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為什麼政府要浪費公帑蓋社會住宅這種沒必要的嫌惡設施?

選票至上
請政府把建商賣的房都買起來,租給有需要的人民
大鼻

政府一直跟建商買 建商就不會漲價嗎 政府等於買家阿 政府花錢買月租十萬你要租嗎? 天才

2025-02-13 16:01
AI SYSTEM wrote:
社會住宅是大家公認沒必要的嫌惡設施,為什麼政府要浪費公帑去興建社會住宅呢?我覺得與其興建社會住宅,還不如蓋公園,或是把土地高價賣給建商去開發,不是更好嗎?

有讀過書的人都知道我們人類是金字塔型社會,在金字塔型社會中是不能幫助窮人,因為如果去幫助窮人,那就要有其他人去填補原本窮人那個空缺,聖經馬太福音 13:12寫到:「因為凡是有的,還要賜給他,使他豐足有餘;凡是沒有的,連他有的也將從他那裡被拿走。」

總結來說,我們社會不但不會因為興建社會住宅變得更加美好,反而會因此造成社會對立。


因為能騙選票

簡單又直接

花政府的錢來騙自己的選票
gogotaiwan

老是愛說政府騙你選票,你這麼笨?這麼蠢?還是失智失能?人家騙你就投?怪自己啦~

2025-02-13 15:39
jenhoxen

你不蠢,自有從市場、老舊社區巷弄裡拉出來、數量比你多十倍的形形色色人口,腦中只有媒體餵給他的黑白,選票跟你手中的一樣大,你能做什麼,怪自己嗎?

2025-02-13 17:51
那你讀過的書裡有經濟學嗎?經濟學不是告訴你,增加供給可以導致市場價格降低???
jenhoxen

樓主顯然不是希望市場價格降低的一方

2025-02-13 17:52
社會住宅又不是全都政府蓋的
建商也有在蓋玩社會住宅的阿..有容積獎勵
社會住宅應建在偏鄉或人口較少地區,利用社宅吸引人口進駐,讓偏鄉發展,政府是有目的的投資讓原本屬偏遠區域能發展起來,城鄉平衡。
且需要社會住宅者本就屬於低收入,無購屋能力的族群,建在偏鄉取得成本較低,反映在便宜的租金上才符合需求。
但現在的社宅卻都集中設在中心區,租金又無法真正便宜,又每個社宅建案都是起千戶起的量體,造成已夠擁擠的區域更擁擠。

為什麼社宅非要在交通便利?要有完善生活機能?的地點???
那有能力買房的人為何會買在那些不是很好的地點,為什麼?因為錢的問題啊!
辛苦努力工作存錢到有點購屋能力的,也都會因為價格問題必須選擇較偏遠的區域,那為什麼住社宅的人不行呢?

社宅並不是公平的公共政策,是本末倒置,除非所有建物收歸國有,由國家做房東出租,大家都可以不用再為了買房辛苦工作存錢,不用工作上班,住社宅每日過著快樂幸福玩樂的生活不是很好嗎!
esthetica

台北市有捷運是礙到你了嗎...

2025-02-13 16:11
smallbeetw

淡水也有捷運啊, 怎麼不蓋在淡水?

2025-02-13 17:17
看完這篇文好奇的是怎麼會有人認真回它?
AI SYSTEM wrote:
社會住宅是大家公認沒必要的嫌惡設施,為什麼政府要浪費公帑去興建社會住宅呢?我覺得與其興建社會住宅,還不如蓋公園,或是把土地高價賣給建商去開發,不是更好嗎?
...(恕刪)


當年麥當勞 兒童之家 在金山南路要開張 , 同樣也一群人 , 當地里長領銜 說成 嫌惡設施

食衣住行 都是 人 生活所需 !
房屋上漲 隨 GDP 增加而 上升 是正常的
但是 , 利用資訊不對等的炒房價 ? 偏離房貸所得比 是不正常的

奇怪了,一般人是無殼蝸牛
您卻滿腦子只想到 "土地高價賣給建商去開發 ?" 只肥到 建商 ?
房子賣不出去加價賣

房子不是來麨 炒 吵 的
房屋 是 生活必需 , 必須受到節制
台灣Q2全國房價上漲約3.6 %,年漲幅居全球第4名。

主計總處公布的國人家庭財富分配調查報告,30年來,「富者愈富,中產階級消失中」的嚴重貧富差距持續擴大,令人擔憂!
房價30年來變化,台北市從民國80年平均每坪市價20萬元到民國110年90萬元的新推個案成交價;新北市則從13萬元到40萬元;台中市從10萬元到31萬元;高雄市從11萬元到22萬元

請問薪水有和房價一樣上漲 3-5倍嗎 ?
房價不斷飇漲,薪資遠追不上房價,舊屋漲幅度不及新屋,無法換屋,許多一殼蝸牛仍在背負沉重的房貸,惟獨多屋族不斷的以房滾房,賺取差價,炒房獲利。

當前的高房價,造成只漲不跌的預期心理。
台灣這樣宣稱房屋會一直漲的正是老鼠會式的 "龐氏騙局" 上線抓下線的關係
前一個炒家 加價丟給下一個炒家
當下一個炒家不再承接 , "龐氏騙局" 就會破滅
動腦筋動到社會住宅上 ?

高房價造成有錢人不斷投資房地產,屬於上線 ,房屋丟給下線線套利累積財富;而中產階級勉強購屋自住者,負擔沉重的房貸壓力,逐漸侵蝕其資產而變窮;另,中低階級更無力購屋。
中產階級 消失


還嫌房價不夠高?
AI SYSTEM wrote:
有讀過書的人都知道我們人類是金字塔型社會,在金字塔型社會中是不能幫助窮人,因為如果去幫助窮人,那就要有其他人去填補原本窮人那個空缺,聖經馬太福音 13:12寫到:「因為凡是有的,還要賜給他,使他豐足有餘;凡是沒有的,連他有的也將從他那裡被拿走。」...(恕刪)


您誤用了 馬太福音中的寓言
馬太效應典出《馬太福音》第13章第12節和一對相似的經文(按才幹受責任的比喻)—— 《馬太福音》第25章第29節、《路加福音》第19章第11-26節: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在馬太福音中,當基督向祂的門徒解釋寓言的目的 時,這個概念再次出現在寓言之外:

耶穌回答他們說:“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您說成 炒房的奧秘只叫你們(炒家)知道,不叫他們(無殼蝸牛)知道。因為凡有房的,還要加給他(錢,資產),叫他有餘;凡沒有房的(無殼蝸牛),連他所有的(錢,資產)也要奪過來。”

馬太效應(英語:Matthew effect
馬太效應為強者愈強弱者越弱之現象,即是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現實中就是指,只要獲得了每一點的成功,就會產生累積優勢,使之擁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更卓越的成就。也是造就了貧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中產階級 消失
你不需要有人需要啊
世界繞著你轉?
即使你是金字塔頂端 你的投票還是只算一票
AI SYSTEM wrote:
社會住宅是大家公認沒...(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