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原來論語還有失傳篇章

s110022 wrote:
倫語??? 我只知道人之初 性本善. 算是倫語內容嗎?

不是
這是三字經的內容
論語只有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死海章卷疑有中文眉批」這找得到參考資料嗎?
太駭人了@@

tw2mo wrote:
把論語當小說看,不如不看。
說的是

怨念聚合體 wrote:
儒教會崛起主要是宣...(恕刪)

怨念聚合體 wrote:
儒教會崛起主要是宣揚尊王、忠君思想
而辦學又將此思想教育化,更加鞏固於人心
所以自古帝王都捧儒教,更把孔子奉為至聖
但儒教也就只有表面光鮮,底子糟糕得很,孔子更是卑鄙無恥的奸險小人

論語不是這樣看的.....
你把它當故事書看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其實有很多大家對論語都有解析
如譚家哲的論語平解
以現代人眼光與角度解論語
與教科書上的詮釋大不相同,可以看看~
你會覺得孔子基本上是個可愛的性情中人

怨念聚合體 wrote:
儒教會崛起主要是宣...(恕刪)

子路→十八.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人都有愛桑梓的心意,今日則不是,現今本國人專說本國的壞處,稱洋人為爸爸,國家未亡先喪良心。葉公雖不好,也談他的國家。吾黨,指他的葉國。有直躬者,此人姓躬,古時躬作
「弓」

,直躬者稱直躬,我們國家有一位弓某人,很直爽。直是好處,如何直法呢?他的父親偷了人家的羊,打官司得有證據,他兒子出來當證人,大公無私。
講到此處,吾為你們說說。你們大家說會辦事,吾說辦事難。你們說,葉公他誇耀本國的事,你要如何應對?孔子這套很麻煩,方法就是

「博我以文,約之以禮」

。說政治的事太多了,所以吾編常禮舉要,大家也沒有記住。孔子的學生中,最高明是顏子,孔子提倡仁,答復顏子:四勿,就是答一個
「禮」

字,所以知道禮的重要,你要是懂了禮,就可解決一切。
葉公說這件事,就是賞識的意思,直躬很好很直。又有人來說,直躬他正直大公無私,因為直躬他父親偷羊有罪,必須殺頭。殺是對還是不對?你們不明白事故人情,不懂書裡意思,如何辦事?你們說會辦事,那是見取見,正是邪見。官府要殺他父親時,直躬請求替他父親死,直躬是又直又孝,給你們判判,這是孝還是不孝?葉公一聽,赦免了直躬。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孔子說,我們那裡也有直爽人,與你們這裡不一樣,兒子有了錯處,父親藏起來,父親有錯處,兒子也把父親掩藏。我們的直與你們不一樣是這個直法,你們這裡是父告子,子告父。
這個問題要解決,可以去看禮記,參考考證劉氏正義,引禮記檀弓

「事親有隱而無犯」

,事奉在上的,只要有什麼事都隱著,父母有過則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鄭玄注說:隱謂不稱揚其過失也。暗著說,不向著人說。朋友也是如此,向著外人說是揚惡,朋友尚且如此,何況父母?閔子騫的父親想休掉他後母,子騫勸諫說:
「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

,這是幾諫。
又參考鹽鐵論,父子是天倫,所以要隱而不宣。果然大家都懂禮,事情就能解決,古代中國的民法、服制,都遵循禮經,所謂

「遵禮成服」

「遵制成服」

。若呆板說,又怕你們學了出毛病,例如左傳說石碏大義滅親,和此章有矛盾嗎?俗語云:家醜不可外揚。這句話就足以包括了。

uyroo wrote:
子路→十八.葉公語...(恕刪)
大大

真是一種文,會的看門道,不會的瞎鬧
怨念聚合體 wrote:
1.論語的部分
論語子路篇,第十三章節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恕刪)

這不能怪孔子,那是當時的常態思想.

易經更直接了當的說:"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打不贏官司,就逃回家鄉(宗族封地),自有鄉人庇護.
三腳阿喵 wrote:
這不能怪孔子,那是...(恕刪)
我想看古文要很謹慎,有很多面向可以看待,不能單看一句話

以此例來說

1. 孔子一貫思想是什麼?了解孔子思想,會幫助了解孔子每一句話

2. 孔子因材施教,會因對象不同而說不同的話

3. 要知道當時的風俗習慣與法律情形

舉例,我是不知道當時法律如何,只是舉例

如果偷盜是大罪,要砍頭,子還要正直的讓父被砍頭?

4. 子舉發父後,之後父子關係會如何?父子或親人間該如何相處?

5. 對國家社會的後續影響是好是壞?禮,倫常等,是不是因此破壞了?

..........

所以只單純看一句話字面意義,可能會解偏了
南懷瑾有出過論語別裁,有些觀點個人覺得還不錯,如果看整本論語覺得太悶的話,論語別裁可以一看-也不一定要買,大一點的圖書館應該有書。
要用簡單一二句話就來打發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是有沒有那麼簡單?
一堆知識高深莫測的學名窮盡一生來研究都不能保證了解到透徹.

後生晚輩何來哪個勇氣一言以蔽之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