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_f wrote:
油脂如果精煉後,不會有蛋白質。==> 蛋白質對身體很好耶!
油脂的酸敗就比較複雜,就是除了水解以外還有氧化,這就叫做酸敗,油脂的酸敗就是我們講的油耗。氧化就
產生氧化物,氧化物對人不好。==> 所以為什麼要進口爛油來給台灣人吃?
酸價是最簡單的一個指標。酸價高的話,要用比較多的鹼量,因為游離脂肪酸要用鹼去中和掉。==> 加很多化學鹼耶!
酸價過高會造成用很多的強鹼==> 飄了幾個月到台灣的爛油, 酸價一定超高.
問問無良鼎新, 為什麼要大費周章進口爛油來鍊!!
煉製的過程中, 加了什麼化學藥劑? 不是你說精鍊就這麼簡單!
那化學藥劑又要怎去除?
...(恕刪)
蛋白質很好很營養就因為很營養所以細菌也愛就容易腐敗,含蛋白質的油就只能吃剛炸好的不能久放.
水解跟氧化都是跟存放的時間與環境有關,但這也東西只是油品的一部分,就像鐵生鏽了只要把繡除掉還是有好鐵可用.
酸價高用鹼中和,通常用氫氧化鈉(不是啥有毒化學物),當中油酸跟氫氧化鈉中和產生油酸鈉是固態物,之後可過濾去除.
油廠一般不會進酸價高的油,因為經過中和反應會把油酸鈉過濾掉,那假設一公升的油經中和酸價後過濾掉不要的物質後,只剩一半就實在不划算.
精練雖然有化學反應但最後產物都可用物裡去除,簡單說,就是好的留下壞的去除,如果油裡面壞的東西太多拿來練根本是浪費.
不講別的,台灣每年還有好幾萬噸的回收油、餿水油去向不明,其中大部分可能已經吃進我們肚裡?有人擔心這些比頂新毒上萬倍的東西嗎?
各類餐館、小吃攤用的油品、調料常常都是各賣場買不到、看不著的神奇品牌,簡陋的包裝、粗糙的標示,有經過任何檢驗嗎?不清楚,但廚師大火一炒,食客大口狂吞,沒在怕的。
當我看到一堆人一邊大口嚼著夜市黑油炸出來的甜不辣、焦香四溢的香腸、黝黑濃稠的湯品,一邊大罵頂新的油真恐怖、是"髒東西""精煉"出來的時候,實在是驚訝到想笑,怎麼這麼多人能安心的服用來路、毒性不明的食物,卻同時毫無證據的痛罵另一個來源、成品都經過檢驗合格的產品。頂新的許多產品再差,也絕對比不知名的地下工廠做出來的東西強百倍啊,結果毒的拼命吃,還想說幸好沒吃到頂新,好險好險。
我不是說頂新的產品好、安全沒問題,而是覺得價值評斷的思維標準總該一致吧,如果能大口吃著來源不明的東西,表示你對健康、食安其實不是那麼注重,既然觀念是吃得開心就好,那就不應該被媒體、輿論左右,花費大量精神去痛恨、串聯、抵制那些看不出有啥問題,甚至就算有真的有問題,那問題肯定也比平常在路邊吃的東西少很多很多的廠商。換句話說,如果你連大廠商經過一連串檢驗合格的產品都非常存疑的話,那不是更應該花更多的心思去痛恨、串聯、抵制那些充斥在我們身邊,顯而易見,但還沒浮上檯面或沒人踢爆的髒東西嗎?怎麼都當沒看見還繼續吃呢?
不過這也沒啥好驚訝的,台灣新聞及所謂專家、鄉民的評論許多都是黑心的垃圾,看似熱誠好心,其實超毒,充滿謊言欺騙,大家每天也是服用的開開心心,還大喊「寧要媒體,不要政府」,哈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