阻力

所以才有超空泡魚雷這種東西

(藍韓粉比台船跟各國潛艦專家更懂流體力學?這真的很好笑)
EricChang

我倒是很好奇歐美日的潛艦外殼處會這樣嗎?

2025-06-20 6:06
cdma2k wrote:
實上左舷艦艏側船殼凸起處為聲納系統,絕非艇殼變形。

我在意的不是船殼凸起處,而是照片中間凹凸不平的地方。這工藝............
海鯤號因柴電+鉛酸 +沒隔音瓦
所以 潛行模式下速度應會設在20公里時速以下 甚至是以伏擊為主 這樣續潛時間才會長 才夠靜 所以 這種速度需求下 流不流線相對沒那麼重要啦 至少我是這樣想啦
CogChern

首艄海鯤號,根據說明似乎並不具備絕氣推進技術,若是,續潛時間能有多長是用小時計的,隔一陣子就得浮上海面充電。

2025-06-20 11:01
安的貼個 wrote:

有夠醜的外觀

都還沒服役卻看起來2266
真懷疑它真的可以作戰嗎?

EricChang wrote:

我在意的不是船殼凸起處,而是照片中間凹凸不平的地方。這工藝............


tzechiny wrote:笑死!

大家在講膿包,


一堆1450在那邊帶風向什麼皺皺的~

沒看過側邊聲納嗎?

別怕~
我們請蔡英文推手..登潛艇..試一下下潛功能吧~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