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我用加油站來說明,我對FTA的認知

abcpanadol wrote:
有一篇寫AK-47 ...(恕刪)

M-16步槍的價格(580美元)是AK-47步槍(240美元)的2.4倍
而且全世界的制式步槍又不只有這兩種
北韓夠窮了吧
人家都開始逐漸不使用便宜的AK-47步槍
而是採用不同口徑 一支造價700美元的國產化AK-74步槍
誰說價格是決定市場的關鍵因素
價格對台灣人真的很重要

看林鳳營鮮乳就知道
我開過國際貿易公司 走過許多國家參展

很肯定的說 價格也許不是當下的唯一 但過不了多久 客戶知道別人的價格 就會來殺價

這時間 我不能確定是多久

由於過去資訊的不對稱 10年多前 國際貿易 很好做

但 資訊越來越普及 客戶內行的程度 越來越快

很多鍵盤或學生或理論 滿口創新就不怕....完全是講很簡單

絕大部分公司能做的東西 別人也能做

才幾百幾千萬資本的公司 要做出別人如何努力都做不出來的東西 未免也太自大

不是在登陸月球 登陸彗星 一般商業技術沒那麼高啦


我不談 台積電 鴻海

因為我只是一個中小企業主 資本額也才幾百上千萬 ..

我也不是擺路邊攤 開一家店 那種格局那麼小的商號

就是我走過 許多國家參展 .. 才會說 價格就算不是當下唯一 將來也勢必跟進






單就加油來講
不知別人是怎麼樣...不過我一定只加中油直營的加油站
就算是繞遠路我還是只加中油直營的加油站
不管別間是降2塊還是降3塊
除了臨時開到沒油才會加到非中油直營的加油站
但也不會加滿,加個幾佰夠開而已
一年也不會超過1,2次

所以加油還是有稍為認一下品牌

LOUIS2133 wrote:
因為我只是一個中小企業主 資本額也才幾百上千萬 ..
我也不是擺路邊攤 開一家店 那種格局那麼小的商號
就是我走過 許多國家參展 .. 才會說 價格就算不是當下唯一 將來也勢必跟進


支持大大看法.

尤其近年來.大企業紛紛縮短通路.讓產品價格越來越低.就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喜歡揀到便宜的消費心理.

更可怕的是.在降低價格的同時.他還能提供同樣(甚至更佳)的品質或服務.讓消費者紛紛轉向

像是小米機快速殺出.淘寶網益軍突起. 都是這種思唯下的產物


隨著資訊的流通 貿易商的角色 越來越弱

有些貿易商 也轉型做製造 因為有客戶在手上


貿易商 也轉型做製造 ..那沒外銷能力的工廠 就有危機了

同理 工廠 跳過貿易商 直接找客戶 貿易商也有危機

簡單說 就是客戶價格的問題 ...難道不是嗎

價格 如果不重要 中間可以好幾手賺

價格很重要 中間有些人就等著失業


國內有一些世貿展 說規模多大 國外客戶很多很多 根本就是騙傻傻台灣人的

廣交會 有去的人 就知道 規模差多少

國外客戶 觀展的比例 根本不成比例

國內 一些新型 新式樣專利 ...都在騙外行人 連技術報告都沒有

我不是說創新不重要 而是創什麼新

絕大部分的公司 都是東改一點西改一點 就叫創新

這種創新 能維持多久

最後價格 客戶還是再拿出來談

看我的舊文章 可知 我投資股票


大部分上市電子公司 毛三到四 我公司的利潤還比它們高太多

這些電子公司 對外報價 沒在拼價格 ..少騙人了

當然 一些個體戶 月營業額連1-200萬都沒有的小公司 就不必提了 可能一人飽就全家飽

以前我的公司 月營業額也才 1000萬 國外客戶都不會殺價 ...可能嗎

能夠簽 FTA 對國貿 絕對是有幫助的

但相對 一定有產業受害

但最重要的 反對黨一定是反對的

台灣越亂 越慘 對他們越有利 ..我想這才是最真實的重點











LOUIS2133 wrote:
但最重要的 反對黨一定是反對的
台灣越亂 越慘 對他們越有利 ..我想這才是最真實的重點


沒錯,我覺得這點才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問題,
反對黨不斷的在挖洞挖洞挖洞,
打得算盤是洞挖越大,他們越有理由指責政府,
然後等到政府被趕下台了換自己上去在想辦法把之前挖的洞補起來,又可以做為自己的政績。
一舉數得,一直以來都是這樣,
但是我深深地覺得,現在洞已經被挖到連他們自己都補不起來了。
最後的結果是甚麼?就是大家抱著一起死。

vivian93 wrote:
但是我深深地覺得,現在洞已經被挖到連他們自己都補不起來了。...(恕刪)



因為這些政客從沒想過要補洞....

只想獲取權力....

hn1271n wrote:
誰說價格是決定市場的關鍵因素...(恕刪)

我不知道國外啦
不過至少
我去NOVA或逛網拍
不少人買東西可是比價比到天涯海角
我就見過學生只為了差五十元,扭頭就回上一家去的
價格,不重要嗎..................說給誰聽啊?
果然也有人看得出來反對黨的手法
拖字訣跟公開反對是完全不一樣的表態
比如像自經區,南部各區首長也是說都想設立
但因為是執政黨的政策,所以不能公開說支持,但也沒有反對
台灣就在這種內鬥的情況下,有些大有可為的經濟政策就這樣拖
等拖到反對黨上台後,再來趕進度
人家對手都已經往下一個里程碑了,台灣還在起步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