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us0256 wrote:
真的經歷過才知痛苦
...(恕刪)
真的辛苦你了,我們家族的十二年抗戰也是剛剛結束,萬幸的是我三位,我是獨子和兩個妹妹都算是高收入的,先是母親,小中風,後糖尿病截肢,請看護,我們三位原來是輪流排班,務必每天都有人看一下,陪幾小時,到最後,大家有默契,隨時有空就陪著,到2016母親過世,父親開始出狀況,大家也陪著,一直到今年七月..
曾經粗估費用,也許我們都想盡辦法用最好的醫療照顧,自費醫療項目不少,這十二年,特別是後期,每月支出近十萬,算算,這一陣子,超過千萬,兩個妹妹經濟狀況不如我,所以我負擔大部分的費用,這費用又不敢對家裡老大說,怕她計較,傷了家裡的和氣,只得想盡辦法的攢私房錢COVER過去..
現在想想:
1. 如果不利用最佳的醫療資源,甚至動用關說,到最好的醫院治療,父母的狀況能撐多久?曾經有段時間,外勞看護鬧事,把父親送到號稱五星級的安養院,結果一去,一周內急診三次,每次都幾乎要命,說起來,這真是很折磨的.一般受薪階級,哪有這時間和金錢可以消耗?
2. 如果是經濟能力受限,無法盡最大力量照顧父母,不僅是被外人說部孝順,就是連兄弟姊妹之間也是會互相推諉,最後是父母走了,兄弟姊妹也沒了,也算是人倫悲劇吧..
政府知道這些嗎?現在有老人家需要照顧的多半是在職場上的重要角色,驟然出現這種困境,不僅僅是個人收入一夕消失,對所屬的公司,也是一大損失,這是個雙輸的局面欸..
只請求政府,正視這個多數人的困境,少花錢在小黑和莫名其妙的軌道建設上面,錢省下來,廣設醫療級的安養院(私人的再好,也沒有足夠的醫護人員),讓人民安心工作,創造更多的利潤,這才是雙贏的局面啊.
Vj-play wrote:這真是一個大問題
前幾個月,我的阿公...(恕刪)
台灣少子化,這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尤其中壯年這一輩(版上各位),老了後問題會更大
上一輩,生的小孩多一點,平均有3~4小孩,至少有機會可以分攤
這一輩,1~2個小孩,有的還沒生,你說將來會如何?
一個需要24小時長照老人,目前花費最便宜的方式,可能是請外傭
但外傭有總總問題,溝通,素質不良等
而且政府很照顧她們,她們說不做就不做
雇主可能得面臨一兩個月空窗期,會焦頭爛額
更可怕的是
人家國家在發展,未來要請外傭,恐怕越來越困難
所以未來,我們這一輩,要請外傭在家養老,可能是奢侈的
最大可能,就是被送去長照中心,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去了之後,就任人擺佈了
大家要盡力逼迫政府,快弄好長照養護中心這一塊
venus0256 wrote:
真的經歷過才知痛苦...(恕刪)
這位大大的親身經歷很值得參考,
台灣目前的長照目前機制真的是看得到但不一定吃得到,
畢竟政府編列預算很有限,錢總要花在刀口上,
單單要取得巴氏量表就條件多多,就算過了可以申請看護,
國內的一個月要4-5萬以上,
一般家庭就算有兄弟姊妹2人可分攤,但長期而言也吃不消,
申請外籍看護雖然便宜不少,
但單單三個月的等待期,到時還不見得可以馬上找到合適的,
畢竟你要挑外籍看護,外籍看護也會挑雇主的,
所以時間可能拖更久。
kegabu wrote:
大家要盡力逼迫政府,快弄好長照養護中心這一塊...(恕刪)
這塊可能有困難,畢竟政府稅收增加有限,施政還有選票考量,
寧可把錢花在一些比較看得到立即效果的建設上,
所以不可能投太多預算到長照這一塊,
所以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長照問題,
只能自己加保險補足,免得拖累身邊的人
但是保險公司的長照險跟政府的規定差不多嚴格,
還得每年申請巴氏量表才能給付,
類長照的殘扶險雖然給付條件較寬鬆,
但同樣保額的保費就貴很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