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台灣媒體一片弱智,是記者和編輯太年輕嗎?

pc1200 wrote:
組織性 抄新聞,
最可怕的 是能把「白的」說成「黑的」。

這種狀況在網際網路發達的現代,是無可避免的,
好一些的媒體會找其它面向消息一起報導,
別有目的的媒體就會加油添醋瞎掰一通.
這類事情,媒體只能靠自律和良心來避免,
至於有預設立場的媒體,觀眾明知偏頗還愛看愛相信,
誰也拿它沒辦法.

媒體如果只組織性的抄襲、改寫,
沒有雇用或派出真的記者去採訪查證,以對報導負責,
最後會產製出一堆假新聞、假訊息。

這會牽扯到一個媒體或記者角色的基本設定,
就是媒體/記者的功能是單純報導事實讓讀者觀眾自己判斷是非,
還是自己告訴讀者觀眾什麼才是對的,才是「白」的,
如果是後者,黑變白,白變黑一點都不用意外,
因為先射箭再畫靶,就會自動向假造新聞靠攏.

要報導真實新聞,
媒體/記者自己要先能冷靜客觀地以第三人身份看事情,
而不是自己跳下去當裁判.
furry wrote:
這樣的機構又能扮演怎(恕刪)

直接判定新聞真偽的組織,
變成打手是早晚的事,
這還是在原本具有崇高道德的前提之下,
若設立出發點就只是披著羊皮,更不用說了.

很諷刺的是,
農場網站恐怕才是公正新聞的最好解答,
搜尋一個關鍵字,
電腦自動找出所有相關報導和評論,
不論黑白事非,不管網路聲量,不預做評斷........
pc1200 wrote:
台灣媒體的普遍弱智化,內容不值得細看,是否跟「記者、編輯太年輕」有關?


市场是诚实的, 观众喜欢吃大便, 媒体自然产出大便.
cckm wrote:
搜尋一個關鍵字,
電腦自動找出所有相關報導和評論,


還有一個是「媒體報導耳語 (謠言)」,
如果加上 台灣媒體現況的「室內組織性抄襲」,
可以有 加乘連鎖效應。

快速產出「內容實質相似」的 20 到 30 則以上 不同媒體形式的報導,
等候大眾上網搜尋 和觀看
(本來不信 地下耳語的,看到這麼多則 都這麼寫,也信了)。

台灣媒體的墮落。報導充斥「據了解」?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6351725
你得要想
媒體的受眾是誰
然後再想想你自己剛剛的說法
自從去年雷劈打壞了電視,已經一年沒電視看
會發現耳根清靜多了,時間也多了,好多事可以做
bmw993 wrote:
供需法則吧 如果不是(恕刪)

問題不只是供需
收視率一直在流失
還得靠金主的置入新聞
最近台灣媒體真的不比以前
pc1200 wrote:
本來不信 地下耳語的,看到這麼多則 都這麼寫,也信了

所以才說誠實標註出處很重要.
標註出處容易知道就是同一份報導.

觀眾讀者才是新聞品質的最後定奪者,
觀眾老當西瓜派,誰聲音大信誰的.
就會有人刻意帶風向,
媒體多少也會形成串連在某個立場上.
只要媒體繼續以評論為主,傳達資訊為輔的心態處理新聞,
而且大眾也一樣跟著風向轉,
這種事就永遠不可能解決.

三人成虎是人性,無法完全避免,
只能靠媒體自律............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