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vbzq wrote:以前台灣人去大陸~人家把你當神~現在台灣人去大陸~人家把你當屁~ 的確 !! 越來越有這種感覺 ... 台丸郎十年以前在內地 , 根本就是天上下界的人 .現在內地人都不是這種看法了 , 反而人家有錢就是爺 花錢就是土豪氣 .講這麼多 , 就是要讓台灣鄉親知道 , 世界很大 台灣很小 , 別再當夜郎 ,也別再一味當順民了 , 只要肯奮斗我們仍然有大好機會 ..............台灣需要專業領政 , 需要效率 , 需要有能力謀劃幹大事的人 !! 別再虛耗這四年 , 拜託執政黨了 , 為了國家社稷 , 來點不一樣的作為吧 .
fsvbzq wrote:製造業/電子業被打趴了~影劇業大概也是~之前偶像劇在大陸多風靡~現在呢~半導體/IC設計大概是下一個被人鎖定的標靶~人家是用國家的力量在打你~就像韓國那樣~台灣廠商只能夾縫中求生存~這是台灣廠商可悲的地方~全部只能靠自己~自求多福吧~...(恕刪) 如果要找一個區域從經濟上跟台灣對比,大陸這邊深圳+東莞就夠了,或者深莞隔壁的廣州+佛山,經濟規模也差不多等於一個台灣,都不用算上全珠三角。以深圳+東莞為例:深莞兩地加起來人口與全台灣人口規模相仿,勞動力成本不比台灣高;上下游產業鏈比台島上更完整,具備中高端技術的企業也有,華為、大疆、比亞迪之類;論電力,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的發電量比台灣的核一、核二、核三加起來更大;交通物流方面,有多條高速鐵路和普通鐵路通向全國,鐵路運輸可達歐洲,深圳港是世界第三大的集裝箱貨運港口,深圳機場吞吐量大於台灣任何一座機場。大陸的經濟規模比台灣大幾十倍,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人覺得大陸需要用“舉國之力”才能拼得過台灣?
紫南星 wrote:2000 年中國的...(恕刪) 樓主資訊有誤吧,小弟在廣州十幾年(本人建築行業,技術類職位),長期關注就業市場薪資情況,說幾次薪資變化的節點吧,2000年一般技術類職位月薪應該是1800~2500人民幣,2003年3000~4000人民幣,2006年4000~5500人民幣,2016年技術類的基本是10000人民幣起跳了?樓主的5000人民幣,請一般工人還可以,技術類工人日薪300~400人民幣.
asiacat wrote:這代表, 我們的競...(恕刪) 其實這不能只從薪資作兩邊競爭力的思考當作業員的薪資水平拉到每年超過10000美金的時候就代表社會上會出現大量的中產階級以一個13億人口的經濟體如果中產階級的人口超過3成就是4億人的時候那消費力所帶動的經濟成長是非常恐怖的這也是為什麼各個跨國企業都把大陸市場視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原因第一階段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已經達到了而老共目前面對的難題是前人沒有遇過的就是要怎麼讓10億人體量的經濟體跨過中等收入陷阱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google中等收入陷阱這個經濟學的難題大部分開發中國家都卡關在這裡
FemcAT wrote:你可曾記得兩兆雙星...(恕刪) 小弟並不認為兩兆雙星是玩真的~可能只是喊喊口號~然後砸點小錢進去~主要是看看選票&支持度會不會好一點~還有讓台灣人民有夢最美~希望相隨而已~順便還可以搞點名義雨露均霑吧~兩兆雙星好像是2008年講的~好像主要是針對半導體/IC設計/還有數位產業/生技產業...希望成為全球的中心~現在都已經2016年了~8年小孩都已經上小二了吧~可能是小弟比較遲鈍吧~無感~
陳小春2525 wrote:問題是現在連亞洲最...(恕刪) 同意您的看法~雖然大國肯定佔有絕對優勢~不過小弟並不是說台灣必須跟大陸比拚什麼~因為是拚不過的~只是政府為了台灣的產業轉型幫過什麼?小弟真的沒什麼感覺~我老闆還有客戶還有同行~從以前到現在~大家都是靠自己~靠自己撐過的~就繼續努力吧~靠自己撐不過的~就倒閉或跑去別的地方吧~這也是現實~日本還有韓國當然有他自己的問題~未來如何當然還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