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irohiro wrote:
台灣政府連所得替代率也是在騙, 用本俸2倍來算在職薪資,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委任7職等, 本俸是39090元, 2倍就是78180, 但是真正的薪資約在6萬出頭(本俸+ 專業加給)
如果這個人退休後月領6萬, 他的所得替代率常識都知道是將近 100%, 但是我們英明的政府用2倍本俸來算, 所以告訴你這個公務員所得替代率是77%.
然後再看看一個一樣領6萬的勞工, 他工作30年, 可以領到每月約2萬的勞保退休金, 一般人會直覺認為他的所得替代率是33%, 對吧? 但是我們連總統都不斷告訴你, 你要用勞保上限去算 20000/43900, 你的所得替代率有45%
一個在職領6萬, 退休領6萬的公務員, 只有台灣政府才算得出他只有 77%的所得替代率
一個在職領6萬, 退休領2萬的勞工, 也只有台灣政府才算得出他有 45%的所得替代率
這個改革案是算現職還在幹公務人員
而且如果你有認識的現職公務人員的話
他真的把薪資單給你看~你就知道考試院說的不假
但是...憑什麼政府每個月繳的退撫這麼多
就拿郵局來說現在適用勞保勞退
但是我們勞退提撥的沒有公務人員的退撫多
所以他們現在領的實際月薪是算低的(大概才85%)
民間多的是沒勞退的公司~雖然95年有新制了~但還是不多
大概實際領的是薪資的90%以上~畢竟勞退才提撥6%
所以公務人員表面上5等起薪2萬8
實際上遠多於這數字
所以這個問題點就是在於要設定上限
退撫多這是他們的制度~因為他們提撥多
(但說到底還不是政府幫忙繳的退撫多)
而所謂的18%就是要去補民國84年以前年資的退撫
這就是我說的跟退休的不同
但現在高官的退撫每個月繳的超多呀(可是以前高官的退撫就不多)
所以現在高官的退撫也很有問題
所以政府說的公務人員所得替代率是公保+退撫合計
至於民間薪水是勞保~~~你沒把勞退算進去
但大家都知道勞退新制在民國95年實施前
台灣中小企業平均13~14年倒閉
導致一堆勞工根本沒勞退...(其實勞退就是自己跟老闆各提撥6%底薪)
像是我爸在銀行業到現在幹了30年以上還是舊制~在兩年要退休了
是可以達到現在底薪所得替代率70%的(勞保+勞退)
但你們也知道銀行業的基層員工薪資其實並不高
大概就跟現在電視節目常說這常態性薪資3萬4差不多
銀行業基層員工大概就是隨著民間常態性薪資的標準而已
接近70%我看也就2萬5而已
我爸的勞退換算成所得替代率有超過20%
其實他單純勞保應該也是45%上下吧
但公務人員...他們退撫換算底薪都在30%以上
實際上現在提撥率一在提升如果不處理
再過10年破50%的可能都有
其實政府的說法並沒有錯~因為這些錢很多是從他們月薪扣的
所以說到底
我才會說~大家討論的問題的核心點是在於公平正義
我不要求政府抹殺那群高齡80歲+的軍公教
但也無法忍受現在55~70歲這群月退+18%的肥貓
所以政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設定公保月退每月領取的上限先砍高官
先不動到基層的公務人員的做法
再來幫國家工作30年的保有在職底薪的75% (不足30年再看要減少多少)
基本上我是覺得合理(當然一再提到的月領上限也一定要制定)
但我敢說這樣還是有人覺得不合理
因為~現在沒有勞退的~還是覺得他們領太多...
但這是當初選擇工作的問題~我媽就沒有勞退呀
其實這次的改革
就看要如何遞減~甚至那些70年就退休的就算高於18%其實他們領的也不多
(這些人即便給他們20%月領其實沒2萬...)
因為18%優惠上限200萬~一年就36萬
但這些人退休金當時哪來的200萬...
我想政府已經算是對民國84年以前沒有退撫制度的統一18%
進行改革~但9%? 但還是太多
為何這樣說如果83年進去跟84年相比
只早一年進去~200萬優存9%=可以一年多領18萬
到時候還是不公平
因為我也有朋友是公務員
他就說~除非那些退休月領3萬以下的
不然統一砍除18%直接歸0
甚至公保跟勞保上限一樣都無所謂
他說現在在職的公務人員退撫提撥率不斷提高跟18%
都是動到國家預算的主因
而且他們現在在職的公務人員都很怕被前輩肥貓給領倒...
說真的就算把月領3萬以上的18%全部砍除也不夠處理黑洞
(只能說公務人員其實都很懂國家的運作...)
他是說要處理軍公教的退撫基金~那群高官真的要處理起來
而現在大家逼著18%不放~反而會逼到那群月領2萬以下的80歲+的軍公教...
其實真正的核心問題~是那群高官...