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ffany wrote:幫你修正有沒有「現職」二字差很多...(恕刪) 我幫您反修正:目前各機關學校(公立)60歲以上仍在職的已經非常非常少了!您可以實地走訪看看,那些 60幾歲還在奮鬥的大多是太晚考進公家機關,目前未達滿 25年的可退休年資。至於已退休的統計人數及 18%現況,坦白講,以目前兩大黨的較勁現象來看,兩黨提出的說法我都存疑。
jun6595 wrote:不想吐你槽,以前國小老師就是師專哪來大學畢業...(恕刪) 因為您根本不懂裝懂!吐不出來!民國六十幾年時,台南升學名校港明中學的實際證據:考上第一志願「台南一中」「省南女」的考生,不到一半能考上師專(分開招生)。民國 66年某班全班 55名畢業生,考取一中、南女第一志願共 50名,考取師專(含南師、屏師、東師、花師)總共才 15名。那年還是為了因應龍年生育率暴增,全省師專應錄取名額增加兩成(原每班錄取30名增為36名)造成的。
Sunnycat40 wrote:你說的那種想混的人...(恕刪) 民國70年左右?你要不要查一下台灣幾年開放民營銀行的你別自己打自己,沒開放民營銀行前銀行業就是壟斷產業銀行行員都是公務員也都是高普考進去的
shadowjon wrote:到了20年,保險公司可以說,因為公司虧損,所以沒辦法發2萬..(恕刪) 保險公司真的會沒錢,會倒啊~只是國家保證,保單會有其他公司接手,權益不變那如果國家也倒了呢? 冰島?希臘?21世紀國家也有人倒,銀行也有人倒,機率問題而己若你會怕,那麼,不要只買一家保險,應該要分散買多家
roachc wrote:民國 66年某班全班 55名畢業生,考取一中、南女第一志願共 50名,考取師專(含南師、屏師、東師、花師)總共才 15名。那年還是為了因應龍年生育率暴增, 當年師專確實不是很容易進去! 但是你的比較方式是有瑕疵的, 因為很多成績好一心念高中的根本不會報考師專, 又不是每個人都想去當國小老師. 在民國六十多年, 老師收入微薄, 還得強制分發實習, 像高師數學系常是大學第二類組倒數志願. 後來因為教師薪資福利大幅提升, 加上碰到不景氣, 大學教育相關科系的排名才一直往前跑.
ichirohiro wrote:不溯及既往是指已經...(恕刪) 我以為是下列這種對比狀況判刑確定 <=> 退休服刑 <=> 領退休金當法律刑期修改,不會影響已經判刑確定且在服刑的受刑人所以相對的,即便修改退休金規定,已退休的人也不應受影響以勞保來說,當初勞工退休金由舊改新時,也是由勞工自選,而不是統一轉成新制個人是保勞保的,我不希望有一天當我退休後,政府隨意去動我的退休金此情此理,應是普遍適用所有階層才是,當然有些制度是非常不合理,但這是政府行政及立法監督的責任,而非這些軍公教人員才是至於軍公教的制度若要改,就趕快改一改,想留的留,想走的走,照市場機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