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大家覺得這次長榮地勤能得到他們想得到的嗎?

看了長榮航空2021年報表,客運載客率18.6%,貨運載貨率93.85%。如果貨運都是載半導體產品,應該會賺錢。2022年客運情況或許有改善,說不定還要貨運部門賺的錢補貼虧損。星宇的公司淨值比長榮低很多,跳槽過去會比較好嗎。這是個辛苦行業。
悟宇道

感覺跳槽星宇是在於一個情緒「kimoji」,人家還在虧損都還願意發一個月,原本的公司又不是沒賺或虧損,竟然也只有一個月?而且明明航空需要航勤去做那些勞動性的工作,卻硬要拆成兩個公司,分明故意!

2023-01-03 2:28
希望能夠帶動一波所有假日需要輪值的人員皆依法休假,明年全台大罷工,我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通膨10000%




那些高層畜生講沒用啦!
認同航勤員工用這種方式去跟老闆講!
說那些找人力派遣、外包商的,是不了解機場工作的人

沒有通行證是進不了機場管制區
通行證沒有三五天是下不來的
就算拿到了通行證,機場內各式的作業車還要有機場內部駕照才能開

這只是入場資格,沒受過訓練的人靠機作業發生地安或工安事件算誰的

從申請通行證,一路辦到機場駕照,機場公司、航警局、民航局都開綠燈,至少一個月,再加上受訓時間,航空公司打算幾個月沒地勤?
企業集團底下常會有好幾個公司,基本上各公司財務都有獨立係統,景氣有循環,每個公司營運狀況也不同。
個人過去曾從事過企業集團中,集團內部也曾發生過爭執,為什麼我們賺的要分享給其他公司?那些不賺錢的,已經賠了好幾年,內部出現聲音,是否要改組,要換人,如何提高業績做法,但幾年下來,還是賠,最後收起來的聲音都出來,但老闆本著社會責任,不願輕易裁員,收起公司,年終依然採取共享,但卻引來賺錢公的員工開始出走,最後慢慢合併,終究倒了。聽到許多一些員工抱怨,這麼努力幹什麼,最後紅利也是要分人。
各集團都有自己的問題,外人其實也不是很了解他們內部真正問題,但從新聞得知董事長一年內都不太管員工內的問題,卻突然出現搬行李,也看出搬不動,反而造成旁人的負擔,作秀搏的同情的成分大些。
明顯就是管理系統出了問題,但如何公平分配年終在技巧上也應該公平,比如不論階級,考績好表現好在任何崗位都可以調到上限3千元,拿到最高年終3個月,怎會採取階級分配,搬運人員一個月,調2千元?其他都比較高,當然會引起不滿的聲音...
Wow_Senior wrote:
抱歉! 我本來是要你...(恕刪)


Ok的,
其實,郭董也不是我提的,
我回文罷了!
jeel54321 wrote:
郭董就是 Wow_Senior...(恕刪)


我已經在別棟樓看到能走的都去星宇了.
講白了就是公司擺爛了 那本來就跟鴻海無關
就不用再提了.

至於為啥有人還沒走 這你我當勞工的也都知道
保護資方的勞基法哩! 想要退休就別換公司囉
只能說我仍然不看好長榮地勤能要到他們要的
那怕把資方黑化或三槌實證是惡質資方.
現有的勞基法就是無法對他怎樣.
反駁不了就惡意檢舉,真是一群垃圾農企粉!
sicomtw wrote:
GOOGLE 地勤薪水,給的下列答案為::

工作年資 年均薪

1年以下 36.3萬
1~3年 62.3萬
3~5年 51萬
5~10年 60.3萬


這是航空公司地勤人員的薪水....
不是航勤公司人員的薪水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T15346 wrote:
企業集團底下常會有好...(恕刪)


的確是管理上的問題

新聞連結

“他最後表示,其實員工們也都知道過去機上餐的利潤很好,但在疫情期間旅客無法出國和超商聯名、做團膳公司沒有什麼利潤,只能賺些水電費,在10月才開始增班,多數員工都猜得到今年年終會很差,阿姨們嫌歸嫌但也沒有真的要抗爭,只是「以前母公司(航空)子公司(航勤、空廚)年終月數都一樣,現在這樣難免會覺得有失公平。」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