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圖狼 wrote:
沒用.長榮搞不懂問題...(恕刪)
其實 我倒不認為長榮不懂問題所在
所謂行船走馬三分險
長榮是海運起家的
特別是從最危險的中東線發跡
長榮集團對風險的評估肯定是非常精準的
長榮的聞稿我個人認為是很有水準
而且把集團所有能做的都做了
開頭就先政治定調 承認九二共識 及 反對台獨
再來就是打溫情牌 強調張榮發對兩岸關係的貢獻
及大陸災害的捐贈
再來就是另外一個重點
強調大陸造船已後來居上超過日韓
長榮訂的大陸製造的船有四十艘
之前七月的時候
長榮宣布要向日韓購買24艘甲醇雙燃料船
當時這個大單給日韓,老共心裡一定不爽
而新聞稿特別提到購船
接下來就可以看看24艘船不是不還是跟日韓買
有沒有轉一些給大陸
及後續長榮購船的計畫
是不是就偏向大陸的造船
最後兩段就更有趣了
張榮發是從基隆發跡
用中元祭文化 漳泉械鬥來比喻
兩岸雖有摩擦 但都同文同種 都是中華民族
兄弟手足在家都會吵架 打架
漳泉械鬥可是死了很多人
蘇經理跟張教官為了旗
就是兄弟姐妹吵架
也沒那麼嚴重
所謂樹大必有枯枝 人多必有白痴
長榮集團家大業大
其中有幾個塔綠班也不足為奇
未來我一定好好管教
所以這一篇新聞稿
從政治 經濟 文化 血緣全面性的向大陸輸誠
至於加強員工的訓練 或管教 還是懲處或開除
相較於新聞稿所提及的
顯得微不足道
其實大公司因員工犯錯
第一時間斷尾求生是一種處理方式
但也得斷了能求生
但此次事件是開除蘇經理就能解決的事?
開了蘇經理除了寒了員工心 得罪獨派的勢力,
並未對長榮的危機有任何的止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