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王雪紅發員工信 新策略很快要推出



新策略 : 1. 先別走 一起等 Severance
2. 新老闆 就快來了
3. 生產 轉給 >> 紅色供應鏈
4.研發 也是 >> 紅色供應鏈

白雲下 wrote:
.2.大幅降低營業成本及改善營運效率.(恕刪)


聽起來 新手機還是會缺東缺西的

看來要轉到Sony了
白雲下 wrote: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恕刪)

這位記者是在演穿越劇嗎?

周永明已非執行長,只管研發

她和Peter(周永明)向各位保證,有很多重新扭轉營運的策略,很快就會推出。也認為,挑戰是指宏達電資源比競爭對手少,因此要更創新,讓宏達電的品牌重起。

這從何說起



另外,看看這篇

華碩買宏達電?施崇棠:不排除任何可能
-字
+字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5年6月12日 下午1:20
相關內容
華碩買宏達電?施崇棠:不排除任何可能看相片
華碩買宏達電?施崇棠:不排除任何可能
日前有市場分析人士建議,宏達電目前救亡圖存的方式,就是「賣給華碩」。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今天回應說,華碩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公司內部也有非正式討論過這個問題。
而當消息一出,宏達電股價一度翻紅,但隨後仍然下跌,而華碩股價則是在消息出現之後就下跌。
施崇棠今天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華碩對於併購宏達電一事,「不排除任何可能」,但華碩仍然會針對戰略是否正確、以及是否能夠產生綜效等,加以評估,同時,也會思考雙方品牌定位等相關問題,去思考怎樣做才是正確的。不過,另一方面,施崇棠也強調,他仍然樂見宏達電能夠做好。
為什麼要用英文發信呢
董事長王雪紅在9日用英文發出員工信表示(恕刪)
王雪紅說,「宏達電的問題在行銷而非產品」。

光這一句就知道沒救了
奇怪了 大家怎麼會只看現在 說什麼做品牌很艱困 出國門不容易

三星行銷 APPLE 行銷花多少花多少 當年股價1500 時 三星並沒這麼龐大

HTC 也很有錢 在手機市場被外媒譽為是唯一可以跟APPLE 競爭的

從Android 一哥 歐美人盡皆知的品牌 佔盡優勢 錢也很多

短短四年 玩到變成 歸類 其他的品牌 這真的只是行銷出問題?

Moto Nokia 怎麼消失的? 它們是也是行銷問題嗎?

Htc 走的不過是它們的老路罷了

只會怪政府不挺 行銷不易 當年有錢時 不思進取 喊中國人品牌

現在賠到不行了 就要政府跟人民救?

難怪 台灣人素有健忘的美名 別忘了HTC 曾經可以跟APPLE 互別苗頭 三星也只是小弟而已

並不是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小公司 一路沒錢 艱苦做品牌
我是HTC手機習慣使用者
就HTC的手機產品來談
M7是經典.好用.漂亮
而M8只進步一點點.但沒有眼睛一亮的感覺
到了M9真的令人失望
外觀停滯不前.規格又沒比其他家有與眾不同的地方
還有他X的無用三下巴.網友嫌幾年了!還不改!!!
真的令人失望.連換都不想換!M8無奈繼續用

本人從M7換到M8.已經習慣HTC的手機
但是HTC再不進步.....再不吸引我
真的想換品牌了
旗艦產品沒競爭力其實是最主要影響企業下滑的主因

因為高單價的旗艦賣不好 自然會嚴重影響營收和利潤

要解決請參考使用者的聲音 並請以大部分使用者的需求去做設計

而不是以不管HTC你做得再爛 都挺HTC到底的粉絲的聲音去做設計

當然更重要的就是HTC的設計師是不是能放下高傲的自我意識 真正聽進去消費者的聲音


以一個長期使用HTC手機的使用者而言 個人建議如下:

1.實體鍵回來 HTC LOGO直接當首頁鍵 左邊返回鍵 右邊多工鍵 這樣可以解決超醜三下巴

又可還給使用者真實的螢幕大小 M7時期就做到了 不要說現在做不到

2.主相機光圈加大 廣角做廣 光學防手震加回來 自動模式調整好給大多數使用者能隨手白癡的拍出好照片

不要再說M模式有多強 不要為了那10%會調的使用者而忽略了90%不會調的使用者

還有就是各品牌的旗艦機都是 光圈和廣角越做越大 光學防手震也都加進去了 只有HTC越做越爛 在搞什麼

3.前相機畫素做高 光圈做大 廣角做廣 並加入補光燈 讓客戶可以拍出美美的照騙

HTC沒看到大家多愛EYE的自拍鏡頭嗎

4.音效已經夠好了。音量加大一點不錯 讓客戶可以動次動次

很多人很懷念M8的音量 我也是

5.快速充電請一定要有 很多使用者都是沒耐性等的(我也是) 而且當真的急用電話時 快速充電真的很重要

jasonxi wrote:
htc 前幾年出很...(恕刪)
有新策略也不會有什麼大的起色,本業不好好做,一直在做其它有的沒有的。
品牌廠就是專心致力於產品設計開發就好,其它就交給專業的來。
台灣的企業就是這樣,做大了之後就以為他什麼都可以自己來。
觸控、手機都自己來。這樣怎麼會做的好,光賠就賠不少了。
學學蘋果的供應管理吧。

以上純屬個人感想。
產品競爭力不足、定價又太高

又完全聽不進去消費者的聲音

就是花太多錢悶頭做行銷才會導致同規機全比別人貴

品牌知名度本來就有了、更需要的是能夠激起市場注意的產品!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