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的大樓梯 wrote:看到這張我快笑翻了作票嫌疑最高的縣市新北、台中、高雄這些縣市誰執政啊???怎麼那麼巧都是國民黨 我猜他的邏輯是,這些縣市挺藍怎麼可能會輸,一定是被電子灌票。(電子灌票理論上不用地方配合)總之就是不願面對事實。
惡魔推銷員 wrote:我猜他的邏輯是,這些(恕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YVLeRSCNA&t=208s賴昭正博士:「質疑」不需要任何證據,但要合理;選務人員說,妖秀喔,16:00才截止投票,16:10都還沒進入開票作業,蔡英文的票就被衝到579萬票?國民黨都吞得下去,獨派也只好吞了有人說那是【東森電視台】開票測試用?那為何不測試每1/15秒 韓國瑜得40萬票,蔡得21萬票?順其自然就好,測試這幹什用?何時用?終其目的,還不是大選時,作弊用?在那種結果下,有回溯重來嗎?沒有啊,就以此【作票】基礎,一路【錯】下去啊!博士學位造假,選總統一路作弊,國民黨都吞得下去,獨派也只好吞了。獨派紅小將,丟它塊小雞肋,就充滿戰鬥力,樂的痛哭流涕的去「罷韓、罷盧」,【榨菜英+新潮流系】這掛邪門歪道,躲在總統府,樂的笑呵呵。鬥爭的目的在鞏固權力、永遠執政,把二大在野勢力【國民黨、獨派】搞成相互攻打,最好個你死我活,剩下永遠執政的【蔡英文+新潮流系】這樣才能爽三代。人生苦短,歷史是【勝利者】在寫的,就沒有歷史定位問題。不必有甚麼理想、夢想,永遠的執政、掌握權力,包圍在榮華富貴裡的財富才是王道,生命的重點。老獨沒戰鬥力,選戰裡,安靜 盼官作?又老又醜,看了就討厭,沒事丟些雞肋,看兩群在野的年輕人對幹,就好爽!這就是權力的樂趣。去他媽的【中華民國、台灣獨立】永遠的執政、權勢才是一切。此次的總統大選,在報票系統的16:10:21 sec~22sec的一秒之間,被作弊了?在每一時間格內,三名候選人的得票率,分別被【作弊程式】設定為【59.9%、32.0%、7.9%】,當候選人被拉開票數到,蔡英文已領先韓國瑜270萬票後,【作弊程式】放手 [1]。選務人員說,妖秀喔,16:00才截止投票,16:10都還沒進入開票作業,蔡英文的票就被衝到579萬票?武漢肺炎下,鬱悶的日子怎麼過?到台灣東部花蓮走走,有時間就慢慢看,若有看完,就爽了。國防鬥士 曾淼泓 (電機博士、兼任助理教授、陸軍備役上校)[註1] 曾淼泓、(2020/03/01) 賴昭正博士/前清大化學所 所長:「質疑」不需要任何證據
Lisa_Hsu wrote:你說的是傳統作票我貼的影片說現在已進步到電子作票年代據影片所言,蔡英文與韓國瑜差距,光靠傳統作票尚無法彌補 什麼叫電子作票???韓粉們都沒監票嗎???這是我監票時拍的照片,事後跟中選會資料查核一下比對一下就知道有沒有問題請問要如何電子作票???
https://www.ptt.cc/bbs/politics/M.1084529349.A.5A0.htmlRe: 馬自恆的廢票理論2004年就被打臉的學者到現在還在招搖撞騙難怪台灣是詐騙之島============================================================2004.05.14 中國時報廢票異常統計學◎陳順益在初等統計學我們都會學到,一般來說,資料的來源有兩方面:一、控制實驗得到的數據:在控制實驗中,固定其他變數,改變X值而導致Y值也改變,這可以顯示X與Y之間的因果關係。如國中理化所學的虎克定律,在實驗室中,用不同重量的砝碼掛於彈簧上,由紀錄的數據得知,重量愈重則彈簧愈長,愈輕則彈簧愈短,沒有其他的變數會影響到彈簧的長短,所以可作結論,重量(X)與彈簧長短(Y)有因果關係。二、觀察得到的數據:在社會科學、醫學研究、管理學等領域,多數研究都無法做實驗,所以只能由觀察得到數據。而從許多項變數中,任取兩項(X與Y變數),探討X與Y之間有相聯性或相關性,這並不等於兩項變數之間有因果關係。例如我們可以從有關淡水鎮許多資料中任取下列兩項變數:X是「歷年來淡江大學老師的平均薪水」,Y是「歷年來淡水鎮酒銷售量」;可以發現兩者有相關性,即,老師薪水增加,酒銷售量增加;反之,則減少。但這並不表示可以將這相關性解釋為「淡江大學老師薪水增加導致淡水鎮酒銷售量增加。」大家都可看出這句話的謬誤。因為老師薪水與酒銷售量之間的相關性,可能是受隱藏的、或未觀察到的許多變數影響,如變數一(淡江大學學生數增加),變數二(淡水線捷運通車後帶來的人潮),變數三(生活水準提高),變數四(物價指數),變數五、六、……。明白初等統計學後,來看中研院資訊研究所副研究員馬自恆廢票「統計」分析的結論,「廢票率高的開票所,陳呂得票率也較高,連宋的得票率則較低,有人作票」。廢票率(變數X)與得票率(變數Y)都是屬於「觀察得到的數據」,而非「控制實驗得到的數據」。變數X與Y之間有相關性,這並不等於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因為可能隱藏的、或未觀察到的許多變數都會影響到廢票率及雙方得票率,茲列舉可能變數如下:變數一:教育水準,偏遠地區較低、都市較高。變數二:年齡因素,投扁呂的老年人較多。變數三:鄭村棋廢票運動的對象是勞工,勞工多設籍鄉下而非都市。變數四:從嚴認定廢票,如某些選務人員在偏綠、偏遠地區從嚴認定廢票。變數五:廢票模式不同,過去有五組候選人(一九九六),三組候選人(二○○○)。變數六、變數七、變數八、……。如果只觀察廢票率與得票率的相關性,而不去研究與其他隱藏變數之間的關係,就作結論說,「廢票是影響此次總統大選的因素」,這不符合統計科學,也沒有統計上的意義。另外,廢票由高等法院合議庭作實質驗票認定後,基本上可分三類:一、可判別出是投給一號的。二、可判別出是投給二號的。三、無法判別的。如果目前無法獲知這三類廢票的比例,就說「高廢票率地區,連宋得票率低」是因為「有人作票」,這是統計學無法推導出來的結論。(作者為淡江大學數學系資料科學與數理統計組教授)
影片標題寫說鐵證影片開頭也講得好似罪證確鑿但實際看完影片後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證據或可佐證的資料更多的是影片的拍攝者拿了些數字出來計算,後根據自己的計算來推測而且這些計算與推測都未必只導向單一結果意即結果為「不一定」當條件導出的結果為不一定時通常一般人並不會將這條件中的人事物稱之為鐵證 這邊引用影片中一段內容(15:44~17:09)影片中寫了以下文字: 在韓國瑜相對支持度掉最多的30個里中,只有3個里的投票率增加,90%的投票率下降。然而在所有1032個里中,只有70個里的投票率是下降的,只佔6.8%。而在和蔡英文相對支持度增加最多的前400個里,沒有一個投票率是下降的! 這段是完全照抄其內容,沒做任何修改而因為影片拍攝者似乎沒明講,這邊補充一下「所有1032個里中」應該是新北市的數據,因為全台灣目前至少7千個里起跳 那回到這段引言來看影片拍攝者舉了新北市為例,並把引言中的內容論述過一遍後說「這個投票率其實也再一次印證了作票的確有發生」可是是哪個環節印證了作票有發生? 引言的部分我重複閱讀了三次以上那就是一段單純的論述論述說喔韓國瑜支持度掉最多的30個里裡面有90%也就是27個里的投票率下降而蔡英文支持度增加最多的前400個里中,沒有一個里的投票率下降哪裡有問題嗎? 好吧,其實影片拍攝者接著又說了下兩句「韓國瑜在很多的票是被偷走的」「蔡英文很多的票是被灌進來的」所以合理推測影片拍攝者想傳遞的意思是說因為韓的票被偷走了,所以有那麼幾個里的支持度驟降,相對導致投票率降低反之,因為有人給蔡灌票,導致有非常多里的投票率都沒下降,也就是都是持平或上升 但投票率或支持度的增減會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響像是2016年大選時,我政黨票就是投給民進黨當時我考量的點是要有人可以制衡國民黨而今年的大選,我政黨票就投給時代力量因為在我看來,應該要有人可以制衡民進黨與國民黨我的選擇與偷票或灌票毫無任何關係,純粹是基於「個人考量」但也會造成民進黨在今年的政黨票上,於我個人的部分支持度下降當有更多跟我一樣在兩次選舉中改變選擇的人存在時投票率或支持度自然就會發生增減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並非一定是偷票或灌票所導致 影片拍攝者在最終也沒提出偷票或灌票的證據但他的論述卻是以偷票或灌票有發生為前提進行的換句話說,自始至終都沒有所謂的鐵證有的純粹只是影片拍攝者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