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張善政持平評論國六東延看法


過客4112 wrote:
請問您有兩邊的地質...(恕刪)


你的信息是有問題的。

1、地熱,高黎貢山根本不遜於能高。
高黎贡山越岭段位于地中海-南亚地热异常带,为区域性高热流区,区内高温沸泉、热泉、温泉、硫磺喷气孔等数量多、密度大,除受构造控制外,还受地形地貌条件的制约。高地温对工程建设具有极大的影响,如:位于金沙江断裂带的娘拥水电站1#施工支洞在施工过程中即受到了高地温的影响,该支洞地面高程约3060 m,长295 m,出露花岗片麻岩和砂岩夹板岩,2008年4月24日进洞,岩体温度30~50 ℃,每进洞10 m,岩温增加1 ℃,最高达78 ℃。
调查表明,高黎贡山越岭段内出露温泉群123个,水温20~102 ℃,其中低温泉(20~40 ℃)85处,中温泉(40~60 ℃)25处,高温泉(60~95 ℃)12处,沸泉(>95 ℃)1处,主要集中分布在怒江河谷、高黎贡山转折端、苏帕河流域、潞西-遮放盆地及腾冲-梁河-攀枝花硝塘等五大区域,温度最高的为龙陵邦腊掌温泉(见图 4),泉口温度102 ℃。线路比选区穿越多个地温热泉发育区,在深埋长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高温高压热水(汽)及高温岩体等热害问题。

2、埋深,埋深早就沒有技術障礙,這不是難點。
中國在1980年以前就建設了最大埋深1650米的成昆線關村壩隧道,1980年以後,修建的隧道越來越多,長度月來浴場,埋深也增大。如錦屏電站引水隧道最大埋深已經接近3000米,西康線秦嶺隧道最大埋深1600米。

高黎貢山隧道地理位置特殊,位於喜馬拉雅地震帶,地質條件複雜,具有「三高」「四活躍」的特徵,施工難度高。隧道穿越高黎貢山南延段,屬高黎貢山古生界變質岩緊密褶皺和花崗岩體高山區,山脈大體為南北走向,地表溝谷縱橫,山河相間,地形起伏大。隧道進口位於怒江大峽谷西岸的懸崖峭壁上,隧道出口從1,100餘米深的地下穿過龍陵縣後進入芒市境內,出口處山體陡峭,屬凹子地古滑坡體地層。由於芒市壩平均海拔在640米左右,遠低於臨近的龍陵縣,使得隧道需要從山底無間隙貫穿,隧道施工將穿過18種不同的岩層、19條斷層,其中2條為活動斷層,存在高溫熱害、突水突泥、岩爆、岩溶、蝕變岩、高地應力造成的軟岩大變形、斷層破碎帶、節理密集帶、高烈度地震帶、放射性物質、有害氣體、滑坡、偏壓、順層等工程技術難題,為攻克諸多工程難題因而產生了38項科研成果,被譽為鐵路隧道建設的「地質博物館」。

根據地質勘探報告,高黎貢山隧道地層種類高達18種,穿越19條斷裂帶。作為中國第一條穿越橫斷山脈的幹線鐵路隧道,高黎貢山隧道僅進口段就穿越18種岩性、12條斷層,出口段則穿越8種岩性、7條斷層,即便24次選線、3次完善設計,面對世界級的「三高」挑戰。
高地熱。 隧道地處活躍的地熱水環境,有4條導熱斷層,堪稱高溫熱害嚴重。 「周邊有溫泉上百處,深孔鑽探實測地下水溫最高達102攝氏度,足以使施工現場像桑拿房一樣難熬。 」
高地應力。 高黎貢山隧道最大埋深1155米,應力集中,容易發生輕微或中等岩爆。 「高黎貢山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縫合帶,山裡每一塊岩石都算得上‘壓力山大’,而且越是深埋的區域,壓力就越大。 一旦打破了原本的受力平衡,岩石就可能爆炸,對施工裝備和人員的損害難以估量。 」
高地震烈度。 隧道位於滇西南地震帶,地震活動強度非常大,頻度高,僅斷層破碎帶就要穿越16個。 高黎貢山隧道所處區域是地質監測的重中之重,稱得上‘地質博物館’,施工難度極大,風險極高,具有很強的挑戰性。


萊因哈特羅格蘭 wrote:
岩溫應該是高度擠壓壓力造成
所以穿過阿爾卑斯山的難度絕對超越國六延伸段


單對比不同Case時,必須全面性的比對
而非單單以一兩項資訊做比對
就直接下結論認為某個的難度高於另一個

我個人並不會驟然認為能高隧道的難度就一定高於
阿爾卑斯山的情況或是高黎貢山隧道
這些都必須有較完整的比較資訊才能確認

p.s. 剛剛查到聖哥達基線隧道的岩溫是45度C
http://www.ceci.org.tw/book/55/ch55_5.htm
p.s2. 大陸目前完成的岩溫最高隧道是90度C的桑珠隧道,洞內環境溫度最高達56°C,全長16.449公里

skypoemhxz wrote:
你的信息是有問題的。


我的信息出處
高黎贡山隧道复杂地质条件下敞开式TBM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2 複雜地質條件下TBM隧道施工關鍵技術分析
2.1 高地熱條件
高黎貢山隧道所處位置為地中海-南亞地熱異常帶,為區域性高熱流區,且隧道出口所經路線有多處溫泉。由地質勘探可知,高黎貢山隧道最高岩溫50℃,最低岩溫28℃,TBM施工段的高地熱區域長度為8.88 km。

==============================================
這份應該是較專業的文件, 錯誤的機率應該不高
推這一句:

"二十年後的國家基本建設,是今天我們這一代的責任。"

今天的政治惡鬥,也將會由20年後的子孫承擔,教改就是實證。
昨天我就說過,國六東延只需要改一些規劃難度就會大幅降低。現在的規劃團隊做不出來的,直接交給中建,就是極地環境也能幫你蓋好。俄羅斯在西伯利亞許多工程都委託大陸公司來做,台灣不過是能高山問題,降最高速、繞路一下、新工法...大把方法可以降低工程難度。早就說了,如果東部人口有三百萬,今天看到的一切理由都不是問題。不就事論事假裝專業為黑而黑,就是現在的台灣。
過客4112 wrote:
我的信息出處高黎贡...(恕刪)


你顯然沒有讀懂你所引用的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裡面說的是已經經過勘測後選擇的避開地熱發育區的適合施工要求的隧道路線,在這個施工路徑上的狀況,當然必須要有可以接受的溫度,不然怎麼施工?

但這不是高黎貢山整體的地熱狀況。

我所引用的是高黎貢山實際的地質勘測情況。

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与地质选线
http://journal.geomech.ac.cn/html/2015/1/20150109.htm

同樣的,你之前所說的165攝氏度是能高山整體的地熱狀況極值,經過勘測後也必然可以找到比較穩妥的路徑,確保施工溫度在可接受範圍。

一般來講,勘測後規劃的的隧道施工路徑,經過斜井或豎井散熱後,應確保施工溫度在72攝氏度以下。



maxboss wrote:
工程上的問題早晚會克...(恕刪)

韓:讓我們用念力發大財
vip.20285 wrote:
昨天我就說過,國六東...(恕刪)


張善政有說這句:也不要因為是韓粉,就閉著眼睛支持國六東延。
張 應該也算是工程出身的吧,
這段話出自一個不學無術的草包就算了,
從他口中講出來只證明,
這個人也就是一個政客罷了!

講幹話、寫虎爛文很簡單,
這是律師出身的政治人物幹的事,
面對問題,評估後給方案才是工程出身的政治人物該有的格局。

skypoemhxz wrote:
同樣的,你之前所說的是能高山的地熱狀況,經過勘測後也可以找到比較穩妥的路徑,確保施工溫度可以接受。


這個沒有更進一步的勘驗,誰也說不準
所以我個人是贊成在民意需求下
撥款進行更詳實的勘驗與替代方案規劃

但是在未有更進一步資訊出來之前,
斷然認為能高隧道的困難度低於大陸目前的隧道
個人認為是武斷了點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