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同班同學裡,當年畢業超過一半有去考高普考,但最後吃公家飯的,不到一成,因為當初念的科系搶手,民間企業給的行情遠比公家機關高,發展性也比較好。今天政府單位設法調高公營單位的薪資行情,私人企業想要搶到更優秀的人才,就要出更高的薪資來招募。
如果你是老闆,需要的員工,已經在國營單位領月薪四萬了,你要開多少薪資才能找到差不多能力的人才?換另一種方式思考,如果連要拚死拚活考試才進得去的公務員/國營單位,月薪都只有22K,那麼那些被淘汰考不上的人,你願意花多少錢去聘?
這些國營單位的職務,只要有本事,大可考進去試試看有多爽。要吵得不是他們薪資領多少,領得多反而能拉高就業市場薪資行情。該吵的是這些人進去後有沒有適當的淘汰機制,以及縮小退休後所得替代率跟勞工的差異。讓鐵飯碗不再是鐵飯碗,也避免勞退金額有天花板,公家單位退休金卻沒有的不公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