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1271n wrote:
這是德意志銀行估計的
前面有人回答過了,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是因為目前產能供過於求
但多人提出的另兩個質疑你卻無視:
太陽能發電的問題在效率過低,以及太陽能板晚上是不發電的
好比說,假設麥O勞的薯條價格減半,但每人每天限購10根
那麼你能因為價格減半而靠麥O勞薯條過活嗎
以Panasonic HIT 233S太陽能模組為例
官方資料表面積 158 × 81.2cm,最大轉換效率 18.2%
Panasonic以屋頂裝置15塊為單位計算
取日本大阪地區年日照時間,採最佳照射角度(30%)
配合各損失係數,計算出的理想年發電量是3,052度
台灣地區的日照時數、日照角度等等各條件當然與日本不同
但裝置太陽能的業者們都會去計算調整以求最佳發電效率
就假設這套系統在台灣有一樣理想的發電效率好了
一塊約1.3平方公尺的HIT 233S模組,一年的發電量約200度
這200度的電不是每天每小時平均產生,會隨時刻、天氣、季節波動
而且白天才能發電,想存到晚上用還得購置容量夠大的蓄電池
再加上蓄電池與變流器(Inverter,將面板產生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又是每幾年就得汰換的裝置
比起樓上某位所說的風力發電,太陽能顯然更不安定,更不適合做為基載電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