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這樣的教育制度還不如別唸了吧


ginhome23 wrote:
老實說~這是現在進行式

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我還曾經聽中區某系的院長幫學生寫碩士論文(跟院長聊天。他親口說的)


這樣的話 就真的別唸了
真的想要 也不一定要拿台灣的 去拿國外知名大學的學位不是更有說服力?

選我選我選我選我選我選我

恭喜發財 wrote:
制度遇缺失可以修正但...(恕刪)

說修法只是口頭上應付新聞說說的,事實上是不會改的
把教育制度改了未來企業要去那找高學歷的聽話?材
問題是,人家是在台灣開業,當然找台灣的大學進修比較方便啊。

看來很多人不懂什麼是 EMBA =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換句話說,這種東西不是給沒有經驗的學生念的,而是已經有成就的企業家或高級管理人進修管理技巧的課程,更多是課堂上經驗的彼此交流(打嘴炮加換名片)、企業案例的分析(團體打嘴炮)、然後寫寫論文(文字上打嘴炮),本人就是這樣混過來的,什麼原文,基本上就是一些企業術語,至於原文書,就別騙人了,台灣的大學生抱本原文書只是裝裝樣子,大學裡的原文書,中文翻譯多的是,別想筐人。

基本上,EMBA 所要求的,比一般大學學歷要求的還輕鬆很多很多,你以為老闆們真有那麼多時間去念書?別傻了,所謂的 EMBA 本來就不是學術取向,而是有幾個目的:

1. 滿足一些企業家擁有碩士學位,但無需太努力念書的管道,像我們這種不愛念書的人。
2. 提供企業家擴展人脈的需求
3. 學校可以跟民間企業接軌,說白一點,可以馬上有一群『有錢的校友』支持學校,提高學校名氣
4. 擴展學校高層與教授自己的人脈

至於知識進修?等那些教授能作生意超過二億營業額,再來教學生吧,學了那套東西,搞不好生意更容易垮。。。。


palapalala wrote:
這樣的話 就真的別唸...(恕刪)

ginhome23 wrote:
不管您信不信,人類的發展與進步是好幾位天才造成的,其他都是跟隨
...(恕刪)


這就是我要說的重點, 教育最終要看的是學生出社會後能有什麼成就,
而不是反過來吸收在社會上有成就的人才進來讀書.

愛因斯坦在你我還在玩家家酒踩房子的時候就開始學三角函數了, 如果
愛因斯坦生在台灣, 出社會後跟老闆說光可以被彎曲相對時間可以暫停,
你認為老闆會怎麼想?! (大概是送他去松山療養院吧)

李遠哲參與教改, 中科院中研院重金禮聘世界級的華裔人才, 結果如何
? 這就是我要說的大環境因素了, 郭靖忠厚老實, 但苦練勤學用降龍十
八掌還是可以打遍天下, 台灣有台灣的環境與人文特質, 不需要去 copy
國外的制度, 要的視追蹤檢討這些畢業的學生在社會上的適應狀況, 並
加以調整才是教育的正確方針.
水準 2011 wrote:
問題是,人家是在台灣...(恕刪)


一個營業額超過2億的管理者有沒能力讀emba,

經營管理,本來就是給需要的人,一堆沒能力者讀甚麼emba

讓我遮資格俱備來讀emba還可能是資源浪費

郭台銘有沒能力讀emba?但台大認為他資格不符,為何資格不符?
經營一個營業額上兆的企業,竟然沒資格讀emba,這不是世界大笑話嗎?

那emba可以收收不用開了,你說是嗎?

另外你說的原文書問題,我個人有不同的看法,以電子類專業科目看,由大學開始還真沒用過中文書,到研究所更是當期剛剛發行的書,台灣翻譯產業很不發達,想找中文書也找不到,也因為使用書籍是教授自定,所以不會有人想翻譯,因為根本沒市場
但這不是重點,其實看習慣就好,但這是電子工程的學生,應該要如此

如果是emba,那就大可不必這樣要求,如你所說的就是給企業管理者共同學習交流的地方

是這個大頭 wrote:
這就是我要說的重點,...(恕刪)


調整需要調查與判斷,本位主義當道,怎麼調整?

教育不該只是輸出,也該有輸入,特別是社科經管類,跟社會互動就必須更頻繁,吸收業界精英再回鍋,又有何不可?

知識是死的,運用是活的,怎麼運用才是重點

另外愛因斯坦如果在台灣,他無法進入較有研究能力的大學就讀,因為他的社會類科不及格.
台灣這種大染缸教育,培育的大多是庸才,更扯的是連應用都有問題,理論當道,還自認理論高過運用科學

庸才教育 在台灣盛行以久,積重難返
石頭一族 wrote:
吳先生是個出名的麵包師傅.也是老闆.想念EMBA也許他自覺學識不足.想充實本身學識這是令人尊敬的.但學習還是有能力的差別.要越級挑戰國立大學碩士學位.為何不從國立大學學士讀起?很抱歉的想問他英文能力如何?原文書看得懂嗎?統計概念清楚嗎?如果教育沒有一個準則.那台大不都是一些有錢人和名人的天下了嗎?...(恕刪)


借老爺帳號PO~
我認識讀台灣前兩大EMBA的人,都不會統計、微積分,英文也不好,大學不是商學院,工作更不是金融業的,只是一般比較高階的公務人員。為什麼要念EMBA,就是要拓展人脈,多認識些大老闆。
基本上台灣的EMBA,本來就不是在念書的。
不知道石頭一族是不是念商科的,但原文書的話,我是覺得英文不好可以翻字典慢慢學,只要有心這到還好,以前我們班上也是有同學英文不好,所以每天很認真的在查英文單字,整個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中文意思,一開始成績還好,後來就班上前幾名了,我不覺得英文有那麼重要,因為只要懂專有名詞跟一些形容詞,原文書其他敘述部分的文法其實很簡單。
EMBA給我的印象只是一堆沒有實際操作與經驗的理論,很多企業中後來去讀EMBA的人,都把上課的理論應用在企業裡面,但是常常丟下一顆炸彈後逃走,丟下的爛攤子,常常要這些固定班底來扛,而且空降的薪水都很高、姿態也很高,最後都只留下與公司理念不同而斷頭,而在企業裡面往往忘記了,一棵樹長歪了,不是拔起來重種,而是慢慢的扶正,而那些上課的老師,往往都是企業頂端的人,講的都是成功的經驗,這些東西只能當故事來聽,成功的人很少是很大方的人,永遠都留一手,想要成功除了很多資源、還要很多運氣。

Roadstar wrote:
借老爺帳號PO~我認...(恕刪)

本人並未反對吳先生去念EMBA.而是一個國中畢業生有一點成就.就要跳好幾階去挑戰碩士班.那那些一步一腳印在那裏啃書的學生又如何交代?想念書可從大學開始吧?為何一定要碩士?

你的朋友是中高階公務員.想必非常認真所以是讀書的料.但請教一下他有沒有讀完大學再去進修.還是國.高中畢業就可跳級念碩士在職專班?
EMBA 本來就是給事業有成就的人進修。國外真正有點水準的 EMBA 課程是不收書呆子的,只收真正有實務經驗,而且真的稱得上是 Executive manager 的人才能念。

嚴格來說,EMBA 比較像是『證書』課程,以學術來看,恐怕連大學都比不上,更別說是碩士課程。給出碩士的原因,本來就不是學術考量,而是『成就與經驗』考量。

所以新加坡大學懂得惜才,至少願意給評估的機會,不像台灣這種迂腐的教育,難怪人才外流。如果,連吳先生這種企業家都不能念 EMBA,難道收一些毫無工作經驗的大學書呆子,有意義嗎?

順便一提,EMBA 跟 MBA 是不同概念,MBA 是給大學畢業生進修,比較多學術的要求,是碩士等級,但 EMBA 真的就是嘴炮居多。。。

石頭一族 wrote:
本人並未反對吳先生去...(恕刪)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