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shentw wrote:沒什麼好亂的,蛋的...(恕刪) 營建署:大巨蛋避難計畫依法認可2015-03-17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台北17日電營建署表示,大巨蛋的防火避難性能設計計畫書,自96年12月向營建署申請,歷經5次會議審查,遠雄巨蛋依審查意見修正,並經台灣建築中心評定通過,取得內政部核發的認可通知書。營建署表示,遠雄巨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在96年12月提出申請,由營建署於97年1月邀請部分專家學者召開會議,同年3月台灣建築中心經內政部指定為評定機構,遠雄另向台灣建築中心申請評定。營建署強調,台灣建築中心邀請專家學者組成專案評定小組,後續召開3次會議也都邀台灣建築中心及其專案評定小組參加,屬台灣建築中心評定權責部分,專案評定小組委員一併提供意見供遠雄檢討,每次會議均需由遠雄先就前次會議相關意見逐一說明修正情形,且台灣建築中心在100年6月23日召開專案評定小組會議。營建署解釋,台灣建築中心專案評定小組大部分審查委員參與大巨蛋案已超過3年6個月,共5次會議,期間計畫書內容逐次會議均有修正。營建署表示,遠雄巨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依台灣建築中心專案評定小組審議會會議決議提送最終版計畫書,經該中心評定通過後,送內政部就行政部分查核,核發認可通知書。
peterboulong wrote:你還是先告訴我能蓋...(恕刪) 多個屋頂的差異這個回答過了:室內跟室外本來就不同, 因為緊急疏散的基本原則就是引導人到空曠地區,高雄的龍騰體育場是看台圍繞比賽場地的設計, 緊急時人可以疏散到中間的田徑場.但是像巨蛋這種室內體育場不一樣, 跑到比賽場地上依然是在建築物裡,的確強震時可能體育館瞬間倒塌, 這種根本沒救, 但很多時候建築物不會立刻垮,我前面就說過, 之後的餘震可能對已經受損的建築物倒塌, 甚至有時主震會之後才發生.室內跟室外考量的點就是不同, 您不知道不代表沒必要, 這樣的解釋您能理解嗎?至於設計會不會出包,我也說了,疏散未必是populous規劃的,您應該不瞭解這種國際包的分工。
chinshentw wrote:多個屋頂的差異這個...(恕刪) 疏散未必是populous規劃的....?populous的設計規劃裡當然包含逃生疏散的考量,難道建築師事務所只設計建築外殼,消防逃生疏散交給消防技師去設計規劃?結構交給結構技師去設計規劃?
chinshentw wrote:多個屋頂的差異這個回...(恕刪) 我目前是沒看過體育館的疏散計畫會把人導引到中央場地的畢竟現在的體育館設計這麼奇奇怪怪 等等一個場邊屋沿斷掉往中間球場去那大概就會…很精采而且你不第一時間叫人跑出去 叫人家待在中間等等建築受損要嘛就出不去了 要嘛二次疏散時倒下來 這不更慘嗎?再說場館又不是只會辦比賽你拿出來舉例的世運主場館常常都在五月天演唱會難不成地震時也要疏散到中間嗎?當然是往外疏散!
說真的,市府拿工安跟消防來打,然後又緊追不放的話,拿不到使用執照,遠雄真的會很難過;話說,台灣有哪個建案或設施,初驗就能過關,官員、專家、學者起碼挑出一堆缺失、改善、再改善。我不是專業,但基本上,遇到災害,這種大型建物,都必須要先「自救」,光是消防跟疏散演練,要找多少臨演充場面;亂入一下,今天測火災、明天測地震、後天來個恐怖攻擊、大後天再來沙林毒氣、大大後天再來僵屍疫情爆發...,真正的工安,應該這樣玩,被打槍的機率肯定很高。市府有監督的職責,但是繼續「玩」這個毛球,到時候只怕騎虎難下~~~
peterboulong wrote:我目前是沒看過體育...(恕刪) 您還是抓不到重點.室外體育場的設計大多是看台圍者露天的比賽場地, 而且場地泰半非常寬廣,遇到緊急狀況時疏散的基本觀念是將人群引向戶外的空曠地區為第一優先,這時露天的比賽場地, 像是棒球場或是足球場可以做為緊急避難空間.看臺會不會倒塌, 有機會, 不過砸下來的建材廢料會集中在比賽場地周圍,所以規劃時不會利用到所有空間, 譬如說該場地原本能容納20000人,那頂多規劃10000~13000人往場地疏散, 並要求往場地中央走以策安全.避難時間是分秒必爭的, 看台上的觀眾有這麼多可以往比賽場地走很有幫助.坐在看台上離比賽場地越進的位置規劃往場地躲, 後方就往體育場外跑.並不是說在露天的比賽場地內就安全無虞, 這些人之後也是要疏散出去的,但是不是這樣的規劃可以分流掉很多人潮? 這就是何以消防規劃會要求兩個以上的出口.看使用人數, 人越多出口的需求就越多, 而避難空間的要求就越大.但室內的體育館不一樣, 第一是比賽場地可能就小無法容納人潮, 像室內籃球場就是,如果是密閉型巨蛋的室內棒球場呢? 空間當然就夠, 可是那仍在建築物內, 不是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